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溫燕 本報記者 倪浩
“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成為獨立的創新中心,或獨享創新成果。創新成果應惠及全球,而不應成為埋在山洞里的寶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2日在會見2019年“創新經濟論壇”外方代表時這樣表示。該論壇21日至22日在北京舉行,全球60多個國家的500多名政商界代表出席。在中美關系面臨挑戰、甚至一些人叫囂中美科技“脫鉤”的背景下,來自中外政界、商界、學術界的多位人士在該論壇上齊聲呼吁中美加強合作、共同成長,而不是走向對立。
習近平22日在會見2019年“創新經濟論壇”外方代表時指出,創新是當今時代的重大命題。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迅猛發展。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需要各國攜手應對。習近平表示,中美等國都是創新大國,中國愿意和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開展創新合作,更好造福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
彭博社22日稱,中美之間的競爭、特別是技術創新方面的競爭,是該論壇的關鍵主題,多名與會代表呼吁中美兩國擁抱合作,避免偏執。習近平在會見該論壇外方代表時還指出,我們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但這個夢絕不是“霸權夢”。我們沒有準備去取代誰,只不過是讓中國恢復應有的尊嚴和地位。我們已經取得了輝煌成就,但我們不會在世界上頤指氣使,而是繼續秉持“和而不同”的傳統理念,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致力于與世界各國開展互利合作。
法新社22日稱,受到中國領導人接見的外方代表包括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前財長保爾森、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等多國前政要。據報道,該論壇由美國彭博新聞集團創始人邁克爾·布隆伯格于2018年發起,聚集了來自中美等世界多國前政要、商界和學術界人士,在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盛行的背景下,“這是一場全球主義者的論壇”。
彭博社22日稱,作為第一天論壇內容的延續,與會人士對美國和中國“脫鉤”各自建立獨立的貿易和技術體系表示擔憂。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美中經濟關系專家斯科特·肯尼迪22日表示,中美經濟“脫鉤”是個“太激進”“瘋狂”的想法。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國際關系與太平洋研究院21世紀中國項目主任、美國前助理國務卿謝淑麗認為,中美兩個經濟體及全球各國都應該進行更多的接觸,她還呼應了基辛格前一天的演講內容,呼吁美國國內進行更多“清醒的思考”。美國CNBC網站引述美前財長保爾森21日的演講說,他擔憂中美的分歧最終會導致更多國家選擇中國,而非美國。
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張曉強22日在論壇全體會議致辭時表示,新一代信息技術,包括大數據、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都在加速發展,并向各領域廣泛滲透,不斷開辟出新的發展空間。與此同時,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對產業鏈發展造成了重大負面影響,需要積極加以解決。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常務副主席懷進鵬22日說,全球作為一個科學共同體,要倡導創新無邊界、科學無國界、流動不限制。
前美國貿易代表巴爾舍夫斯基,智庫“新美國”研究員薩姆·薩克斯,歐亞集團創始人、總裁伊恩·布雷默22日在論壇現場共同接受了《環球時報》等媒體的采訪。巴爾舍夫斯基說,隨著會議的進行,我們認識到中美之間客觀上是存在差異的,但中美當然也有地方可以達成共識,并形成合作。薩姆·薩克斯表示,她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希望孩子們以后有機會來到中國,“像我一樣和中國建立友誼”。伊恩·布雷默表示,在中美關系目前的狀態下,他尤其感覺到這次論壇的重要性,“這不是中國的會議,也不是美國的會議,這是全世界的會議。”他認為,眾多企業參與該論壇帶來了更多的力量。
彭博社稱,該論壇第二天的討論中,企業如何適應日益加劇的政治風險和尖端技術是關鍵主題。雅虎公司創始人楊致遠22日說,如果中美兩個超級大國的關系不能很快恢復,“我們有回到黑暗時代的危險”。報道稱,對于美國以禁售令方式使中美科技“脫鉤”,全球戰略咨詢公司FutureMap創始人帕拉格·康納表示,有必要區分美國政府的立場和產業界立場,一家美國芯片制造商的供應鏈負責人曾告訴他,“我們必須找到向中國市場出售產品的辦法,沒有B計劃”。報道稱,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對此提出了更好的論點。他指出,中國進口約占全球芯片市場4800億美元的65%,如果貿易摩擦停止了對中國的芯片出口,整個全球芯片產業將崩潰。
中興通訊董事長李自學22日在論壇環節發言表示,2019年5G時代已經到來,作為一個新的信息技術革命,勢必對全球產業產生巨大的變革。全球5G產業鏈條必須以一種合作共贏的心態,來迎接這場技術革命。只有開放的心態,在開放的環境下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競爭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