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成志 戴琮輝
(聊城市魯銘建筑檢測有限公司,山東 聊城 252000)
一項建筑工程項目在施工建設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建筑材料往往具有數量大、種類多、型號不一等特征,建筑材料是進行工程建設的基礎,施工人員的施工技術和工藝以及各個施工環節都是緊緊圍繞著建筑材料的使用這個中心來展開的,因此只有做好對材料質量的控制工作,才能探討施工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當前在進行建筑材料質量檢測工作的過程中,普遍存在著缺乏完善的材料檢測質量控制制度的問題。造成這種問題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建筑工程的建設管理單位忽視材料質量檢驗工作,對于購進的各類工程材料只是單純的進行數量和成本價格上的控制,而對于材料的質量問題則疏于監管,沒有建立一套完備的、嚴格的材料質量檢測流程和質量管控標準。
在進行建筑材料質量檢測的過程中還經常存在著檢測結果不夠準確的問題,影響材料檢測質量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在材料的送檢環節,由于建筑單位缺乏完備的材料質量檢驗管理體系,在對需要使用的材料進行送檢時不能保證送檢材料與實際購進的材料具有一致性,而檢測單位屬于第三方機構,只負責對樣品的質量進行檢驗,而不能保證施工過程中使用到的材料全部合格。二是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周期長,再加上缺乏完善的材料管理舉措,導致很多長期堆放的材料出現了使用性能下降的問題,這也就導致一些材料雖然在購進時顯示質量檢驗合格,但是卻忽視了對材料質量檢測的長效性。
要提升建筑材料檢測質量控制管理水平,建筑單位就必須建立健全相關的材料檢測質量管理體系。首先,建筑單位必須要認識到材料質量檢測的重要性,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細化建筑材料質量檢測管理標準,建筑單位、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在材料質量管控中都應當肩負起自身的責任,建筑單位要做好與檢驗檢測機構的配合,成立專門的材料質量檢驗監督管理小組,一旦發生材料質量問題要進行嚴肅的追責。其次,建筑材料檢測質量管理體系中還必須要明確材料質量檢測的一系列流程,一定要做到先檢驗再進場,嚴格的根據送檢材料樣品的檢驗結果來進行材料的選購,堅決杜絕材料進場后再執行質量檢驗的情況。
要想提高建筑材料質量檢測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就必須要實現規范化的材料質量檢測。首先在明確建筑材料檢測質量流程和標準的前提下,要盡可能的實現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進行現場取樣工作,這就要求建筑單位必須要加強與檢驗檢測機構的協調與配合,檢驗檢測機構要派出專業的取樣人員對需要進行檢測的各類材料分批次、分類型的進行現場抽樣,同時工程監理人員要承擔起監督和管理的責任,配合取樣人員的現場工作,做好樣品送檢記錄,并且在進行實驗室檢驗的過程中工程監理人員也應當進行檢驗過程的認證,還要在所出具的材料質量檢驗報告上簽字,這樣一旦后續發生相關的材料質量問題,方便進行追責和責任認定。其次,要想實現更加規范化的材料質量檢驗,還必須要從原材料和加工材料這兩大方面來進行質量管控,一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需要購進大量的原材料,比如沙子、石灰水泥、鋼筋等,建筑單位要對這類原材料在進場之前執行嚴格的質量檢驗,比如對沙子、水泥等材料中的雜質含量,對鋼筋伸拉性能等進行反復的檢驗,之后才可以與相關的供應商談大批量的訂購合同。二是上述原材料往往都要經過二次加工才可以用于建筑施工,比如要制成混凝土和各類鋼筋焊接制品,這就需要對這些加工材料進行二次質量檢驗,重點檢查混凝土的攪拌比例是否合格,通過取樣研究混凝土成品的堅固性和穩定性,對于鋼筋焊接品,也要出具相應的樣品,經過嚴格的拉伸實驗對于焊接工藝以及形狀、性能等進行檢驗,以便確定后續焊接品的標準。
建筑工程項目還必須要加強施工過程中的材料質量檢驗控制,也就是說建設單位要制定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對于堆放在施工現場的各類材料必須要做好防潮、防風、防曬等工作,以免影響施工材料的質量。同時必須要建立長效性的材料質量檢測機制,根據施工周期的長短,分階段的組織材料質量檢測工作,對于在堆放過程中產生質量問題的建筑材料要及時進行更換,為避免這一問題建筑單位還可以少量多次的進行材料購進,注意對每一批次產品的都要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測。
綜上所述,要做好建筑材料檢測質量控制工作,就必須完善制度管理,對檢測過程以及檢測內容進行規范,強化施工過程中的材料質量控制,從而為工程項目的建設質量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