山東濟南歷城鮑山學校/楊森
總想在某個清晨或者黃昏,爬上故鄉的岸邊。
然而,故鄉是沒有岸的。
你望見的故鄉是一輪斜掛在樹梢的明月;你聽見的故鄉是一聲蘸著淚水的清笛或一曲風雪中悲愴的胡笳。
故鄉無岸。游向它,做一條會飛的魚兒,你的靈魂卻總在水里掙扎。
高空遼遠,幾朵故鄉的云在天邊飄蕩。聳起、坍落、聚合、離散……一會兒清晰,一會兒模糊。故鄉的天空上鴨兒搖擺、白狗奔跑,大片的雪山,隱約著挺拔的白樺,搖曳著紛飛的柳絮。偶爾,一條小河起伏云中,孩子們的身影在河里隱現,笑聲從那里跌落下來,一串串的,雨兒一樣,落在心里,了無聲息。
更多時砸得心生疼痛。
故鄉的天空也在奔跑,一千多年前的李白還在寂靜的夜晚無奈嘆息。劍膽與豪邁,浪漫與激情正從云頭蝴蝶飄墜,一絲絲的,被撕得粉碎。不再狂傲,不再仰天長嘯浪跡天涯,有的是佇立床前,低眉蹙目,將一紙哀婉的《靜夜思》在月光里浸泡再三,吟之又吟。只是那一聲輕吟穿越古今,源遠農耕,漣漪于孔子,一路惆悵,濺起多少離人淚,泡爛了多少鄉愁紙香。
古今萬千,匯成思鄉河,鞺鞺鞳鞳,涌向故園。
每個離開故鄉的人,都是那河里的一滴水、一朵浪。
是讓人掬之又掬的忘情水。
一朵浪花可以游向天堂,也可以流向地獄。但就是不能拍打故鄉的岸邊,不能在故鄉的岸上奔跑、歡笑,并凝望故鄉傍晚的炊煙裊裊。
要么還鄉,要么走在還鄉的路上。因為故鄉在,所以有歸途。只是路無盡頭,歸途無期。載滿鄉愁的蘭舟,一條條的,永遠無法抵達故鄉的堤岸。
于是,身居異鄉看大雁回歸,站成孤獨,站成哀怨,站成黃昏里繞樹三匝的昏鴉。
閉目凝神,雙手合一,期盼長成高高的祈禱。無奈骨子里涌動不安,血液在澎湃,那是故鄉在躁動。一顆回歸的心,早已在回鄉的路上跑馬如飛。
河岸無解,但河水畢竟會生出河岸。盡管你在我們心里抓出了道道傷痕,可我們還是祈愿你美如春天,蟲鳴清淡,花朵鮮艷,一條翠綠的港灣堅固如磐、穩如高山。
擁有河水,也擁有河岸,我們是一川幸福的流水。
一念,即可抵達。
快,擎起鄉愁的鞭子,動用神的光照,驅趕無數塊石頭,滾動起來,再滾動起來,去故鄉筑一道堅固的長堤。不管東岸西岸,讓我在大堤上飲酒酣眠,一睡千年。
然而,夢是醒的,頭枕故鄉,你將永無安眠。心靈之內,熔巖一樣熾熱;心靈之外,遠山一樣沉寂,晴空一樣渺遠。
故鄉的大河,寬過了遼遠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