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汽車維修行業協會 歐陽小勇
近年來,我國汽車產業呈現三大發展趨勢:汽車技術向電動化、智能化發展;汽車使用向共享化、公共化發展;汽車維修向連鎖化、平臺化發展。特別是汽車后市場在“互聯網+”助力下,導致汽車維修及相關行業發生了重大變革。那么,作為汽車維修行業協會如何在政府職能轉變的背景下,找準位置,走向前臺,勇于擔當,充分發揮應有作用,是行業協會面臨的共同課題,下面,筆者就此談幾點粗淺看法。
行業協會作為一種非盈利性社會組織,它的產生和發展是在社會分工和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的形勢下,各行業為達到共同目標而自發組織起來的同行或經營者團體,是行業企業自我服務、自我協調、自我監督、自我保護的中介組織。
長沙市汽車維修行業協會成立于1986年,當時,正值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時期,掛靠在長沙市交通運輸局運輸管理處,政會合一。1990年以前,從事汽車維修業務的主要是政府機關車隊、汽車運輸公司、大中型國有企業、大專院校及部隊等內部修理廠。行業協會與管理部門沒有分開,獨自發揮作用的空間非常狹小,充其量只能做些信息交流、從業人員培訓及資格證件的發放等工作。
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隨著市場的放開,從事汽車維修業務的私營企業日益增多,入會企業也越來越多,協會的服務職能隨之擴大。當時,普遍存在一種現象,行業管理部門口頭喊職能轉變,實際卻沒有行動,本該賦予或轉移到行業協會的職能仍然歸屬行業管理部門,行業協會只能依附于行業管理部門被動地開展工作,根本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2008年民政部發文,明確要求協會與行業管理部門實行“五脫鉤”,即職能、財務、人員、外事、黨建與行政機關分離。長沙市汽車維修行業協會按照民政部的要求,通過理事會和會員大會重新選舉產生新的協會領導成員,會長和秘書長不再由市運管處人員兼任,協會另行租用場地獨立辦公,財務管理獨立,不再有國有資產,產權明晰。在職能上,協會與行政部門仍保持著工作上的合作與互補關系,但不再是上下級隸屬關系。2017年7月,長沙市汽車維修行業協會貫徹執行長沙市民政局下發的《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文件,進一步完成與行政機關脫鉤驗收工作,至此,協會與市交通運輸局正式脫鉤。通過對組織機構改革,明確了政府機關與行業協會的職能邊界,創新了協會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激發了內在活力和發展動力,有利于更好地提升行業協會的服務功能。
改革開放40年來,行業協會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無序到有序,如今已逐步進入良性發展軌道,特別是隨著國家民政部門一系列改革政策的出臺,給行業協會賦予了更多更大的作為空間。
行業協會應在法律法規范圍內開展工作,嚴格按照協會章程運作才能不走偏不走樣。在政府職能進一步轉變的新形勢下,行業協會應結合行業發展實際需要修改協會章程,依法開展活動,實現以章治會,規范財務管理,增強協會經費收支透明度。通過選拔具有汽車維修技術、懂得法律、信息管理等知識的復合型管理人才,加強協會的自身建設和內部管理,樹立良好的協會形象,提高協會的公信度和影響力。
根據協會章程,會員代表大會是協會最高權利機構,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秘書處為協會的辦事機構。作為行業協會,應注重夯實組織基礎,加強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規范運作,為協會積極拓展職能打下堅實基礎。長沙市汽車維修行業協會實行“五脫鉤”后,調整了協會領導機構,健全和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包括協會管理辦法、會議記錄制度、財務管理制度、會員檔案制度、會長辦公會會議制度等,明確了會長、副會長、秘書長、秘書、會計員、出納員職責,使協會組織管理有章可循。同時規定,按照協會章程要求定期召開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會,推行民主監督、民主選舉、民主決策,履行會員代表的權利與義務,充分發揮協會的服務職能,確保協會各項工作順利實施。
2018年8月,經中共長沙市社會組織綜合委員會批準,長沙市汽車維修行業協會成立了黨支部,制定了黨支部大會制度、黨務公開制度、黨內組織生活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各項制度均在黨支部宣傳欄中張貼公布。通過建立相關制度,不斷加強黨組織建設和黨員管理工作,充分發揮黨員在行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
為發揮工會組織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經長沙市總工會批準,長沙市汽車維修行業協會成立了職工工會,依法維護行業企業和職工的合法權益,組織開展技能比賽和文體活動,以及對行業內困難職工的關心等。2019年8月,長沙市汽車維修行業協會專門派人,慰問了罹患重疾住院治療的從業人員,并在行業內發起愛心捐款活動,解決患者昂貴醫療費的問題,讓從業者真心感受到協會這個大家庭的溫暖。目前,長沙市汽車維修行業協會工會擬建立愛心救助基金,資金來源于會費、會員單位贊助及上級總工會的撥款,用于行業內同仁需要救助時的資助,起到救人之危、雪中送炭的作用。
維修行業協會要充分履行協會服務職能,為會員服務、為政府服務、為社會服務,首先要有一支眼光前瞻、工作務實、能引領行業發展的管理人員隊伍,需要有懂汽車、懂管理和懂網絡技術的復合型人才。管理人員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服務方法,贏得廣大會員對協會組織的信任;同時,要加強法規政策宣傳,對違規經營行為的督促檢查,倡導文明經營誠信服務之風,營造讓廣大車主放心的修車環境。
目前,長沙市一、二類汽車維修企業有600余家,加上三類企業共有2 000多家,其中會員單位有200家左右,主要涵蓋一、二類綜合維修企業和汽車4S店。協會計劃在未來3年內吸收新會員,力爭達到500家。如何為會員單位更好地服務,長沙市汽車維修行業協會做了一些探索和實踐:一是確定將“創新服務、創造價值、優化服務”作為新的工作思路,明確將“抱團發展、資源共享、合作共贏”作為新的發展目標;二是改善辦公條件,樹立良好的外在形象,為方便協會的工作開展,協會重新擇址辦公,改變過去場地簡陋、會議室狹小等現狀;三是發揮黨組織在行業中戰斗堡壘作用,發揮工會組織在行業發展中的作用;四是協會在QQ群、微信群基礎上,新開通微信公眾號、協會網站和400熱線服務電話,通過多種網絡服務平臺,更好為會員開展服務。
面對新形勢,長沙市汽車維修行業協會將致力于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轉型引導。利用協會優勢和影響力,為會員企業之間、行業與相關行業之間牽線搭橋,謀求合作發展,舉辦主題論壇、產品推介等活動;由協會牽頭,組織企業主管負責人赴廣州等沿海發達地區取經學習,借鑒行業標桿企業轉型發展先進經驗,鼓勵企業經營模式創新。
(2)環保治理。配合環保部門開展“藍天保衛行動計劃”,督促經營鈑噴業務的維修企業進行烤房升級改造,企業廢氣排放務必達到驗收標準,以及維修中產生的廢油、廢水及固廢,按環保要求收集處理。此外,協調環保部門爭取資金扶持,解決企業在烤房整改中資金困難等問題。
(3)協調服務。在“放管服”大背景下,加強與政府之間構建良性互動關系,承接包括維修收費標準的修訂、從業崗位技術培訓、技能比武、技能扶貧等服務。
(4)集中采購。針對修理企業設備、配件等采購普遍存在價格高現象,協會重點在保險業務、配件供應、設備采購及固廢處理等方面發揮平臺優勢作用,資源共享,互利共贏,為企業降成本、增效益。
(5)督促檢查。為提升行業服務質量,協會結合維修行業實際制訂了一套考核體系,內容涉及服務接待、客戶回訪、維修質量、安全消防、環保治理、誠信經營、產值效益等指標。由協會牽頭組成督查考核小組,由所在轄區副會長配合,對會員單位服務走訪督查評分,每季度考核1次,年底公布考核排名,靠前者表彰獎勵。
(6)政策引導。去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取消一批行政許可等事項決定》,其中包括取消機動車維修經營許可,由“審批制”轉為“備案制”。對此,協會一方面加強宣傳引導,準確解讀政策內涵。讓企業經營者了解到,不“審批”并不代表“不管理”,而是要強化事中、事后監管。通過降低企業進入門檻,減少審查環節,節省辦事費用和時間,為產業資本進入汽修市場大開方便之門。另一方面要強化行業自律,督促維修企業標準化、規范化經營,建立健全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推進維修誠信體系建設。
面對新時期、新機遇、新挑戰,汽車維修行業正處于歷史發展的關鍵時期,為此,交通運輸部等多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 提升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交運發〔2014〕186號)通知。作為行業協會,應把握好國家政策導向,創新服務理念,拓寬服務功能,充分發揮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同時,引導維修企業規范經營,公平競爭,為推動汽車產業的發展發揮協會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