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裕鋒 周鑫陽
摘 ?要:該文在簡述在線監測技術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過往變電站高壓設備在線監測系統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對現有試驗與診斷方法進行數字化改造,擬定安設全數字一體化智能監測單元,推動變電站在線監測系統的建設進程,以實現對變電站高壓設備絕緣性能多種狀態參數的動態化監測。實踐證明,該系統能明顯提升設備缺陷檢出的敏感度與有效性,加快高壓設備的安全運行進程。
關鍵詞:變電站;高壓設備;在線監測;系統設計
中圖分類號:TM63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隨著國內電網現代化建設進程的持續推進,我國電網企業陸續加強高壓設備在線監測工作。有調查資料表明,對于電力變壓器、互感器等高壓設備而言,絕緣失效是誘發設備故障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強對傳統試驗與診斷方法的調整、完善,是促進高壓設備運行狀態在線監測目標實現的基礎。該文在設計在線監測系統的過程中,以全數字智能監測單元為基礎,能精確、全面的監測高壓設備運行過程中的主要狀態指標。
1 在線監測技術發展
當下,在線監測已從監測單臺設備、單個屬性量發展至數臺、多類屬性量的監測,在網絡系統的支撐下采用分散式監測與集中化管理、診斷等形式,解決測量位點數目繁多、分布范圍寬廣、機監測與管理難度高等問題。針對變電站,尤其是設備類型繁多的變電站而言,其在運行過程中經常應用總線式數據傳導形式。采樣站建設通信電纜或光纖與上層系統間進行連接,能明顯減少信號電纜的投入量且成本低廉,但對戶外采集的抗干擾能力與運行可靠性提出較高要求。在“互聯網+”時代中,計算機設備耗用的成本減少,針對電力設備在線監測系統而言,其積極朝著分布式、多參數在線監測趨向發展,并呈現出設備早期故障的相關信息,把控運行設備緩緩變化的早期征兆。
2 傳統高壓設備在線監測系統設計存在的問題
過去,國內很多高壓設備在線監測系統的監測對象以變壓器鐵芯、CT及避雷器等為主,在具體應用過程中暴露出4個技術問題。1)介損檢測結果缺乏精確性、穩定性,重復性偏低。2)信號檢測、收集局部故障,例如傳感器、數據通信零部件效能喪失。3)抵御外界環境因素的能力偏低,環境溫度、濕度等客觀性因素會對檢測結果產生較明顯的影響。4)數據處理過程不完善,可能存在軟件遺失等情況。
3 高壓設備在線監測系統設計分析
3.1 設計原則
3.1.1 高端性
以現有功能先進的監測技術、網絡技術等為支撐,設計系統架構與功能,以確保完建后系統在較長時間內維持有效性,獲得最佳效益。
3.1.2 集成化
為解除傳統設備在線監測系統信息數據共享率偏低、運維難度較大等問題,建設標準化數據信息平臺,系統能實現對內部信息的統一、集成化管理,保證信息的互動性、共享性。
3.1.3 實用性
設計的監測系統一定要符合變電站生產的現實需求,保證數據分析結果的可參照性,進而為高壓設備運維方案的擬定提供可靠支撐。
3.1.4 可拓展性
對當下市面上在線監測裝置的多樣性進行分析,要盡量保證所設計的系統能迎合不同裝置接入的主觀需求。
3.2 系統架構
3.2.1 就地監測層
實質上就是在變電站現場適宜的位置安設各類狀態監測終端設備,進而能在線對電力設備運行狀態相關數據進行整體收集。
3.2.2 站內數據平臺
利用安裝在變電站內部的服務器、應用軟件等,達到動態化監測設備日運行狀態信息,暫時存儲與解析站內數據、數據互通與深度挖掘等作用。
3.3 技術特征
其技術特征主要包括4點。1)在一體化微處理技術的支撐下構建就地智能監測單元(FMU),其能保證變電站高壓設備運行過程中能承受強電磁干擾,微小信號測算處理的有效性,能全面、安穩的收集變電站現現場的信號源。2)利用分層分布式系統結構特點,確保FMU能依照變電站現場高壓設備的部署狀況就地安裝、就地進行數字化檢測,并以現場工業總線等為依托,保證信息的互通性,提升系統的拓展性。3)系統具備分析數據與診斷故障的功能,在向用戶反饋高壓設備運行狀態信息的同時,能對可能出現的故障做出預警提示。4)利用數據挖掘、信息整合等多種現代化技術,明顯提升了設備運行狀態評價與故障診斷結果的可靠性。
3.4 主要構成與功能
該次研究中選擇的目標監測對象是220 kV側及110 kV側高壓設備,主要分系統構成如下。
3.4.1 主變壓器的在線監測系統
3.4.1.1 鐵心監測單元
變電站現場共安置了3套功能完善的主變壓器貼心監測單元,其功能在于監測變壓器鐵心內接地電流的流通情況。
3.4.1.2 油色譜監測單元
該單元的設計是以強相色譜技術為基礎的,其能實現對變壓器內已發生溶解的多氣體成分進行在線監測,并依照預設周期在線檢測變壓器油內溶解的氫氣、一氧化碳、甲烷等氣體含量,并在專家系統的協助下較為精確的判斷系統是否存在潛在性障礙;能辨識故障類型,并依照事前設定好的報警值傳遞聲光報警信號。
3.4.2 局部放電超高頻在線監測單元
大量的研究表明,變壓器中局部放電形成的電磁波被超高頻傳感器接收后,能夠把放電信號轉換為電壓信號,繼而以同軸通信電纜為媒介傳輸至控制室信號調理單元,經調整后的放電信號被傳送到工業控制計算機中,進行數據采集、儲存等系列化處理,利用并行接口有效控制信號調理單元的運行狀態。
局部放電信號內含有大量的絕緣狀態信息,對局部放電信號進行檢測,能及時獲得變壓器絕緣材料老化信息,檢測出生產或安裝過程中存在的缺陷,明確絕緣故障類型與嚴重性,及時傳送出預警信息,保證檢修工作及時開展,將經濟損失降至最低水平。
3.4.3 容性設備的在線監測系統
主要監測的內容有互感器的介損、泄漏電流、電容量及避雷器的阻性電流等狀態屬性參數。
在理想的運行狀態下,避雷器的主要電流以容性電流為主,阻性電流占據的比例很小。如果材料變質或老化、避雷器受潮、內部絕緣零件結構磨損或表層結構嚴重污染時,容性電流指標通常不會產成較大波動,而阻性電流會明顯增加。因此,采用監測交流全電流及其對應的有功分量等指標,能夠較為全面地判斷出避雷器的絕緣狀態,進而為設備檢修工作的開展提供可靠依據。
3.4.4 斷路器的在線監測系統
監測的指標有三相電流、電壽命狀態及機械屬性等。利用觸頭累計損耗量模型,能實現對斷路器機械屬性與電壽命狀態的在線監測。斷路器設備的機械屬性有傳動機構和儲能電機狀態,前者監測的主要內容以分合閘磁鐵線圈的電流波形為主,后者的監測內容為日儲能頻次、單次儲能時間長等。利用在線監測系統監測斷路器運行狀態,能協助相關人員及時發現設備存在的機械故障隱患。
3.5 改造成果
對變電站高壓設備進行智能數字化改造后,斷路器運行故障發生率明顯降低,設備缺陷檢出敏感性與有效性同步提升,設備運行過程安穩性顯著提升。經周密性測算后發現,變電站現場每安設一套智能分析診斷系統,能減少檢修、維護資金98萬/年。
4 結語
對變電站高壓設備運行狀態監測系統進行數字化改造后,能更為全面地分析設備運行狀態、評估其性能指標。且數據管理系統的建設與使用,能在綜合數據平臺的支撐下,獲取設備運行狀態的有效信息,為檢修方案的擬定提供重要依據,協助變電站在運行期間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宋昆,陳存.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的新型在線監測系統設計和應用[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8,17(12):139-141.
[2]邊紅濤.特高壓變電站GIS設備SF6在線監測系統分析及應用[J].電工技術,2017,19(12):88,117.
[3]程丹,黃新波,朱永燦,等.變電站電容型設備在線監測系統設計與應用[J].廣東電力,2016,29(4):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