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煒東
福建福清核電有限公司 福建福清 350300
隨著我國工業4.0時代的到來與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工業用電和生活用電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就核電廠運營而言,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核電生產任務變得愈趨繁重,為及時滿足用戶用電需求應及時做好產品配套設施,核電廠在生產管理過程中不僅需要快速適應變化的市場需求,更要注重加強對成本的管控,將生產經營計劃管理工作置于首位,并以提升核電廠的市場競爭力作為最終目標。
全面風險管理貫穿了核電項目的可行性研究以及設計、建造和調試階段,覆蓋了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其工作重點在于對可能影響到項目推進、建設和竣工使用的所有不確定因素進行風險研究、評估和過程控制。全面風險管理需要顧及到核電項目包括質量、進度、技術、科研等所有方面的不確定因素,并針對相關的問題進行全方位的風險應對方案。在方案確定落實的過程中,還需要在內部建立相對應的風險管理體系,針對核電項目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包括環境體系、流程體系、方法體系、目標體系四個方面[1]。
風險評估是風險管理中明確問題的階段,包括風險識別和風險分析。風險識別的第一步是收集有關風險事件的資料,風險事件必須加以檢查及鑒定;風險分析是一個系統的過程,用以估計已識別風險事件所包含的風險水平,包括對風險發生原因的分析,此風險與其他風險管理的分析以及對已鑒定風險的檢查,同時將風險的影響表達出來。①生產計劃工作風險識別。風險識別就是將所有潛在的風險事件識別出來,包括工業安全風險、輻射防護風險、動火風險、試驗風險、維修風險、運行風險、核安全風險、環境風險等潛在風險事件。計劃工程師應根據以往類似項目或其他來源的歷史信息與知識編制風險識別核對單,指導計劃協調組成員從風險因素的角度按順序對該項工作的風險識別信息進行審查,確定工作負責人已完成了所有風險類別的識別。風險識別審查樣表。②生產計劃工作風險分析。首先要對已鑒定的風險進行詳細研究,目的是通過收集與風險事件有關的信息去判斷該事件的發生概率,如該事件發生,還需判斷其影響有多大。風險分析所需資料來源:計劃及相關文件的分析;與類似系統所做的比較;經驗;模擬分析等[2]。
評估方法是風險評估思路的重要體現。但是評估方法各式各樣,較為常見的主要有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兩類,在對風險進行具體評估過程中,通常將這兩類方法進行結合使用。風險評估的成果通常有風險列表、風險圖譜、重大風險模型以及風險事件案例庫等。若規劃工作沒有完成,風險辨識的開端則是從目標出發識別風險和業務部門的職能,從而確保風險不遺漏。在風險分析階段,需增加對風險屬性和關鍵因素的分析[3]。在風險評價階段,需加強對管理改進的迫切性評價,此階段正處在流程的再造時期,有許多基礎工作都在開展過程中,所以,在影響度和可能性兩個維度中,需增加改進的迫切性,利于后續的管控和合理分配資源。
生產計劃部門應探索并創建生產計劃工作風險管理流程,依據流程定期組織各專業協調工程師召開風險項目審查會。風險審查會應對未來24周計劃工作中存在較大風險(運行、維修、輻射防護等)的項目進行綜合審查,并確定開展的工作,如重新進行風險評估、預防措施落實情況確認、重大風險項目匯報等[4]。計劃工程師應充分調動各專業協調工程師參與風險項目問題的討論,記錄各專業協調工程師反饋信息的要點,就重要內容進行信息確認,并綜合各專業意見確定工作的主要風險類別、等級及預防措施,確定行動項和行動責任人,要求行動責任人對行動項中的待定信息進行確認并反饋。行動項信息反饋內容將作為下一次風險審查會討論事項進行跟蹤記錄。計劃工程師應密切跟蹤各行動項進展及落實情況,并根據各專業反饋信息,更新風險項目數據庫以便于各專業班組人員進行信息查詢。對于已識別出來的重/特大風險項目,計劃協調組成員應根據維修項目等級、維修內容及所需運行操作或隔離要求確定風險項目清單。根據清單中已識別風險信息對風險進行評價分析,確定風險等級并制定風險預防措施。對重要的復雜工作,計劃工程師應牽頭組織工作執行及其他相關部門編制標準化檢修流程,檢修流程中應包括各維修關鍵節點風險信息及相關預防措施,檢修流程應經各專業部門技術和安全人員認可后,報主管領導簽字同意并按流程開展現場工作[5]。
綜上所述,就目前核電廠運作發展過程來看,其管理辦法種類繁多,但就長遠發展來看,核電廠生產計劃和成本計劃一體化是必然的趨勢,因此,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相關管理人員需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對過往經驗進行不斷的總結,并加以改進,轉變和創新管理思路及方式,對現有生產計劃管理機制加以改進和完善,善于借助科學技術構建和諧核電廠,使其保有市場競爭力,并促進其不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