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激波
潘黛馨是愛情小說《杏林有情天》的女主角。《杏林有情天》是加拿大作家白蒂·尼爾斯的代表作之一。白蒂·尼爾斯作為加拿大現(xiàn)代主義寫實的代表人物,尤為擅長言情小說。言情小說也能敏感的傳達出一個時代里面人們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擁有社會文化特征。白蒂·尼爾斯小說往往以講述男女之間相愛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具體的環(huán)境描寫來反映愛情的心理、狀態(tài)、事物等社會生活。同時,他的愛情小說不同于英美著名的小說例如《魂斷藍橋》和《巴黎圣母院》等。這些小說都是以凄美的悲劇為結尾,鞭笞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和陰暗的人性。白蒂·尼爾斯是從人性為善的角度出發(fā),用細膩的文字和寫實的心理刻畫來娓娓講述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故事中沒有黑暗的陰影和人性的扭曲,就像一條靜靜的小溪,緩緩流淌而又是那么的優(yōu)雅。
愛情小說《杏林有情天》描寫了潘黛馨和席偉天的感情糾纏。潘黛馨是托兒所的保育員,也是一名護士,有著自己的普通生活。她性格溫柔善良,賢良大方,喜歡照顧小孩子,熱心于幼兒公益事業(yè)。席偉天是一個有名的優(yōu)秀小兒科醫(yī)師。他高大俊朗,事業(yè)有成,頗得不少女性的青睞。潘黛馨和席偉天從一開始的相互討厭,相互熟悉,再到后來的相互欣賞,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
禮貌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每一個言語交際者都希望在交流中能使雙方都感受到受尊重,從而獲得對自己的好感。這就涉及到一個“面子”問題。說話人往往都盡量要給對方方便,照顧到他的面子,同時也讓自己能從中獲益,這就是禮貌原則。禮貌原則“完善了話語中的會話含意,能更好的解釋人們在言語談話中的隱藏意思。”
英國語言學者利奇劃分出來六類禮貌準則,首先是得體原則,即減少表達有損于他人的觀點;第二是慷慨原則,即減少表達利己的觀點;第三是贊譽原則,即減少表達對他人的貶損;第四是謙遜原則,即減少對自己的表揚;第五是一致原則,即減少自己與別人在觀點上的不同;最后是同情原則,即減少自己與他人在感情上的對立。
潘黛馨路過停車場,一輛車擦身而過,她嚴肅的說道:“你開得太快了,你可能會撞到我。”席偉天面無表情:“時速30不快啊,何況你看起來還好端端的。”潘黛馨說:“下次開車小心點。”
潘黛馨的話違背了得體原則和贊譽原則,完全是指責對方車速過快;而席偉天也違反了一致原則和慷慨原則,覺得自己速度不快,認為潘黛馨沒事找事,有點小題大做。二人一開始就是處于一種敵對關系。
在急診室有一對雙胞胎在哭鬧,其他醫(yī)師有點不耐煩,潘黛馨疼惜的說:“他們只是不舒服,何況他們還小。”席偉天跑來看道:“他們需要的是帶有鐵球的鏈子,但此刻他們更喜歡這位年輕的小姐。”潘黛馨轉過身來,席偉天接著說:“謝謝你幫忙,我的外甥實在很煩人。”潘黛馨天生柔順,說:“他們是你的外甥一點也不讓人驚訝。”
席偉天遵守了贊譽原則和一致原則,在公事上二人達成了默契。潘黛馨也遵守了得體原則,在對待小孩子的事情上她總是那么的溫柔,一反剛才在停車場的那樣嚴肅。
潘黛馨在別墅里照顧那對雙胞胎,席偉天說:“你看起來有當家庭保育員的所有特質,好像是天生的。”潘黛馨嗆了一下,說:“我才不想成為家庭保育員。”席偉天很奇怪:“不想?那么計劃結婚了?”“也不是,但是對不起,席醫(yī)師,我必須提醒你,請你少管閑事。”席偉天趕忙答道:“當然不關我事,就當是無聊的好奇心吧。”
潘黛馨違反了一致原則和和謙遜原則,不想多談保育員和結婚的話題,也不顧忌對方的面子,直接拒絕了話題的深入。看來席偉天給她留下的第一印象實在是印象不佳。
席偉天問道:“我不久要去海牙任職,不知道你想不想一起去幫忙照顧雙胞胎?我不知道要去多久,只是代職一段時期。”潘黛馨問道:“我?”席偉天說:“是的,如果你想去,我們會在城里租一間公寓,付給你豐厚的報酬。”潘黛馨:“但是我不會說荷蘭話。”席偉天笑道:“我也不會,沒關系。有了你的陪伴,他們不會寂寞的。”潘黛馨答:“我可不可以先和母親談一談。我自己是很想去,但必須先和母親說說。”
潘黛馨遵守了謙遜原則和慷慨原則,實事求是的認為自己資格不夠,也不會說外語,但是在得到確認后還遵守了一致原則,表達了自己想去的愿望。
席偉天道:“你應當常笑,笑容會讓你成為一個漂亮的女孩。”潘黛馨臉紅了:“如果是奉承話,請省了吧!”席偉天笑道:“不,我說的是實話。荷蘭的天空又高又光,不是嗎?”潘黛馨問:“你不是回英國了嘛?”席偉天道:“你今晚好漂亮,我姐姐說你要和我們共進晚餐。”潘黛馨說:“是的,桑夫人邀請了我。但既然你來了,看來我就不去了。”
潘黛馨違反了一致原則和得體原則,拒絕了席偉天的邀請。她只是在公事上和對方才有交際。但是席偉天卻對潘黛馨有了好感,夸獎了她的美麗。
潘黛馨回國下了飛機,席偉天突然出現(xiàn)接了行李。潘黛馨驚訝道:“那是我的行李,而且我不要坐什么車子。我要搭巴士。你是怎么來的,為什么要來?”席偉天說:“瑪格早上打電話給我,說你要回來了。我想順便來接你。旅途還好吧?”潘黛馨說:“還好,謝謝。但是我不知道你為什么來,我根本不想坐你的車。也許你是好意吧。”
席偉天遵守了得體原則和慷慨原則,在周末自己親自開車來接。而潘黛馨卻違反了一致原則和同情原則,不想讓席偉天來接機。此刻在她的心里還是對席偉天抱有一種戒心。
席偉天來到潘黛馨家里,說:“潘太太,我想來請潘黛馨幫忙的。希望她能來照顧雙胞胎。當然這是不情之請,何況本來就假期少,課時孩子們很喜歡她。”潘黛馨有點遲疑:“可以嗎?”席偉天說:“謝謝你能來,會讓孩子們高興不已。”潘黛馨想不出拒絕的理由,只好答應了。
席偉天遵守了得體原則和贊譽原則,從孩子的角度表揚了潘黛馨的工作,對她的好感越來越多;潘黛馨為了生計也想繼續(xù)擔當保育員,所以這次她沒有拒絕席偉天,但也沒有表示對他的態(tài)度有所好轉。
好友麥西生病了,席偉天說:“麥西得了病毒性肺炎,要讓她住在好一點的病房。黛馨,我們一起去她家通知一下。回來我就去仔細診治一下。放心,有我在。”潘黛馨說:“她真可憐。還好有你在,席醫(yī)師。真的感謝你。”
出于職業(yè)素養(yǎng),席偉天遵守了得體原則和同情原則來安慰潘黛馨。這一次潘黛馨感受到了對方的殷殷熱情和體貼,她的話語也遵守了贊譽原則。二人之間的關系出現(xiàn)了轉折。
大街上有了游行隊伍,開始沖擊醫(yī)院。潘黛馨顫抖道:“立刻走開。這是醫(yī)院。”“你算老幾,竟然對我們發(fā)號施令?”席偉天跑來了:“請求支援,我的黛馨,去打電話報警。”潘黛馨說:“他們會殺了你。我不要離開你。”席偉天趕忙說:“照我的話去做,趕快。”
席偉天在這生死瞬間為了照顧潘黛馨,言語中不惜違反一致原則和慷慨原則。潘黛馨也感受到了席偉天的偉大,從此席偉天的職業(yè)精神深深烙印在了她的心中,打消了對他的一貫惡感。
席偉天說:“真的沒有想到,追求一位女士還真是困難重重。你一開始就在排斥我,是不是啊?我最親愛的,你有時還真頑固。”潘黛馨答道:“可是,我只是個小小的護士。但現(xiàn)在,我是愛上了你。”席偉天文:“你要嫁給我嗎?我的愛人,把一切都留給我去辦吧。”潘黛馨迷迷糊糊說:“我真不敢相信這一切是真的。別人會怎么說呢?”席偉天答道:“在婚禮上再問他們吧。我的等待終于結束了。”
潘黛馨的言語遵守了謙遜原則和贊譽原則,在經(jīng)歷了生死后理解了席偉天的關懷和愛意。席偉天也遵守了同情原則和一致原則,最終抱得美人歸。
總之,在這部中篇小說《杏林有情天》里,潘黛馨和席偉天之間一共出現(xiàn)了這八次直接對話。他們的交談蘊含了二人的情感交際變化。護士潘黛馨最初很討厭席偉天,但是由于工作環(huán)境的限制,她不得不和席偉天朝夕相處。后來從席偉天的冷漠之中,潘黛馨越來越感受到他對自己的關懷與溫柔,從而也讓自己的愛情觀不知不覺中發(fā)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