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蘭
(貴州省遵義市新蒲新區新舟鎮新舟小學 貴州 遵義 563127)
新課程改革提出了“知識與技能”的教育目標,要求教師在夯實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強化學生能力培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小學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科目,學生應當具備一定的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方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然而,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由于教師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思想影響,導致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得不到足夠的重視,最終影響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升。本文立足新課程改革的視角,探索小學英語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有效對策。
當前,對于很多地方性的學校而言,英語學科未能受到重視。據了解,一些學校會將英語課程上成語文、數學等課程,由此可見英語學科在小學階段的地位。正是因為英語學科不受重視,導致了學校、教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忽視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培養,忽視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此外,在一些經濟發展不太好的地區,縣級以下的小學,缺乏專業化的英語教師,專業教師的匱乏,往往使得英語課程的教學受到極大的影響,要么是不能開設英語課程,要么就是英語課程的開設流于形式,并不能很好地為學生的語言能力提升服務。
2.1 環境因素。語言的學習離不開相應語言環境的支持。尤其是對于英語的學習而言,語言環境是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基礎。而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缺乏相應的語言環境,這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一般都是運用母語進行英語的教學,而教學的重點往往都是在學生的書面考試能力。此外,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一般都是用漢語進行交流和表達,學生缺乏交流和實踐的機會,這樣的語言交流現狀,往往會導致學生的語言交流和表達能力低下,最終影響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
2.2 學生自身的因素。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低下,和學生自身的因素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學生缺乏自信,羞于用英語表達。部分小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由于自身心理素質較差,自認為自己在語音、語調等方面不夠規范,從而不敢開口用英語進行表達,害怕同學笑話。正是因為這樣的心理因素影響,使得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本來能夠流暢表達出來的東西,卻因為自己的膽怯而說的吞吞吐吐,長此以往,這樣的心理狀況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最終影響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
其次,學生的知識儲備欠缺。知識儲備是學生語言交流和表達能力的基礎。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一般都是從三年級開始學習英語,并且都是學習一些簡單的詞匯和短語,學生的知識儲備薄弱。正是因為學生在語法、詞匯以及語言等方面儲備的欠缺,使得學生在交流和表達時,存在著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局面。
第三,漢語影響。漢語是中國學生的第一語言,在學生的日常交流和學習過程中,由于受到母語環境以及習慣的影響,學生在將語言轉換成英語時,往往存在思維的定勢。尤其是對于地方性的學校而言,學生還習慣用地方方言進行交流,很多學生不能流利地用普通話進行交流,更甭談用英語進行交流和表達了。
針對當前小學英語教學現狀以及影響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升的因素,筆者認為: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社會背景下,教師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應當重視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主要對策如下:
3.1 激發表達興趣,提升表達熱情。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樂知者”成為了學習過程中積極性最高,動力最足的人。因此,要想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首先需要的就是激發學生的英語表達熱情。因此,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應當不斷改革和創新自己的教學手段,改變過去只注重書面考試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表達興趣,促進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師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一些英語小游戲、小競賽等方式,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法,讓學生分別扮演一個情境對話中的角色,充分發揮學生在口語交際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最終促進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提升。
3.2 積極鼓勵肯定,樹立表達信心。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鼓勵和肯定,往往是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應當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積極肯定和鼓勵主動表達的學生,消除學生在語言表達過程中的緊張情緒,樹立學生語言表達的信心,讓學生敢于、樂于用英語進行交流和表達。首先,教師應當通過自己的熱情,營造愉悅的教學氣氛。如教師的語言、表情、手勢等等,都能夠對課堂教學進行一個很好的渲染;其次,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生在表達時出錯的,教師應當用鼓勵的眼神或者語言,而不是批評和鄙視,這樣的教學能夠讓學生消除緊張的心理,促進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
3.3 營造語言環境,提升交際能力。語言的學習離不開運用和表達。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教師要想不斷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必須不斷營造良好的語言運用環境。首先,對于教師而言,應當避免漢語為主、英語為輔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盡可能地用英語和學生交流,形成相應的語言環境,為提升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奠定基礎;其次,教師要盡可能地給學生營造“說”的機會,讓學生將自己的所想表達出來,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第三,教師可以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英語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得到鍛煉,例如,自我介紹、主題談話、才藝表演等等,都是營造語言環境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促進學生語言交際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徑。
總而言之,語言的學習,是為了交流、表達和運用。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改變過去只注重書面考試的教學現狀,重視學生口語交際表達能力的提升,全面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