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靜


[摘要] 目的 探討目標管理教學法對提高婦產科臨床護理帶教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1月在該院接受實習的學生66名,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學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3名,對照組學生采取傳統帶教法,觀察組學生采取目標管理教學法,對比兩組學生的學習成果。 結果 觀察組實習生的綜合成績、理論成績、技能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帶教水平、理論知識、責任心、操作能力、教學方式等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目標管理教學法對提高實習生的婦產科臨床護理帶教效果具有積極的作用,并在不斷實踐中完成對理論知識學習,最終轉化為自身的技能。值得推廣。
[關鍵詞] 目標管理教學法;婦產科臨床護理;帶教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9(b)-0139-02
目標管理教學法能夠實現對管理人員的管理,通過既定目標,實習生能夠實現自我控制,從而強化管理效果[1]。入選該院婦產科的學生,可以通過目標管理,使學生真正地掌握婦產科臨床護理過程中的基本技能[2]。目標管理還能夠利用自我控制意識很好地代替壓制性管理,使學生具備對自身學習情況的掌握,并通過對目標管理,掌握必備的專業技能。該文選取2018年1月在該院接受實習的學生66名進行了分組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婦產科實習的學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學生33名,對照組學生男性1名,女性32名,年齡18~23歲,平均(19.45±2.45)歲。觀察組男性1名,女性32名;年齡17~22歲,平均(19.12±2.13)歲。并通過婦產科科室教師18名,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且兩組實習生的性別、文化程度、年齡對比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有效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的33名學生采取傳統的教學法,教師布置教學任務,并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組織學生進行臨床護理工作,并定期進行考核護理技能,并組織小結,彌補自身在日常護理工作中出現的缺點,形成良好互動。觀察組采取目標管理教學法進行教學工作,具體措施如下:①教學目標的設置:根據學生的素質、學習態度、工作責任心等相關信息,制定出符合學自身的目標建設,并在第1周的帶教中,要求學生掌握婦產科的一般護理工作,并在帶教老師的教授下學會會陰沖洗、乳房按摩等基本技能和一般知識。第2周則需要學生能夠獨立完成對患者術中、術后的觀察護理工作,在老師的指導下對胎兒進行監測,了解宮內情況,產程、新生兒護理等,第3周則要求學生能夠熟悉孕婦妊娠期的護理,并能夠掌握高危產婦的護理技巧。②設置理論目標:學生掌握常規護理理論知識,通過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的護理工作能力。③過程實施:實習生在進入工作崗位后需要進行崗前培訓,需要帶教組長幫助學生熟悉病區環境、科室醫護人員、規章制度、操作技巧,以及實習期需要將理論和實踐進行有機結合。④輪流講課:帶教組長利用周末時間組織實習生進行輪流講課,并集中的提問,內容包括實習期間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教師也要及時補充護生沒有涉及的關鍵知識點,從而加深實習生的印象,提升護生的技能等級。
1.3 ?觀察指標
①對兩組實習生進行成績考核,內容有綜合成績、理論、技能。綜合成績滿分為90分,理論測試、技能測試等各100分。
②利用醫院自制的帶教質量調查表,進行涉及帶教水平、理論知識、責任心等各個方面,每項總分為100分,整理兩組學生的成績。
1.4 ?統計方法
將實習生資料整理、歸納,使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實施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實習生成績考核情況
觀察組實習生的綜合成績、理論成績、技能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學生帶教質量調查結果
觀察組的帶教水平、理論知識、責任心、操作能力、教學方式等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婦產科實習生的實習過程,采用的是指導大綱帶教學習模式,憑借帶教老師自身的臨床經驗進行指導,且婦產科臨床風險較大,實習生很少有機會參與到操作環節,使實習生理論知識和護理技能得不到鍛煉,無法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這就給日常帶教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弊端[3]。而目標管理帶教法的應用,結束了傳統單一的理論學習體系,將現代教育理論和實踐學習進行有機的結合,使實習生能夠掌握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4]。從學習態度、職業道德以及責任心方面給予正確引導和強化,并結合實習生的基本學習情況,制定周教學目標安排,如一般護理技能的學習和掌握,將會陰沖洗、乳房按摩、病情監測、術后監督、妊娠期孕婦護理、高危產房的護理工作等作為階段性教學目標,從而提升實習生的實際通用技能,并在帶教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提升自身的護理技能[5]。并設置護理理論基礎培訓目標,在進入工作崗位護理后需要進行必要的崗前培訓工作,需要帶領學生熟悉病區環境,以及科室的醫務人員,規章制度、操作技巧,在實習階段,需要注重理論聯系實踐,使其能夠將理論和實踐進行有機的融合,并嘗試組織實習生進行輪流講課,使其能夠在具體場景中進行正確的護理操作,用快速的手法完成初步處理工作,并進行集中提問,內容包括實習期間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教師也要及時補充實習生沒有涉及的關鍵知識點,提高實習生對技能的熟練程度。使其能夠牢固的掌握護理知識和基本技能,該次研究中,觀察組各個方面都得到的一個相對較高的分數,說明了采取目標管理教學法能夠有效提高實習生的學習效果,幫助其更好地完成對護理知識和技能的掌握[6]。其中觀察組實習生的綜合成績、理論成績、技能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帶教水平、理論知識、責任心、操作能力、教學方式等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和吳敏等人[7]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目標管理教學法對提高實習生的婦產科臨床護理帶教效果具有積極的作用,能夠提高實習生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并在不斷實踐中完成對理論知識學習,最終轉化為自身的技能。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吳暉.目標管理教學法對提高婦產科臨床護理帶教效果的作用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15):1980-1981.
[2] ?樓呈平.目標管理教學法在實習生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8,25(4):134,143.
[3] ?季慶華,范秀麗.探討目標管理教學法在婦產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8,25(5):132,134.
[4] ?胡健女.目標管理教學法在護生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7,5(6):98.
[5] ?張敏,金美萍,程小桃.探討目標管理教學法在婦產科醫生帶教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4(8):116-117.
[6] ?曹利鳳.目標管理教學法在產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19):79-80.
[7] ?吳敏,徐永素.目標管理教學法在臨床帶教中應用與臨床意義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6):1163.
(收稿日期:2019-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