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楊 王淑婷
內容摘要:益陽情歌反映了男女之間美好的愛情生活,表達了青年男女之間單純的愛慕之情,勇于追求愛情的反抗精神與離別后的相思之情,民歌大量運用益陽方言與比興手法,具有獨特的章法結構。
關鍵詞:民間情歌 比興手 章法結構
益陽情歌是益陽人民古老的生命記憶情歌,是勞動人民愛情生活的真實反映。它體現了自身的藝術特點和濃郁的地方特色,體現著一個民族的智慧和民族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大力挖掘的寶藏。在這里本文主要針對益陽情歌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進行研究。
一.益陽民間情歌思想內容
情歌在歌謠中數量多,在戀愛婚姻的各個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歌,因人因時因地而異,酸甜苦辣,味味俱全。初戀時期有初識歌、試探歌、贊美歌;熱戀階段有相思歌、忍別歌、重逢歌、怨情歌、狂戀歌;熱戀到一定的程度,臨近成婚前有定情歌、遠景歌、盟誓歌。益陽情歌的思想內容特點有:
首先,反映了男女之間美好的愛情生活。這類情歌多以日常生活的內容為題材,如《太陽出來步步高》:太陽出來步步高,姣蓮出門撿柴燒,燒起水來把衣洗,清水洗來米湯漿,白衣洗得紙一張。這首情歌用短短幾十個字描繪出平淡自然的婚后生活。這首情歌通過洗衣這件平常的小事,描繪了婚后柴米油鹽的生活,表達出一種對平淡美好生活的謳歌。
其次,表達了青年男女之間單純美好的愛慕之情。如《假裝挑水看情郎》:屋里還有水一缸,妹去挑水為哪樁?只因河邊漁船到,假裝挑水看情郎。這首情歌直觀的表達了一位少女對情郎的愛慕之情。栩栩如生地描繪出一位情竇初開的少女想要去看喜歡的人,但是卻很羞澀,于是便想出一個借著挑水的辦法跑去河邊偷看。讀之令人會心一笑,同時也是對青年男女之間單純美好的愛慕之情的歌頌。在《郎在外面打山歌》中,這首情歌以“山歌”“綾羅”“鯉魚”“黃牛”“梭子”等意象勾畫出一幅求愛的浪漫生活圖,從而含蓄地表達男女之間的悸動之情。
再次,反映了勇于追求愛情的反抗精神。這類情歌主要批判了舊社會不合理的封建包辦婚姻制度,反映了當時的婦女強烈要求掙脫封建枷鎖,追求戀愛自由婚姻自由的愿望。如《自由結婚不要媒》:高山點蕎不用灰,自由結婚不要媒,多個媒人多張嘴,媒人嘴里出是非。這首情歌則直言要自由結婚,不需要媒妁之言。最后兩句更是直白地寫出媒婆的害處,一些是非就是從媒人的嘴里說出來的,以至于造成婚姻的不幸。強烈地控訴了封建婚姻制度的迂腐不合理,表現了一種勇于追求自由婚姻的反抗精神。
最后,表達男女離別后的相思之情。這類情歌多是表達思念的哀怨之苦,如《邊做繡鞋邊想郎》:坐著坐著心里慌,邊做繡鞋邊想郎,絲絲線線密密織,哥哥穿它進我房。描寫一位坐在床上繡鞋的女子思念遠方的情郎,表達了一種離別后哀怨的思念之情。
二.益陽民間情歌藝術特色
1.大量運用益陽方言。益陽民歌中大量地運用了通俗的益陽方言。益陽人民從特定的生活環境中吸取語言精華,用以反映當時的現實生活。如“價”字,音“幾”,這是益陽民歌中出現頻率較高的方言詞。于人,表示親昵意味;于物,含微賤意味。如“情歌郎價一聽轉家中”,“扇把子打蛇價攏不得前”,“一杯酒價勸郎哥價聽”等等;“姣蓮”,在益陽情歌中代表女主人公,身份可以是少女也可以是少婦。如“姣蓮走路兩手撒”,“姣蓮出門撿柴燒”等等;“栽”字,在益陽方言中是躲藏的意思。如“一對乖巧巧,黃荊刺蓬里栽”等;“欠”字,益陽方言中是想念的意思,如“欠死多少后生家”等。在情歌中加入明白通俗的方言詞匯,不僅使益陽情歌體現出獨特的韻味,更使人倍感親切。
2.運用比興手法。益陽情歌中較多的運用到比興手法。益陽情歌中比興主要形式是見物起興,即在情歌的開頭由某種事物引出主要內容。如《自由結婚不要媒》:“高山點蕎不用灰,自由結婚不要媒,多個媒人多張嘴,媒人嘴里出是非。”情歌一開始并沒有開門見山的直接點題,而是逐漸引出主要內容。用“高山點蕎”來引出“自由結婚”這一主題。又如《十八歲姣蓮會當家》,這首情歌的主要內容是“十八歲姣蓮會當家”,但一開始卻是寫“路邊青草開黃花”,后面再引出主題。因此,比興手法的使用讓情感表達更含蓄更自然,使句子更形象生動。
3.獨特的章法結構。益陽情歌中章法大多是一段體和二段體。一段體即一首歌不分段落,用幾句歌詞直接表達某一種思想情感或某一種意思,它不在于句數字數多少,而在于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如《妹妹生得實在乖》:“妹妹生得實在乖,藍襖青衫紅花鞋,兩眼好比青銅鏡,抬頭照亮九條街。”這四句直接表達的是一位男子對一位女子的贊美之意。二段體,一般頭段設喻,二段為題旨,兩段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邏輯關系。同時也有前后兩段不是設喻和題旨關系,而是一種問與答的關系的情況,頭段是問,第二段是答。如《什么團團姐身邊》:“什么花兒開得早?什么花兒才打苞?什么花兒開得遲?什么花兒正當時?/正月梅花開得早,二月桃花才打苞,九月菊花開得遲,六月荷花正當時。”這里就是頭段是問,緊接著后面是答。
基金項目:益陽市社科聯2018年度重點課題“益陽民間歌謠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8YS023,2018年度湖南省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益陽民間歌謠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探究”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湖南城市學院人文學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