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普陀區少年兒童圖書館 江君
圖書館是人類知識的寶庫,聯系著人類的過去、現在乃至未來的智慧,包含了全世界各個時期的歷史、文化、藝術、技術等知識,為無數人所熱愛。如今,現代圖書館建筑外觀設計精美,富有寓意,但閱覽室內部環境仍未跟上時代步伐,環境色彩單一,缺乏個性,未充分發揮其空間價值。根據2017年上海市公共圖書館行業發展報告顯示,上海市、區兩級公共圖書館通過多年的發展已為市民所熟悉,但是圖書館服務面積有限,特別是街鎮(鄉鎮)圖書館,一般坐落于各街道(鄉鎮)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地理位置偏僻,館舍環境老舊。就筆者近期觀察的幾家圖書館,閱覽室的四面墻和頂都刷成了白色,燈光也是以白色為主,雖然在空間布局和書架桌椅上花了功夫,但依然脫離不了傳統圖書館的范疇。如何改變圖書館環境現狀,讓讀者在一個輕松舒適的地方學習閱讀,是圖書館需要思考的問題。
色彩心理學是在傳統心理學的基礎上,以科學的態度研究色彩、人及環境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雖然目前色彩心理學還沒有被心理學家族正式接納,但是色彩對人的心理影響是客觀存在的,而且這門學科也已經開始用于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自然欣賞、職場交流、家庭生活、社會活動等方面都應用到了色彩心理學。 色彩在客觀上是對人們的一種刺激和象征,在主觀上又是一種反應與行為。我們可以根據一個人對色彩的偏好,來大致判斷一個人的性格,我們也可以通過不同的色彩環境來影響他人。人們常常感受到色彩對自己心理的影響,這些影響總是不知不覺地發生作用,左右我們的情緒。比如在一個酷暑難耐的夏天,同樣在室內溫度為25攝氏度的房間,在紅色房間的人會覺得很熱,在藍色房間的人會覺得溫度有點低。為什么兩人會在同一溫度下出現截然相反的不同反應呢,這就是環境色彩引起的。
色彩的使用和搭配是有規律可循的。顏色可以分為兩大類,冷色和暖色,通常讓人聯想到寒冷的事物被稱為冷色,如藍色、棕色、黑色等,而讓人感覺到溫暖的顏色則被稱為暖色,如紅色、橙色、粉色。還有一些顏色介于冷色與暖色之間,稱為中性色,如黃綠色紫紅色。冷暖色調對不同性格的讀者來說,其情緒也是不同的,暖色調的圖書館能讓讀者變得熱情活潑,冷色調給讀者一種安靜的氛圍。
(一)根據空間面積大小選擇顏色。色彩面積除了會影響視覺效果,還會影響人的心理活動。在圖書館的某個角落看到1平方厘米的黑色,你的內心會有清晰干凈的感覺;當黑色的面積變大到1平方米的時候,內心會產生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當圖書館整體以黑色背景時,沒有任何顏色點綴,你就會覺得很壓抑沉悶,甚至會產生一種陰森恐怖的感覺。如果圖書館整體空間小,則可以以明亮的暖色系為主,這種色系會讓讀者在小空間中感覺不到狹小、壓抑,如果再加上巧妙的設計,從視覺上可以產生小空間變大空間的效果,較適用于街鎮(鄉鎮)圖書館。
(二)圖書館的不同功能空間應選擇不同色彩作背景色。圖書館主要功能是讓讀者閱讀、學習,因此,閱覽室應該以冷色為主,藍色和綠色是很好的選擇,不過,僅有藍色和綠色很容易讓人感覺到冷清,在其中點綴一些暖色可以起到調節圖書館氛圍的感覺。比如在藍綠色環境中點綴紅色,可以讓人聯想到春天的花草,能夠讓人感受到希望和快樂。在色彩心理學中,紅色是最能讓人保持積極向上的色彩,看到紅色,就會讓人有動起來的欲望,人們在學習中沒有熱情的時候,多數是對周圍的事物沒有了新鮮感,如果在圖書館學習區域的桌子上放些暖色系的物品,如紅色的花、橙色的臺燈,這些色彩的波長會側記我們的感官神經,產生一定的視覺沖擊效果,讓我們頓時全身充滿力量。而對于少兒閱覽區,整體色調應以活潑、鮮明為主,體現少年兒童的開朗、積極進取的精神氣質。不同年齡段的兒童應采用不同色調,如學齡前兒童對世界處于未知探索階段,閱覽室背景墻應用黃色、粉色,可以讓兒童獲得光明、活力、溫暖和希望,幫助他們克服內疚感,具有安定情緒的作用。學齡期兒童處于知識獲取的初級階段,對未知的世界有強大的求知欲,閱覽室背景色可以以淺綠、淺藍色為主,綠色讓小讀者猶如置身于春天,充滿活力,同時,綠色對兒童視力發育有益,而藍色代表者冷靜,可培養安靜的性情。
(三)加入綠色植物,讓讀者回歸自然。自然界的草地、樹木、花草、水池是裝飾點綴室內裝飾色彩的一個重要內容,這些自然物的色彩極為豐富,可以給人一種輕松愉快的聯想,并將人帶入一種輕松自然的空間。比如,可以在閱覽區域放置一些長青的植物,不時可以發出清香,讓讀者在視覺和嗅覺上感受到人在生態園內休閑閱讀的感覺,放松心情,進入閱讀狀態。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利用現代科技,在墻上制作無水瀑布,產生流動感,讓讀者更加身臨其境。
(四)根據圖書館不同閱讀環境采用不同燈光。顏色的產生來源于物體與光之間的相互作用,是物體反射可見光的結果。色彩的存在離不開光,人們主要通過自然光和人造光看到顏色。因此不同的閱覽環境,需要采用不同的色彩與燈光,構成不同的光環境和色環境。比如在典藏地方文獻和古籍區域,可以使用臺燈、頂燈作為主光源,人造光的存在是對藏書的保護與讀者視力的保護,讓讀者可以專心文獻研究。外借區域主要功能是讀者咨詢、外借圖書、文獻閱覽等,該區域的色彩和光源應該以明快、光亮為前提,最好能利用自然光。
上海嘉定圖書館是座具有江南庭院風格的建筑,對空間、色彩巧妙地運用了人性化的細節,顛覆了人們對傳統圖書館的認知。有別于建筑外觀的灰色磚墻堆積,圖書館內部大量運用了暖色調的木制天花、墻面,以及閱讀桌面,結合東方虛實之間的思維,融入傳統院落里的窗、景、光的錯落美感,讓視覺可以從室內延伸到室外,使人覺得自然簡約開闊。設計師還用燈光塑造圖書館視覺形象,表現出圖書館的獨特個性,館內建筑照明設計除了照書籍外,還制造了無數的可能,增加空間美感,解決空間問題,營造高效舒適的閱讀環境,傳遞出一種生氣勃勃的動力。根據色彩心理學原理,綠色是激發創意的顏色,同時也能讓人心情平和,放松心情,具有緩解壓抑情緒,平穩血壓、心跳和呼吸的作用。墨西哥的巴斯孔塞洛斯圖書館正是利用這點,將圖書館建于一座巨大的植物園里,園內種植了168種共6處株植物,滿眼的綠色讓人忘卻城市喧囂,倍感閑適放松。
色彩是圖書館環境設計的靈魂,可以左右你對空間的感覺,可以表達冷暖、新舊、遠近,哪怕是最細小的色調變化也可以使空間顯得更寬大。色彩心理學在圖書館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在有限的空間中,合理地運用色彩不僅可以增加視覺空間,還可以讓各個年齡層讀者在一個舒適、安靜、輕松的環境下進行閱讀和學習。特別是進入信息技術高速發展時代,社會生活的信息化、網絡化程度越來越高,增加了人們在學習、生活、就業、社交上的壓力,人們對圖書館的需求也隨之提高,希望通過圖書館放松心情,釋放壓力,學習知識。圖書館可以根據現有資源,以讀者心理需求為基礎,合理運用色彩讓圖書館環境變得更加美觀舒適,積極打造符合讀者心理需求的圖書館,營造輕松舒適的人文視覺環境,真正做到讓讀者從“閱讀”到“悅讀”的空間體驗,創造讓讀者滿意的適宜的學習、閱讀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