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利
(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市東泗鄉中心幼兒園 福建 龍海 363109)
1.1 幼兒園健康領域的概念。自《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健康領域在幼兒教育中的舉足輕重的地位以來,眾多學者從各個角度研究幼兒健康教育,從目前國內外研究綜述情況來看,我國研究者針對幼兒健康教育方面做出了以下界定,指出幼兒健康活動應當是以教師為引領,有目的、有意識、有計劃的主動性活動,以提高幼兒健康認知,改善幼兒健康態度,培養幼兒健康行為為主,進而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和活動,使得幼兒心理和身體方面的素質達到一定水平[1]。從外國研究方面考慮,發現外國研究者針對幼兒健康教育方面,研究起步早于我國,有諸多獨到性的見解,例如針對幼兒健康教育,應當設置以家庭與幼兒園方面雙方聯合的教育模式,同時納入社區教育等方式,打造三位一體的教育形式,而我國這方面仍舊存在諸多欠缺。從總體的研究情況來看,幼兒園健康領域教育的研究已經成為當下的熱點話題,必須要保證幼兒的健康成長才能為國家人才的培養打下良好基礎。
1.2 幼兒園健康活動的意義。幼兒園健康活動可分為身心狀況、動作發展、生活習慣和生活能力。符合幼小兒童的年齡特點,也覆蓋到人身心發展的各個方面,幼兒園健康活動均圍繞著這三個板塊展開,每一個板塊都能促進幼兒不同方面的發展與進步[2]。身心狀況不僅關注到幼兒的身體發育,也關注著他們的心靈。動作發展使兒童不斷邁向更高的臺階,實現著對自我的超越。
2.1 不重視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1947年,世界衛生組織憲章中指出:健康應當是身體和心理以及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良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指身體無疾病狀態。這也就反映了衡量幼兒健康方面,必須要從三方面考慮,既要考慮學生的身體健康素質,同時也要注意學生心理發展路程,培養孩子良好的社會適應狀態。在21世紀信息時代,社會在發生巨大的變化,這不僅影響了大人的生活觀念,同時也對兒童的生活方面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尤其是獨生子女、留守兒童、單親家庭這樣的孩子,由于家庭方面對孩子過度寵愛,導致孩子形成了心理發展障礙,養成了驕縱任性自制能力差,自控能力不足的毛病。
2.2 安全教育形式單調,缺乏活力。《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安全工作是學校教育的頭等大事。近些年來,在幼兒園屢次發生的安全事故讓安全教育在幼兒園變得更為重大。安全教育在幼兒園是較為薄弱的教育環節,在幼兒園的觀察中,教師對幼兒的安全教育也只停留在口頭說教的單調的教育方式。這樣的安全教育沒有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幼兒的學習特點是在游戲中學習和發展,他們是活潑的生命個體,對周圍的花花草草、擺設、裝飾等都有極強的好奇心想要去探索一二。所以想要限制幼兒的行為,不但不能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反而會弄巧成拙,使得幼兒反感這樣的教育方式,那樣的教育是沒有成效、缺乏活力的。
3.1 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培養身心健全兒童。幼兒期即是幼兒接受教育的初始階段,也是幼兒認識與接觸社會的開始,幼小的兒童沒有豐富的社會生活經驗,也不會處理與他人的矛盾,此外,幼兒的心理相對成人而言較為脆弱,有時大人的一句玩笑話本想逗逗他、嚇嚇他,他卻他卻當了真,并為此苦惱,若是得不到大人的幫助和疏導,他將陷入困境,影響其性格、心理的發展。若是幼兒的心理健康得不到重視,只顧發展智力,那么我們培養出來的兒童在成年后亦不能夠適應社會。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首先幼兒園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不能一味“重智輕德”;其次,教育部門要加大監督力度,嚴防幼兒園“小學化”;再次,家長應樹立正確的育兒觀,摒棄“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種給予幼兒極大壓力的錯誤教育觀。
3.3 根據當下教育需要,豐富安全教育內容。安全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要根據需要靈活變換。季節變化是幼兒生病最為頻繁的時期,可根據季節的特點選擇安全教育內容,如冬季天氣寒冷,幼兒稍不留神就會引發感冒、發燒,教師可因勢利導,教育幼兒多穿衣服、天氣冷不可一覺得熱便脫衣服,還要講究衛生,飯前洗手,上廁所后也要洗手,保持手的清潔,注意飲食安全,不吃不衛生、不安全的食物,不挑食、多吃新鮮的瓜果和蔬菜,還要多運動,強健體魄等。
在本研究的基礎上,希望更多的幼兒園能夠更加的關注健康領域建設,熟知幼兒園健康領域活動所存在的問題,實事求是根據本地的發展情況,結合先進的教育理念,組織內容豐富的健康領域活動,促進幼兒身心發展、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