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娟
山東省汶上縣劉樓鎮政府 山東濟寧 272505
正如圖書館理論家謝拉所言:“服務是圖書館的基本宗旨。”圖書館主要承擔著社會知識信息集散地的職能,在其運行過程中,需要通過開展知識管理工作,豐富自身知識資源,并為讀者提供良好的知識信息獲取服務。特別是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圖書館只有不斷提升知識管理水平、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才能滿足讀者需求,獲得更好發展。
基于圖書館辦公室管理工作的范圍,綜合性特征是它最基本的特點。在圖書館運用的過程中,辦公室需要通過多種途徑或措施去協助相關領導開展圖書館管理工作,以此來保證圖書館各項活動的穩定開展。相較于館內其他部門的管理工作,圖書館辦公室的工作主要是側重于圖書館整體運營當中,其涉及的業務范圍較廣,不僅協調各個部門的管理,同時還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具有較強的綜合性。
在圖書館的日常事務中,協調各個部門之間的工作是辦公室經常處理的事物。在圖書館運營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個人與部門、部門之間、領導與群眾之間的矛盾,當發生各種問題和矛盾時,就需要辦公室進行協調處理。基于其處在的特殊位置,可以說辦公室是圖書館順利運行的紐帶[1]。
圖書館本身就是一個服務性的機構,而作為圖書館的核心,辦公室就需要將服務的宗旨貫徹到各個方面當中去。服務于領導時,要在領導制定計劃和下達相關決策時提供詳細且準確的數據信息;服務于其他部門時,需要做好相關的后勤保障工作,保證其它各部門的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在服務讀者時,要做好各種信息資源的準備工作,將耐心和熱情用于大眾讀者當中。
在大數據背景下,鄉鎮圖書館原有的管理體系結構已經不能滿足其基本發展需求,因此必須對鄉鎮圖書館的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只有改革創新才能使其適應社會發展,讓其在社會中更具有競爭力。對于傳統模式下的鄉鎮圖書館而言,在過去僅是單純地為了滿足讀者的看書需求,在一定區域范圍內最大限度地滿足圖書館內包括每一本書均有讀者[2]。但站在現實的角度來觀察,可知這種想法不現實,不符合社會發展的基本趨勢。因此,改變鄉鎮圖書館的管理體制成為目前重要的工作之一,在此過程中需要進一步結合社會基本現狀及鄉鎮圖書館的基本需求,制訂科學合理的管理計劃,確定管理體系結構的整體目標。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有針對性地服務每個人,讓社會中有需求的群體在鄉鎮圖書館中獲取自己的答案。健全體制的標志就是各個部門之間能夠實現資源共享,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管理一體化,也應該利用先進的技術,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來為圖書館服務,從而更好地服務讀者。只有制定符合圖書館發展的管理體制,每個人都遵從,圖書館才會發展得更好,會創造出新的輝煌。創新鄉鎮圖書館的管理體制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要求相關部門之間建立資源共享機制,從而通過大數據技術來有效實現管理一體化。
為了充分支持讀者的知識創新活動,在圖書館管理創新過程中,應致力于向讀者提供更多的服務方式,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需求。知識創新是知識管理的最終目標,包括論文、期刊、專注、評論等知識創新成果的產出,都是知識創新的具體實現方式。在圖書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應關注于讀者的創新目標和服務需求,除了提供知識資源服務外,還可以借助于知識平臺,為讀者提供專家指導等形式的服務,充分發揮隱性知識資源的價值。圖書館可以通過組建研究團隊、外聘研究員、通過網絡與各領域專家開展合作等方式,利用存在于學術專家腦中的知識資源為讀者提供服務。此外,圖書館還應為讀者提供參與式閱讀服務,鼓勵讀者積極發表書評或學習心得,作為一種新的知識資源進行分享。在更加多樣的服務供給模式下,讀者更容易受到啟發,產生知識創新靈感。
在圖書館管理服務模式創新過程中,需要同時改善軟硬件支撐條件。圖書館應積極建設智能化服務平臺,通過更新軟硬件設施,提高管理服務技術水平,在一體化信息平臺下,實現資源高度共享,更加高效地開展知識管理活動。其中,智能化設備應通過提高知識檢索效率、處理效率及展示能力,方便用戶對知識資源的獲取和利用。圖書館應適度參考優秀大學圖書館的服務經驗,如新加坡大學圖書館基于射頻識別系統建立24h圖書館自助服務系統,為用戶提供3D定位圖示指引服務和自助借書、還書服務等,過程方便快捷,可以有效節省讀者的知識獲取時間成本[3]。同時通過采用二維碼識別技術,也可以保證圖書館資源的安全性。國內上海交大圖書館通過在主館中設計Pad大屏,支持用戶通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與大屏互動,高效地完成館藏資源瀏覽、資源借閱等活動,也具有較高的智能化水平。
綜上所述,基于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管理創新活動,可以推動圖書館管理服務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圍繞知識存儲、共享、學習和創新更各個環節,采取有效的創新策略,搭建智能化服務平臺,營造良好人文氛圍,充分滿足讀者知識獲取資源,并為其知識創新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