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蘭州市城關一小三年級(3)班 章若楠
我們班是個快樂的大家庭,這里有一群充滿朝氣的男孩子和女孩子,還有“一根根不求回報的紅燭”。
第一個鏡頭:拍“演員”。鏡頭一掃,參與這部作文電影的演員們就都出現在“屏幕”上了。
女孩子說:“我們班的男孩子都是球瘋子!”這也難怪,這些男孩子幾乎都是球迷。個子高的,迷籃球;個子小的,迷乒乓球;個子不高不矮的,迷足球!要是你課余時間找不到他們,那就到球場看看吧,鐵定沒錯,因為他們對那地方情有獨鐘。他們不但上課時想著下課怎樣抓緊時間打球,打了上課鈴,還頻頻回首,看看那片綠茵,甚至打一秒算一秒,到教室被老師批評,心里也不后悔,至少剛才玩得夠爽。他們愛球,是一群忠實的球迷,球技雖不怎么樣,但那認真的勁兒,卻很可愛。
上課想著,下課抓緊,還冒著被批評的風險。作者通過簡潔幽默的兩個鏡頭,就把“球瘋子”的形象帶到了觀眾的眼前。
男孩子說:“我們班的女孩子都是水做的?!?/p>
不信,你看!考試考砸了要哭,老師批評了幾句要哭,受了委屈要哭,就連一條小蟲子都能把她們嚇哭!因為她們相信,哭一場會好受些。不過,哭歸哭,哭完了,她們還要繼續努力。班里的女孩子們,可別老做淚水女孩,以后要把“銀豆豆”藏在眼里,別讓它逃出來!
換著角度和場景“拍”女孩子,只為說明一件事—女孩子是水做的。
好戲開場前,先來個開場白—自問自答,既新穎,又預告了下節內容。
同學們說:“我們班的數學老師是大俠?!?/p>
大俠這個寶座,怎么讓數學老師給坐上了呢?嘿嘿,那是因為他身懷絕技。第一招,凌波微步。數學老師的步子可真快啊!正當你和同桌講話講得津津有味時,只見一個身影飛過來,那就是他。還沒等你反應過來,河東獅吼就開始了:“你們在干什么啊!”這話還帶回音,把我們嚇得像個小兔子似的,心怦怦直跳。
你要是上課不聽講,回答不出他提的問題,那就要見識“打狗棒”的厲害了。一棒子下來,你覺得屁股還能在凳子上坐嗎?還有他的“彈指神功”,能讓你的腦袋“開花”。我們每天都要見識這位“大俠”的厲害……
這就是我們班的男孩子,我們班的女孩子,我們班的數學老師,我們就是這樣一個歡樂的大家庭!
一個“飛”字說明了數學老師走路之快,畫面感十足!
老師的“彈指神功”真的能讓人“腦袋開花”嗎?當然不是,作者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一下就讓觀眾見識了“大俠”的威猛。
結尾與開頭相互照應,再次請“演員”出場,演出落下帷幕。
名師點評
看這篇文章,就像看一部精彩的小短片。文章像攝像頭一樣,從不同角度捕捉了班級的“演員”們,可以說面面俱到。那作者是怎樣“拍攝”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他一探。
第一,新穎的小標題。男孩子、女孩子和老師是本文的主角,作者分了三部分讓他們表演,像《西游記》每集都有一個單獨的名字一樣,作者也分別給這三部分起了一個名字,也就是三個小標題。
第二,鮮明的人物個性。文章中的“演員”都個性十足,這可得歸功于作者緊緊抓住了男孩子、女孩子、老師這三類人的特點。怎么抓住人物的特點呢?作者除了讓每集的主角參演外,還請了其他主演來客串,讓他們爆料“XX眼里的XX是……”比如寫男孩子時,就會讓女孩子說她們眼里的男孩子是什么樣子。
第三,精彩的內容。為了突出人物個性,作者還讓“演員”們分別亮出“看家本領”。比如在描寫“老師是大俠”這個片段中,為了說明老師是“大俠”,作者分別“拍下了”老師的絕世武功:凌波微步、獅吼功、打狗棒和彈指神功。作者幽默細致的筆法,讓這些鏡頭非常有畫面感,讓讀者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看完探秘的竅門,就該由你親自驗證一下了。你也試著“拍拍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