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嬋

[摘要] 目的 探析將護士分層管理這一新型護理模式應用于婦產科護理管理之中的臨床意義。方法 選擇2018年1—7月在該科室擔任護理工作的20名護士作為該次試驗的試驗樣本。該科室從2018年4月開始實施護士分層管理。①對比實施分層管理前后護士的綜合護理能力,自制問卷進行評價,包括基礎知識與操作技能兩個方面的評價。②根據該院的護理質量量表對實施分層管理前后的護理質量進行綜合評估,包括基礎護理、特一級護理、安全管理等方面。③采用該科室的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評估。結果 實施后,護士的基礎知識和實踐操作評分與實施之前對比,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分層管理之后,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為95.45%(105/110),實施之前,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是86.36%(95/110),實施之后的護理滿意度大于實施之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分層管理之后,護理質量評分是(90.52±5.62)分,實施之前,護理質量評分是(80.25±6.04)分,二者對比(P<0.05)。結論 將護士分層管理應用在婦產科之中,能夠促進護士護理能力和整體護理質量的改善,同時提高病患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 護士分層管理;護理質量;婦產科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9(b)-0039-02
近年來,社會和醫院以及患者對護理質量要求的不斷提升。婦產科是一個特殊的科室,具有急診患者多、患者的病情復雜、風險高等特點,對護理質量的要求更高[1]。婦產科急需合理配置護理人員,以實現護理質量的保障[2]。護士分層管理是一種比較新型、有效的人員配置方式,其根據護士的年齡、學歷、工作能力、職稱等信息進行分層,各層護理人員的職責和權利不同,實現環環相扣的護理過程[3]。該次試驗2018年1—7月20名護理人員選擇探析把護士分層管理這一新型護理模式應用于婦產科護理管理之中的臨床意義。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該科室擔任護理工作的20名護士作為該次試驗的試驗樣本。該科室從2018年4月開始實施護士分層管理。20名護士均為女性護士;職稱:初級護士8名,初級護師5名,主管護師6名,副主任護師1名;年齡20~38歲,平均年齡(28.62±2.07)歲;工作年限1~9年,平均工作年限(5.20±1.07)年;學歷:???2名,本科8名。同時,選擇婦產科110例患者,最高年齡32歲,最低20歲,平均年齡(25.6±1.1)歲。
1.2 ?方法
2018年4月份之前實施常規護理管理措施,未進行分組管理。2018年4月份之后實施護士分層管理。具體方法如下。制定婦產科護理的工作規范、工作流程、應急預案等制度,為護士工作質量的評估提供依據。根據護士的工作經驗、工作能力、學歷等,把護理工作人員劃分為4個級別。第一個級別(N1)由初級護士擔任,要求其熟悉基本的護理流程,掌握基礎的護理技能,具有一定的溝通交流技巧,在資深護士指導下能夠完成比較常規的護理。其職責是對病情比較輕的患者進行護理。第二個級別(N2)由初級護師擔任,要求其具有3年以上的工作經歷,具有全面的護理知識與技巧,可參與急危重癥患者的護理,并能夠擔任指導新護士的職責。該級別護士的職責是護理病情稍重的患者。第三個級別(N3)由主管護師擔任,要求其具有大于5年的工作資歷,具有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和技巧,能夠擔任疑難疾病患者的護理,可以獨立完成各項護理工作,了解護理行業的新方法。該級別護士的職責是解決低級護士在護理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并指導低級護士改進護理技巧。第四個級別(N4)由副主任護師擔任,要求其具有7年以上的工作資歷,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具有較強的組織與協調其他工作人員的能力,掌握先進的護理方法,能夠指導新護士或低級護士的教學工作,可參與護理質量的改進工作。該級別護士的職責是管理整個病區,協調工作人員的具體工作,解決護理過程中的困難,傾聽低級護士的反饋,及時對護理方法進行改進。
1.3 ?觀察指標
①實施分層管理前后,對比護士的綜合護理能力,自制問卷進行評價,包括基礎知識與操作技能兩個方面的評價,每個方面的滿分為50分,得分越高,代表能力越強。②根據該院的護理質量量表對實施分層管理前后的護理質量進行綜合評估,包括基礎護理、特一級護理、安全管理等方面,評分越高,代表護理質量越高。③采用該科室的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評估,滿分80分,得分在65分以上代表十分滿意,得分在45~65分代表滿意,得分小于45分代表不滿意。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學計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實施分層管理前后護士的護理能力對比結果
實施后,護士的基礎知識和實踐操作評分與實施之前對比,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實施分層管理前后護士的護理質量評分對比結果
實施分層管理之后,護理質量評分是(90.52±5.62)分,實施之前,護理質量評分是(80.25±6.04)分,二者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042,P=0.000<0.05)。
2.3 ?實施分層管理前后患者的滿意度對比
實施分層管理之后,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是95.45%(105/110),實施之前,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是86.36%(95/110),實施之后的護理滿意度大于實施之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婦產科是醫院中十分特殊的一個科室,其對護理人員的護理能力和整體護理質量的要求比較高,護理人員要具備過硬的護理能力,同時還要有一定的溝通技巧、應急處理能力,這樣才能保證整個科室的護理質量[4-5]。分層管理把護士分為4個等級,每個級別對成員的要求都不同,負責的護理內容也不同,高級別的護士擁有的能力更高,職責也更重,低級別的護士能力稍低,負責的護理內容相對簡單,這樣可以實現人員的最優化配置[6]。同時高級護士需要負責對低級護士的帶教,指導低級護士的護理工作,幫助低級護士不斷提高自身護理能力[7]。分層管理對不同能力的護士給予不同的職責,且高級別護士領導、幫助低級別護士完成護理,實現了護士自愿的優良配置,不僅可提高醫院護理的質量,還可以節約人力成本。該次試驗結果提示,實施后,護士的基礎知識和實踐操作評分與實施之前對比,明顯升高。實施分層管理之后,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是95.45%(105/110),實施之前,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是86.36%(95/110),實施之后的護理滿意度大于實施之前(P<0.05)。實施分層管理之后,護理質量評分是(90.52±5.62)分,實施之前,護理質量評分是(80.25±6.04)分,二者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把護士分層管理應用在婦產科之中,能夠促進護士護理能力和整體護理質量的改善,同時提高病患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愛平,王六平,胡潤珍.護士分層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6,30(12):1487-1489.
[2] ?郝冬梅.護士分層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18):109-110.
[3] ?陳秀.護士分層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家庭醫藥,2017(7):16-17.
[4] ?丁戈.婦產科護理管理中護士分層管理的實際應用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27):10-11,16.
[5] ?朱月華.分層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的質與量的綜合評估體系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23):3284-3287.
[6] ?陳紅梅,彭燕,張瑩.護士分層管理結合績效考核在婦科病房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9):81-82.
[7] ?戴麗娟.參與式分層管理在婦產科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2015,8(11中旬版):200.
(收稿日期:201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