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 孫曉明
圖書館學生館員,是高校圖書館的服務隊伍組成的主要構成部分,他們在校園圖書資源整合與服務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相關教育研究表明:結合圖書館學生館員個人特征,進行管理服務隊伍的整體,可明顯提升高校圖書館的服務質量,也促進圖書館學生館員自身能力的提升。
圖書館學生館員,是指在高校圖書館進行勤工助學活動的學生,該類學生由于受到差異性外部環境的影響,在行動和思想上會呈現出諸多特點。結合相關研究資料,將圖書館學生館員的特點歸納為:1.個人工作自覺性較高、上進心強。圖書館學生館員受到家庭和個人認知高度的影響,在日常工作期間,往往表現出自主參與工作,且能夠對個人工作的要求也多是“質量至上”。2.性格內向、心理敏感度較高、情緒呈現出不夠穩定等特征。受到個人生活物質條件等方面的限制,該類學生往往在社會交往活動等方面的參與度不夠高,且他們心理上或多或少的都會存在些許自卑,繼而在圖書館服務期間,表現出來明顯的交際表達能力差、管理和互動能力不佳等特征。
(一)建立團隊引導管理目標。依據社會經濟管理學的相關理論可知:良好的團隊中包含了目標、人員、定位、權限,以及計劃五方面。由此,為實現高校圖書館管理團隊工作得以高品質開展,就要先建立團隊引導管理目標。所謂團隊引導目標,就是從圖書館學生館員的思想上進行指導,幫助他們丟掉心理包袱,正確看待個人工作。如,某高校進行圖書館學生館員團隊管理時,管理人員為了引導圖書館學生館員形成積極、向上的服務理念,就在每學期開始前組織開展“圖書館勤工助學工作的價值意義”的討論課題。課題討論期間,指導員不僅從學生的個人成長層面分析了勤工儉學工作的意義,還從國家政策層面、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方面進行了思想引導,進而幫助學生解開心中的“結”,以正確的價值導向看待自己的工作和行為。本節案例中所描述的,高校圖書館學生館員團隊建設管理策略,正是從思想高度上進行團隊建設的具體體現,它不僅為學生克服工作心理障礙提供了較好的引導,也可以輔助學生在明晰探究思路的基礎上,拓展學生的認知視野,對于高中學生的成長具有較明顯的促進作用。
(二)打造人員能力提升渠道。打造人員能力提升途徑,是激發圖書館學生館員內在潛力的有效方法。圖書館學生館員本身就具有自覺意識高、工作認真等優勢,但由于個人心理上的自卑導致學生的這些優勢被“隱藏起來”。管理人員可以在高校圖書館基礎工作開展之上,為他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個人能力展示平臺,增加學生的自信和對工作的認可度。如,某高校為打造高品質的圖書館學生館員管理團隊,就建設了“普通服務學員-管理組長-管理負責人”三級人員晉升渠道,且每學期進行一次人員能力考核,為有能力的學生提供個人能力提升空間。以上案例中所描述的內容,正是高校從圖書館學生館員潛在能力挖掘,增加學生自信心的視角上所采取的團隊管理戰略。
(三)創建良好的人員管理體制。創建良好的人員管理機制,也是高校圖書館學生館員團隊管理工作有效推進的方法之一。許多圖書館學生館員不僅在日常學習方面具有突出的成績,也在書法、體育運動等方面擁有相應的特長。管理人員進行圖書館學生館員團隊建設時,也需打造全方位的人員管理機制,為學生的能力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途徑。如,某高校進行圖書館學生館員團隊管理期間,為確保高校學生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就開展了圖書館日常工作考核制度、圖書館藝術文化交流參與制度等,積極組織圖書館學生館員能夠在個人服務工作和學習之余,參加豐富的社會互動活動。以上案例中所提出的創建良好的人員管理機制方式,突破了“制度”管理為核心的管理策略,而是從引導、促進學生進步視角上創建“鼓勵”式社會培養活動,繼而達到了增加學生社會互動交流能力的目的。
(四)打造長效的團隊合作管理計劃。打造長效性的圖書館學生館員團隊合作管理計劃,實際上也是在高校中形成一個系統化的圖書館學生館員團隊管理體系的條件,它是創建更完善、更可靠的人才導向戰略的保障。如,高校內圖書館學生館員團隊培養活動開展期間,包括書法、籃球、演講、歌唱等多樣性文化活動。同時,也實行圖書館管理服務性學習等工作。以上案例中所提到的,圖書館學生館員計劃性管理戰略,也是較有效的校園人才培養實踐方法。
綜上所述,圖書館學生館員的特點分析與團隊管理研究,是高校教育體制實踐中完善的理論歸納。在此基礎上,本文通過建立團隊引導管理目標、打造人員能力提升渠道、創建良好的人員管理體制、打造長效的團隊合作管理計劃四方面,對高校圖書館學生館員學生管理方法進行探究。因此,研究結果將為高校人才培養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