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學
(肇東市澇洲灌區管理站,黑龍江 綏化 151107)
在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技術的應用過程中,應明確其應用價值,同時應充分提高技術的應用效率,確保技術的應用,提高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
第一,施工現場情況復雜。水利水電工程多數需要修建水庫、湖泊等水流充足的區域,借助湍急的水流進行電力獲取。每個施工環境都需要根據條件進行任務分配,比如:哪種程度的地基能滿足后續的結構穩定和安全使用要求;第二,施工范圍廣泛。作為一項方便民生的天然電力獲取工程,其涉及范圍廣,工程量大,工期長,所以在施工階段,需要處理的基礎工作較多。比如:大型水電站、大壩、近水建筑、泄水建筑等基礎工程;第三,技術升級速度較快。為了實現現代化,也為了確保在短時間內完成預期的施工任務,技術的不斷革新以及材料的更新換代,都對工程進度起著決定性的影響;第四,工程細節嚴謹。大型的水利水電工程需要注重細節化,小的差錯將對整體的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不容忽視。
1) 不同類地質條件的影響,①巖石類地質缺陷條件的影響,由于地殼本身在形成過程中的因素,巖石結構在形成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現溶洞、斷層、節理、裂隙、破碎帶、軟弱夾層、以及軟弱的結構面等不良的地質條件,導致基礎承載力下降,抗滑穩定性及安全系數下降,大量的節理裂隙嚴重的消弱了巖體的強度,降低了巖體的彈性模量,在外力作用下產生變形,出現滲漏,基礎滑移,沉降,傾斜等現象,嚴重影響水利工程的安全運行;②軟土及砂類土基礎的影響,由于軟土類基礎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透水性差、壓縮性高、抗剪強度低、具有觸變性、流變性。在承受強荷載作用后,孔隙水壓力就會變高,地基的壓實擠密固結性能受到嚴重影響。一般情況下,軟土會表現出軟塑與流塑之間的狀態,在外界條件改變時,其抗剪的功能會越來越弱。抗壓強度低,土質的分布不均勻,不能滿足建筑物的承載力要求,嚴重影響建筑物的安全性。砂類土基礎的特性是地基的穩定形差,飽水的疏松砂土、級配不良的細砂及粉細砂在震動荷載或水動壓力和其它外力的作用下液化現象嚴重,不可避免的出現基礎沉降,嚴重影響工程結構的穩定性和正常運行;2) 自然災害的影響、氣候環境的變化也會對地基造成負面的影響,地震、山體滑坡、惡劣天氣等不可抗力對地基造成的損害是巨大的,基于此特點,想要延長的地基的使用壽命和確保安全使用功能,就必須建立一個足夠穩定的基礎和采取一系列的抗災措施,以此來保障在面對自然災害時能夠有較好的抵抗力。
水利水電工程比較特殊,通常在人煙較少或靠近水域的位置,這樣做的目的有幾個優點,一方面可以減少對周圍居住環境造成的影響,另一方面可以為農田進行灌溉,提高農作物的產量。為盡可能減少施工進程緩慢問題,也隨著施工技術的不斷升級,錨體技術在關鍵時刻的出現,成功的拯救了整項工程的大量問題,為工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提供了堅實的保障。錨體技術的細節為:將需要受力的桿件固定在比較堅硬的位置,如巖石、硬土等區域,然后將需要牽拉的另一端與建筑物相連,對建筑物起到良好的穩固作用。這種方法有效的提高了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物的抗震性和抗風能力,且能夠有效對基礎部分的承載能力進行提升,是解決穩定和牢固性的有效辦法。
對于水利水電施工的質量提升,就需要對水泥進行合理的技術加固,一般情況下,在對此技術進行利用的同時,需要重視水泥型號的選擇,要與施工環境緊密結合起來,還要注重張力和強度的控制,在進行正式使用的前期,還需要加強試驗,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充分保證水泥的質量。要充分重視水泥的穩固性,就要加強對灌漿操作的重視力度,要對土壤的具體參數進行合理的分析,并以此為基礎,結合實際的施工標準,加強對適宜參數的正確選擇,從而進一步保證水泥的強度,這樣可以有效滿足工程的需要,提高施工質量。
一般來說,在砂泥層中應當按照一定的深度和尺度對水泥漿進行合理的控制,然后進行壓入,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充分降低水土流失現象發生的概率,所以,在進行水利水電工程基礎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對水泥的用量進行合理的控制,要進一步提高水泥的穩定性和強度。在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中,都具有一定的施工制度,對于制度要嚴格執行,加強工作人員對制度的遵守程度,所以,在進行水泥的灌漿工作中,就要嚴格按照工程施工的標準和規范,加強對相關參數的控制,進行標準化施工,要充分保證在具體施工過程中的數據合理性和準確性,最大化提高標準化施工的力度,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強人員和企業之間的緊密協調,發揮最大的價值。
水利水電工程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基于這一特殊的性質,必須要高標準的做好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要想保證每一個水利水電工程能夠安全穩定的運行,就需要保障其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出現事故。從各方面處理,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案,做好整個水利水電工程基礎的設計、施工,確保整個基礎的安全性和牢固性,保證每一步施工和處理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