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軍
(東莞市金澤置業投資有限公司,廣東 東莞 523000)
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加強建設工程成本管理是獲取競爭優勢,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的根本途徑。企業應轉變成本管理理念,注重科學技術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而BIM 技術的引入就是當前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創新與優化的重要思路。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技術是一種應用于工程設計、建造、管理的數據化工具。在現代建筑工程項目實施中,專業人員可以利用技術手段對建筑數據進行整合,并形成建筑模型,以支持項目的策劃、運行與維護。
成本管理是建筑工程項目實施的主要內容,而BIM 技術的應用在成本管理中能夠發揮以下優勢:
1) 提供了可視化項目實施信息,在現代建筑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BIM 技術能夠將原本抽象單調的數據信息,形成可視化模型,從繪制圖紙到成本核算,呈現出立體化的視覺效果,從而在工程項目實施中形成了良好的互動與反饋,這不僅能夠從細節上展示成本管理中的問題,還能夠從整體上協調各環節在成本管理中的責任,從而提高成本規劃與分析效果;
2) 促進了不同責任主體之間的相互協調,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施工單位、業主以及設計單位都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在傳統的成本控制中,各責任主體之間缺乏統一的成本管理標準,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容易產生矛盾與糾紛,而在BIM 技術的應用中,建筑信息模型能夠對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細節加以呈現;
3) 優化了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過程,建筑工程項目從設計、施工、運營到竣工是一個不斷優化的過程,由于建筑業的特殊性,這一過程具有不可逆的特點,因此一旦成本控制失效,就會對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針對此,BIM 技術的應用則利用立體模型對工程成本管理過程進行預設,并通過數據分析對成本管理過程進行不斷優化,以形成最佳方案,進而提高成本管理效果。
在建筑工程前期成本管理中,招標方會通過設計施工圖紙,對成本進行規劃,而投標方則根據市場價格對工程項目成本規模做出預測與判斷,并做出是否承接項目的決策。在傳統的成本規劃過程中,由于數據信息不完善,更多的是依賴專業技術人員的分析與預測,而一旦出現預測失誤,成本大大超出預算,則會對投標企業帶來巨大損失。但是現在BIM 技術的應用,則打破了人力分析的局限,技術人員利用信息技術對招標企業提供的信息進行整合與分析,形成快速而準確的預測,并盡量所見預測成本與實際成本之間的誤差,提高成本規劃效果。
企業中標后,需要根據建筑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可能形成的人力、原材料、機械設備等成本進行詳細分析,以作為成本管理的依據。BIM 技術在應用中,一方面能夠從工程項目整體著眼,對比數據庫中相關項目,對人力、原材料、機械設備能夠產生的成本進行控制;另一方面則針對成本管理的主要項目,形成數據量,并兼顧建筑工程實施過程,對工程的施工成本進行合理控制,以形成相對完善的成本管理方案,體現信息化成本管理優勢。
建筑工程施工過程是成本管理的重點和難點。BIM 技術在信息數據整合與利用方面的優勢,為建筑工程施工過程形成了嚴格的監督與控制,并構建了嚴密的現場管理體系,有效彌補了施工過程中成本控制漏洞,提高了成本管理效果,例如項目管理人員,可以利用BIM 技術對材料的采購與利用進行合理控制,量入為出,避免材料采購成本超出預算,同時也能夠對現場材料的走向形成監督數據,從而確保材料的合理利用,提高現場成本控制效果。
在建筑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企業應根據施工預算節點對成本進行核算,但是在這一過程中,由于時間跨度較大,難以對工程實施中的成本信息進行全面控制,難以真實把握工程建筑中成本與收益的比例。針對此,BIM 技術的應用則能夠利用數據完成對不同時間階段的分析與核算,準確核算分項單價、合同、計劃與實際施工的消耗量,從而對項目運行的成本與收益分析提供依據,輔助項目管理者完成盈虧分析。
在建筑工程竣工階段,項目管理者需要對工程量進行核對,并對工程造價進行核算,在這一過程中需要處理的信息數據龐雜,人工核算很容易出現錯誤。因此,BIM 技術的引入可以依據工程項目的實際圖紙,進行參數調整,并形成可視化的建筑模型,在模型中填充工程量數據、工程進度、成本信息等信息,以供管理者進行竣工結算,從而有效控制工程建筑成本。
綜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BIM 技術具有明顯的實踐優勢,因此,企業應結合建筑工程施工環節,將BIM 技術融入到成本控制的全過程,以完善工程項目規劃,優化成本核算與竣工結算,進而提高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