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盟
(湖北省宜昌市特殊教育學校,湖北 宜昌 443000)
智力殘疾人士在15~19年齡段,占據了全部智力殘疾總人口將近十分之一。這個年齡段的培智學生義務教育大部分都已經結束,針對輕度智力障礙,有動手能力的學生,以后何去何從,能否適應社會甚至就業,這是一個需要探討的問題,也是特殊教育學校需要研究并發展的重要領域。培智學生是否能夠接受職業教育,關系著他們畢業后是否能自力更生,能否就業。因此,這一階段正是職業教育走向適應社會的過渡時期。關系著培智學生的未來。根據當前特殊學校職業教育在相關課程上的設立,從支持性的角度分析該問題,職業教育的本身以及職業教育對于將來的發展方式是作為特殊學校職業教育需要認真研究的方向。
在我國很多培智學生沒有足夠資格參加競爭性的就業工作,這給培智家庭帶來了很多的困難。美國對于培智學生的職業教育中,提出了支持性就業,讓一些培智學生在某些方面能夠參與到競爭當中。分析當前的職業教育,職業教育對于市場需求是相當重視的,培智學生在職業教育的實習階段,學校、家長以及民政部門會聯合成立調查隊,幫助制定培智學生的就業去向。特殊學校里專門負責職訓的教師負責了解培智學生的職業教育實習情況。培智學生在實習時,若被企業所錄用,則簽訂勞動合同就業;若沒被錄用則重新回到學校中繼續其職業教育。這種支持性就業在我國逐漸發展,特殊學校職業教育就會隨之進一步發展。同時,學校通過對學生在企業工作的情況跟蹤了解,評估他們的適應情況,順便對市場需求進行科學調研,為后續的職業教育提供參考。
我國主管特殊教育部門通過對發達地區培智學校調查顯示,目前培智學校職業教育課程的設立,已逐漸回應社會發展趨勢以及生活環境的變化,加強對培智學生在交流、責任感等專業技能上進行培養。目前,在我校開設的職業教育課程主要有手工藝品制作、家政服務、烹飪、種植栽培等。不僅可以培養學生服務自己的能力,也能培養學生的勞動能力,為學生就業提供技術支持。
為了讓培智學生在學校接受職業教育之后能適應工作崗位的職責,需要學校幫助學生制定個性化的轉變計劃。個性化轉變計劃需要以支持性就業理念作為引導。為此,學校要為學生建立一座橋梁,以便能夠讓學生快速進入工作狀態。當前,在我國許多培智學校當中已經開始個性化教育計劃,根據不同程度智力障礙學生進行篩查評估,制定個別教學計劃,并且為學生在特定階段接受個性化的教育,從而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提升,同時也提升了他們的認知水平。
培智學生能夠獨立生活,以及維持自己生活,這些能力需要學校和家庭共同對其培養。另外,個人文化需求能否滿足,也是需要學校、家長以及社會的支持和幫助。
對于職業教育的培訓,學校可以從幾個方面進行。學??梢詫蜆I崗位環境的整合、增加職業培訓計劃的參與機會、崗前培訓、參加崗位技能課程、提高自我思考能力著手工作。在一系列培訓后,極大地增強培智學生自我決定以及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資料顯示,部分培智學生在經過培訓后,能夠自己做出選擇和決定,能夠自己解決問題,能樹立目標,能夠承擔責任與風險,可以自我觀察與自我評價,并且還能夠對自我進行指導以及領導能力等各方面都能得到提高。這才是特殊學校對培智學生職業教育的最終目的。
總而言之,培智學校高年段的職業教育對于培智學生能否順利就業是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對學生未來的發展也有一定影響力。讓學生掌握并熟悉一項技能,這是重要的教學任務。培智學校要以支持性就業理念為引導,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計劃,幫助培智學生順利獲取就業機會,并進一步了解培智學生在工作崗位的適應情況。培智學校的職業教育是一項需要耐心且長期性的工作,需要特殊學校的工作者堅持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