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春生
中圖分類號:F27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9-160-01
摘 要 競爭使市場充滿活力,市場主體之間自由、公平的競爭是市場制度建設的重要目的。在市場發展的規律之上,建設和完善公正的市場制度,確保市場主體之間競爭對自由、公正。在共同的公正的規則之上,市場主體資源的配置、利益的獲得、分配是在遵循共同的規則下實現的。
關鍵詞 自由 競爭 公正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競爭應該是自由的,也就是在市場規則下的自由競爭,市場經濟下的競爭不應該受因非市場的因素影響而妨礙市場主體之間的自由競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的自由度越高,市場的競爭就越充分,競爭就越公平,市場經濟越有效率。
一、競爭與市場競爭狀態
經濟學領域的競爭最初是由以亞當·斯密位代表的古典經濟學家提出的自由競爭理論,這是針對當時封建王權性質的“特許專營權”而言的,是一種反封建特權性質的理論,強調競爭的自然屬性,以對抗國家的超自然權力。當時由英國政府授予“特許經營權”的公司壟斷了“特許”貨物的進出口,獨享超額的壟斷利潤,利用特權排斥其他競爭者,嚴重損害了自由貿易的發展,不管是對其他競爭者,還是英國的普通消費者,都是一種極大地不公。針對這種狀況,亞當·斯密提出了自由貿易理論,提倡自由競爭,反對壟斷,認為自由才能達到公平競爭的結果,任何形式的壟斷都產生不公平的結果。亞當·斯密之后新古典經濟學提出了完全競爭理論,假定市場是完全自由的,市場內的生產者、消費者之間是完全信息,并沒有定價權的,競爭的結構是市場的均衡和效率。因此,薩繆爾森就認為:“完全競爭市場具有明顯的有效率的性質——在某些有限的條件下,完全競爭可以達到資源配置的高效率,從社會的有限資源中取得了最大滿足。”可見,完全的不受限制的自由帶來的不是公平,是災難,要實現公平的競爭,必須首先實現真正的自由。
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由自由競爭資本主義進入壟斷資本主義,競爭理論也由自由競爭、完全競爭理論轉變為動態競爭理論,動態競爭理論是一種介于經濟的完全競爭狀態和壟斷狀態的競爭理論,是競爭與壟斷并存的,市場上的壟斷勢力是不斷變化的,只是競爭的形勢發生了改變。確定各市場主體的自由權利,制定出公平的競爭規則,這樣才能保證市場主體之間的競爭的公平性。
二、現代經濟學的公平觀念與公平競爭
市場經濟的正義性在于市場經濟主體的地位、權利是平等的,市場的交易活動是自由的,市場主體是在正當規則下的公平競爭,市場是一個充滿效率的市場。公平競爭是在正義市場條件下的競爭,是一種在公平制度下,依據一定程序和規則的理性競爭。
三、公平競爭的制度環境的營造
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并不是依靠的道德教化,而是一種正義的職責,這種職責是要靠制度的建設來保障,要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實現市場的經濟正義。“一個公平合理的市場經濟運行機制需要兩類公平: 一是起點或機會的公平平等,二是應得的公平平等。”要實現這兩個方面的公平,需要遵循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結合實際,以先進的理念,在制度設計層面發力。
第一,在理念層面,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方向。我們建設的市場經濟一定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性質的市場經濟,這是我們始終必須堅持的,也只有這樣,才能始終“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其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堅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形成“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市場主體持有的是資源不同,市場主體在經營發展中所需的資源也是一個動態調整的過程,尊重市場發展的規律,產權清晰是市場資源配置的基本條件。
再次,堅持“綠色、創新、協調、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通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我國經濟正處于向高質量、高效益方向發展,通過轉換發展動能,創造更多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就要堅持協調發展,惠及欠發達地區;開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精準扶貧,共同富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經濟發展成果全民共享,“五位一體”式的和諧發展。
第二,在制度供給層面上建立公平競爭的制度,保障市場競爭的公平性。制度的正義性或公平性,就是使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系處理的合理和和諧。在制度的供給層面上,就要做好法律法規建設,使市場主體在競爭過程中做到有法可依、公平競爭。在經濟領域,有“經濟憲法”之稱的反壟斷法就是一部以“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為原則、保障市場經濟主體公平競爭的法律。
在市場經濟體系內,自由與規則、公平與效率之間的平衡是需要極高的智慧的。自由、平等、公正都一個“度”的限制,微觀主體的活動都要放在市場機制,社會發展的宏觀角度、社會發展的價值取向層面上進行微調,兩只手互相配合,十指相互協調彈出的曲子才是最能打動人心的。
參考文獻:
[1]上海辭書出版社,1980:1788.
[2]里斯本小組.競爭的極限[M].張世鵬譯.中央編譯出版,2000:135.
[3]美:薩繆爾森著.經濟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34.
[4]劉蘭海.中國現階段經濟正義的多元理論基礎.北華大學吉林省地方經濟研究所,人文論壇.
[5]馮顏利.習近平關于公平正義思想重要論述的五個維度[J].當代世界,2018.10.
[6]龔群.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公平正義[J]..哲學研究,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