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悅悅
內容摘要:2019年高考作文凸顯了對人文精神的考察。人文精神已成為備戰高考作文的焦點和關鍵。找準人文精神內容、儲備人文精神素材、寫出人文精神文章,是高考作文得高分的重要方法和步驟。
關鍵詞:人文精神 高考 作文
2019年高考作文,再一次將人文精神放在了聚光燈下。從全國Ⅰ卷的“熱愛勞動,從我做起”、Ⅱ卷的“愛國報國”、Ⅲ卷的“尊師重教”,到北京卷的“文明的韌性”或“2019的色彩”、上海卷的“中國味”、天津卷的“愛國報國”,再到浙江卷的“作家和讀者”的關系,都體現出了濃濃的人文情懷。這足以說明,人文精神已成高考作文考察的焦點,人文精神塑造已成為中小學教育的重大課題。以后的高考作文,也必將圍繞“人文精神”出題。那么,高中生該如何備考高考作文呢?我認為,需要緊緊圍繞人文精神下功夫。
一.找準人文精神內容
何謂人文精神?百度百科解釋為:“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珍視,對一種全民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學科是集中表現人文精神的知識教育體系,它關注的是人類價值和精神表現。”著名作家馮驥才認為:“所謂人文精神,在我看來,是指人類共同信奉的那些真理性的精神。比如我們常說的科學精神、體育精神、民主精神、愛國精神、社會公平與平等的精神、人道主義精神等,這些精神確保人能自由、幸福且有尊嚴地活著,有利于人的幸福與社會的進步和文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應該說,有利于人的發展、進步,有助于使人幸福的各種文化、精神都屬于人文精神,它是一種使人向上和完善、使整個社會和諧幸福的素養。在如今經濟快速發展、物欲盛行的時代,人文精神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每個人都需要人文精神的加持,正處于價值觀形成期的中學生更需要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引導。中學生人文精神素質成為了中高考的重要考察對象。熟悉人文精神、培養人文精神也成為了每一名中學生的重要功課。但是,人文精神又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如果不詳細列出其內容,必然失之于空、失之于大。參照大家之言和高考作文命題歷史,人文精神可圈定為以下內容。
一是愛國主義。這是高考作文的熱門主題。具體內容包括愛國報國、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家國情懷等。
二是科學精神。科學精神是人在現代社會生存發展的必備素養。主要內容包括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等。
三是民主自由精神。作為現代社會進步的標志,民主與自由是破除專制迷信、推動個人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主要內容包括:正確看待民主和自由、民主和集中的關系,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形成以人為本、尊重人權和自由的意識等等。
四是公平平等精神。人人皆自由平等,事事須公平公正。主要包括公平、公正、陽光、平等、不謀私利、不唯我獨尊等。
五是體育拼搏精神。體育拼搏精神形象地體現為“更高更快更強”,主要包括永不服輸、積極進取、不懼壓力、良性競爭、敢于勝利等。
六是感恩奉獻精神。這是一種重情厚誼的精神。主要體現為:對父母之愛、師長之愛、他人之愛、友情親情報以感激,對事業奉獻自我、死而后已、鞠躬盡瘁、高風亮節。
七是文化傳承精神。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主要包括:優秀傳統文化和封建糟粕文化的區分、優秀傳統文化的特質和精髓、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等等。
八是藝術創造精神。主要包括:正確認識藝術和生活的關系、藝術和科學的關系,學會鑒賞藝術、欣賞藝術甚至于創造藝術。
明曉了人文精神范疇,有意識地培養自我的人文精神素質,能從更高層次認識所學學科,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水平。這就為寫出高分作文提供了思想基礎。不僅如此,備戰高考作文也有了一個絕好參照,那就是鎖定人文精神去準備、去復習。
二.儲備人文精神素材
俗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好的作文,不僅需要觀照人文精神,更需要使用人文精神素材。作文素材來源很多,閱讀經典是一個重要途徑。經典作品,是經過時間篩選的、名家大家的作品,而不是時下一些賺取點擊率的“玄幻文學”和所謂的“網紅作品”。玄幻文學偏重敘事,缺乏審美和對人文精神的觀照。經典作品既有敘事、抒情,又有對人生和人性的描寫、議論,有文化、接地氣,散發著濃郁的人文氣息。多讀經典作品,能積淀人文精神,能儲備人文精神素材。
閱讀經典也要“按圖索驥”。我們可以根據人文精神內容,分門別類有計劃地進行閱讀。如果以人文精神內容為縱軸,以文史哲為橫軸,我們就可以勾畫出閱讀書籍的“重點區域”:
文學方面,第一是古典文學,包括《詩經》、《楚辭》、《史記》、《漢書》、漢樂府、魏晉南北朝詩歌、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尤其是有代表性的大家作品,更要讀上一讀。第二是現當代文學,重點是魯巴茅郭老曹、馮驥才、汪曾祺、路遙、莫言、賈平凹等。對于中國文學,主要是讀不同時期代表性作家作品,掌握不同創作背景、風格、意義。第三是外國文學,選取希臘、法國、英國、俄國、美國、日本等國別,以語文教材上出現過的作家的作品為閱讀重點,知曉不同故事和創作風格。
歷史方面,結合歷史課程學習,閱讀一些經典的歷史著作,進一步感悟歷史,了解歷史人物事跡,加深理解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也是作文寫作的重要素材。
哲學方面,閱讀哲學普及類書籍和刊物,了解本體論,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掌握唯物辯證法,并能夠用來理解人物和事件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學習哲學能深化對世界的認識,使作文更有深度和高度。
從2019年高考滿分作文來看,無論是思想立意,還是語言材料,都體現出作者豐富的閱讀經歷。“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誠哉斯言!
三.寫出人文精神文章
如果說閱讀是積累和鋪墊,那么寫作就是目的和檢驗。寫作能檢驗出閱讀的多少、深淺和得失,并能進一步改進閱讀的方法。讀寫結合,相輔相成,避免了“眼高手低”和“無米之炊”的問題。因此,備戰高考作文,既要制定科學的閱讀計劃,也要制定合理的寫作計劃。寫作計劃,可以按照人文精神八大類別內容,分別進行命題作文,逐日進行,無一遺漏。比如,今日寫作主題是“愛國主義”,明天是“科學精神”,后天變成“民主自由精神”等等,八天一輪回。每篇作文寫好之后,一定要認真修改、提高和完善。比如,要考究作文立意是否新穎、辯證,作文素材是否真實、新穎,以及作文結構是否嚴謹、別致,作文語言是否真摯、豐富等等。不斷改進,力求完美,達到可公開發表的程度。練筆到高考沖刺階段,就可以寫一寫歷年高考真題作文,自己改一改、評一評,然后和當年的滿分作文比較一下,找到差距和不足并努力改進之。如此下來,越寫越勇、越寫越好,高考作文拿高分不再是夢。
參考文獻
[1]馮驥才:人文精神是教育的靈魂,2018年12月11日,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長孫永健:緊扣時代命脈,彰顯人文精神——評析2014年高考作文,2014年08期,語文知識
[3]陳鵬錄:突出學科核心素養,彰顯時代人文精神——2016年高考語文全國新課標Ⅱ卷試題特點及備考啟示,2016年15期,語文知識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市李惠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