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 查靜 王秀芳(通訊作者) 張繼宗 孟秀華
農業科研單位是我國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擔負著增強農業自主創新能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步的重任。辦公室作為農業科研單位的綜合辦事機構,處于承上啟下、聯系左右、協調各方的重要地位,是農業科研單位各項工作的“中心樞紐”,擔負著為單位領導實施科學決策和為全局工作提供服務的重要職責。辦公室的工作效率、工作質量和工作作風,直接關系到農業科研單位創新發展的速度、水平和質量。本文通過簡要展示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近年來辦公室工作的主要做法,以期為農業科研單位進一步加強辦公室工作提供借鑒。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以下簡稱“中國農科院資源所”)于2003年5月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8月)與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區劃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2月)整合組建而成,是以土壤肥料、農業資源利用和區域發展為主導的國家級公益性綜合研究機構。該所歷來重視辦公室工作,以“辦公室工作無小事,辦公室工作細節決定成敗”為理念,不斷錘煉辦公室工作人員工作作風,提高能力水平,確保研究所各項工作高效有序運轉。近年來,我國農業農村事業迎來了新的變革,創新驅動發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綠色農業、鄉村振興等戰略相繼提出,新形勢新任務新使命給農業科技創新賦予了新任務,也對研究所辦公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積極探索辦公室管理與服務的新途徑、新方法,進一步強化管理,提高效能,對于服務科研創新和研究所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切實發揮參謀助手和橋梁紐帶作用。隨著我國科研體制的改革和深入發展,農業科研單位在自身的發展目標、運行機制、人才培養和管理方式等方面都發生了較為深刻的變化。辦公室作為計劃、規則制定的首要部門,對于外界新概念、新動向最先感知,最先領悟;對上級指示精神最先接收、消化、吸收;對本單位情況的了解最全面、最真實,作為為領導出謀劃策的主要部門,需要不斷進行思維創新,積極參與單位內部的政務管理,從而充分發揮在單位內部管理和中長期規劃中的作用。1.提供決策咨詢。近年來,該所辦公室高度關注農業發展的新特點、新形勢和農業事業單位改革發展的新動向,根據研究所自身的實際情況、所處的發展階段,審時度勢,協助領導提前布局,抓住有利于單位發展的重要機遇。充分發揮“智囊團”作用,聚焦農業資源環境領域的新形勢、新任務與新挑戰,以科學前沿、國家需求與社會責任作為研究所一切工作的立腳點和出發點,以促進管理規范化、高效化為目標,加快推進世界一流科研院所建設和院所治理現代化,牽頭完成研究所精準管理年、落實習總書記賀信精神、進一步給科研人員做好服務和松綁減負、中國農科院人才工作推進會重點工作落實等實施方案,全面優化研究所的決策管理、組織管理、運行管理,切實割除管理領域的繁文縟節,簡化辦事程序、減輕科研人員負擔。2.加強調查研究。辦公室作為研究所運轉的中心,每一件工作都與全局有著密切聯系,牽一發而動全身,要做好工作必須加強調查研究,綜合分析整體情況,協調好各部門、各單位之間的關系,做好頂層設計,才能發揮辦公室工作的最大效能。為使研究所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該所辦公室充分通過調研,秉承與時俱進、依法依規、從實際出發的原則,制定了《中國農科院資源所工作規則》,涉及科研定位和方向、學術、學風、人才、工作機制、科學民主辦所、工作布局與政務公開、監督制度、會議制度、公文審批、工作紀律、廉政和作風建設等共14個方面80項條款,強化政治規矩,突出科研特色,健全工作機制,完善民主決策制度,規范辦事流程,實現研究所決策管理、組織管理、運行管理、考核評價的全面優化,以管理創新作為研究所發展新動能,完善研究所治理體系。3.注重督查督辦。“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督辦工作是農業科研單位推動事業發展的重要保障,是重大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的重要手段,是改進作風、提高效率和落實政策的有效措施。該所辦公室不斷加強對督辦工作的謀劃和思考,按照“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的工作思路,實行全程跟進式督辦,堅持工作任務在哪里,督辦就跟進到哪里,實現年初有部署,過程有督辦,辦結再銷號。結合研究所重點工作,建立全年督辦計劃,圍繞中央和部領導重要批示,中國農科院工作會議確定的年度重點工作、研究所常務會、所務會、所長辦公會決定的重要事項等開展督辦工作,全程跟蹤情況落實,建立健全落實臺賬,明確責任部門、責任人員和時間節點,逐層細化任務,做到“定目標,定任務,定責任,定時間,定結果”,2018年1月—2019年6月共推進276項議定事項督辦,確保各項決策落地落實,并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全面了解和客觀公正反饋情況。
(二)謀劃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式,做到常規工作抓規范,亮點工作抓提升,底線工作抓落實。在為單位決策過程提供參考信息的同時,辦公室也負責大量事務性工作,這些事務性工作雖然頻繁、雜亂、瑣碎,但對研究所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和組織的正常運轉起著基礎性作用,該所辦公室充分認識事務性工作的重要性,以“主動、嚴謹、創新、出彩”為基本要求,自覺當好研究所的堅強后盾。1.加強制度建設。制度建設是抓好工作的根本保證。該所辦公室把制度建設放在各項工作首位,重視和強化制度學習、制度執行、制度創新,積極推動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建設。緊跟時代發展和形式變化,按照于法周延、于事簡便的原則,不斷調整,逐一完善,對部門各類制度進行清、廢、改、立,制定研究所《印章管理使用辦法》《合同管理辦法》,修訂《安全管理制度》《議事制度》《內部請示管理辦法》等5項,并切實增強制度規定的貫徹力、執行力和剛性約束,確保各項工作有制可依、有規可守、有序可循,有效避免工作的隨意性,盡量減少工作中出現的失誤和差錯。2.再造工作流程。該所辦公室在加強科學管理的基礎上,追求管理手段和方法的精、嚴、細、準,以提升工作精細化為目標,在明確部門工作職能和個人崗位職責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部門工作流程,努力實現各項工作由結果控制向過程控制轉變,由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轉變,為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奠定堅實的基礎。對部門內部工作流程進行全面梳理,著力查找工作流程中存在的缺失、斷鏈、跑粗、繁雜等方面問題,按照“優化運行路徑、簡化工作程序、減少中間環節、縮短辦事時間”的原則,進行工作流程再造,深入推行崗位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等工作效能制度,全面規范運轉程序,有效提升執行力。3.提升信息宣傳工作水平。信息宣傳工作事關研究所的使命擔當、對外影響力與內部凝聚力。該所高度重視信息宣傳工作,牢固樹立“科研為本,人才為基,一線為先”的職責使命,強化系統謀劃與專題策劃,取得良好成效。該所辦公室圍繞研究所年度重點工作部署,結合中央和農業農村部對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工作的要求,制定年度重點宣傳活動計劃,提前介入,深化與新聞媒體的合作,通過提前召開新聞策劃會,向新聞媒體明確傳遞擬宣傳的重點、目的、主題、內容、方式和時機等,并通過新聞記者的妙筆生花實現擬要達到的宣傳效果。2018年—2019年,該所辦公室專題策劃了“中國工程科技論壇——智慧農業論壇”“農業綠色發展研討會”新聞報道,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日報》《科技日報》和《新華網》等中央媒體上刊發了一系列有影響力的新聞報道,第一時間向社會展示了智慧農業最新研究進展、我國首個農業綠色發展綠皮書發布,引起社會高度關注。4.持續推進信息化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該所堅持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按照“需求導向、分步實施、資源共享、分步實施”的工作思路,推動信息化建設,為現代院所科研和管理工作提供優質高效的信息化基礎條件和技術保障。2018年,該所辦公室牽頭完成研究所政務信息系統集成平臺建設,通過一體化的高效網絡信息平臺,把OA辦公系統、科研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人事管理系統整合在一起,進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流程優化;2019年,完成政務信息系統用戶信息的統一管理、跨系統的單點登錄,推動研究所智慧管理,實現更高效的工作、更精細的管理,更科學的決策。5.扎實推進底線性工作。辦公室工作大事小事交雜,急事難事疊加,任何麻痹松懈、偏差紕漏,都可能影響工作運轉,甚至影響大局。該所辦公室以提高效率、防范風險為基本出發點,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保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態度,做好用印管理、保密管理、對臺管理、會議計劃管理等工作,做到忠誠履職、嚴守規矩、事必盡善,不斷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確保各項工作都有章有法、有力有效。
辦公室作為單位的綜合協調機構,服務最直接、聯系最廣泛、保障最關鍵、運轉最核心。該所辦公室人員不斷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自身能力建設,提升履職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工作科學化水平。
(一)提升學習能力。創新是科研院所進步的靈魂,也是科研院所繁榮昌盛的不竭動力。當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辦公室作為研究所決策的參謀部,必須不斷提升專業能力,才能助力科研發展。該所辦公室以建設學術性部門為目標,加強自身建設,堅持時時學、處處學,緊跟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多關注、領會各級重要會議精神;向領導學習其決策思維和工作思路,增強參謀的準確性;向同事學習各方面的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同時通過參加研究所理論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業務培訓、開展軟課題研究等多種形式,增加知識儲備,改善知識結構,拓寬工作視野,提高政策水平,確保接得住、落實的好中央決策精神、農業農村部以及中國農科學院黨組的決策部署。
(二)提升溝通協調能力。辦公室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上下聯絡,左右協調,內外互動非常重要。有效的溝通與協調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與基礎,是保證信息及時準確有效傳遞的關鍵,是保障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的必要條件。該所辦公室注重加強與上級部門、兄弟單位、所內其他部門的溝通協調,按照“有禮、有節、有度”的原則,及時、準確地傳達各方意思,匯報交流時做到重點突出、思路清晰、條理分明,講究技巧,力爭對上爭取政策、對外尋求支持,對內凝聚共識,做到把既定工作落到實處,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
(三)提升文字能力。文字能力是辦公室工作人員的一項基本功。該所辦公室工作人員堅持多積累、勤動手,常思考,重點做好路線、方針、政策等理論知識的積累,廣泛收集政治理論書刊、黨報黨刊發表的理論文章和領導講話,掌握政策依據,把握政治路線,有針對性地為我所用;細心留意學科領域發展情況、重大決策和重大事項的信息動態;深入研究所一線開展調查研究,挖掘有價值的信息,掌握第一手資料。努力提高以文輔政水平,在主動性、預見性和創造性上下功夫,緊密聯系實際,想大事、謀全局、獻良策,努力以高標準、嚴要求、優質量按成文稿工作,把上級精神準確傳達到位,把研究所新情況新問題分析到位,為領導決策提供意見和建議。
(四)提升執行能力。提升執行力是積極履行辦公室職能的根本所在。該所辦公室工作人員牢固樹立“馬上就辦、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對于上級決策部署和交辦的重要任務,時時放在心上,牢牢抓在手上,想方設法落實落地,著力提高執行速度和效能。強化執行的服從意識,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有紀必守,嚴格按照上級要求不講條件,立說立行地抓好貫徹落實;強化執行的責任意識,努力做到工作目標化,目標具體化,工作時序化;強化執行的細節意識,養成扎實細致的工作作風,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入手,確保圓滿完成每一項工作;強化執行的時效意識,嚴格按照時限要求,保質保量、不折不扣得完成各項決策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