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青鵬
大連建筑設計研究所有限公司 遼寧大連 116000
當前全球氣候變暖所導致的森林山火災害頻發,冰川融化全球海平面上漲,動植物生存環境遭到破壞、瀕臨滅絕,為了降低建筑工程建設過程與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量,設計單位及設計師應當合理應用自身專業技術,使用清潔、可循環利用的能源,優化建筑結構設計、門窗設計和采暖通風設計等環節,一方面為民用建筑使用者提供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另一方面要打造節能、低碳的綠色建筑項目,為城市的健康、和諧發展做出貢獻。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長,各地城鎮的現代化建設速度加快,民用建筑工程項目的數量不斷增多,使用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土地、水電等資源。為了兌現我國減少碳排放的承諾,為了創建和諧、宜居、健康的城鎮生活空間,為了避免民用建設與開發對周邊環境的污染與破壞,設計人員應在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方案中尋找并利用清潔的能源、可循環利用的建筑材料,遵守國家提出的生態平衡、環境保護發展原則,利用雨水、風力和陽光等自然清潔、可持續能源,實現穩定健康的發展目標[1]。
民用建筑在結構設計方面應當高效、合理利用清潔能源、自然資源,最大限度降低對電能、煤炭的使用,設計照明系統時應注意降低電能的消耗。設計人員在民用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應注意避免對周邊自然環境的污染,防止對周邊居民生活的干擾,科學規劃與利用建設用地,避開人口密集的高層建筑區域,同時注意建筑間距、建筑高度對通風、采光等方面的影響。設計單位及其設計人員應做到從實際情況出發,因地制宜實施建筑規劃,結合施工現場周邊環境、地理位置、地質水文條件、氣候溫度特點,優化民用建筑的設計方案。為了保證民用建筑工程項目中的所有建筑通風良好,應采用門對門的設計方式,將矮層建筑建筑放在迎風面的最前面,高層建筑放在最后,以避免高層建筑阻擋矮層建筑的通風。
目前民用建筑工程項目中可以利用的可再生、清潔能源包括:太陽能、水能和風能[2]。其中,太陽能的應用范圍最廣,普遍適用率較高,被適用于太陽能熱水器加熱、建筑供電等項目上,一方面具有可循環、可再生、環保綠色的優勢,另一方面減低了對周邊環境的碳排放及其他污染,降低了電能的使用與消耗,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市供電緊張的問題,同時改善了人們的居住、生活環境,優化了民用建筑的能源消耗比重。作為設計單位及設計師應支持對太陽能、水能和風能的開發與利用,鼓勵科學技術創新,為國家實現可持續、和諧發展目標做出應有貢獻。
在民用建筑工程項目的設計中,設計單位及設計人員應注意選擇成本造價合理、綠色節能、清潔環保的建筑材料,以滿足民用建筑使用者對居住環境健康、舒適、安全的要求,也提高民用建筑工程的綠色節能性能。舉例說明,民用建筑工程的如果規劃選址在四季分明、氣候溫度變化較大的地理環境中,設計人員應優先選擇隔熱、保溫性能高的建筑外圍材料,以降低室外天氣變化、溫度變化對室內環境的影響,達到節能保溫的設計效果;比如,我國北方地區夏天炎熱、冬季寒冷,考慮到居民在夏天的降溫防暑需求,設計人員應使用低輻射、隔熱性能良好的玻璃材料,以避免夏季室外溫度過高、太陽輻射強烈對室內溫度的影響。
對于建筑設計而言,照明系統是非常重要的,讓生活環境變得更加明亮。照明系統需要消耗電力資源,所以要進行節能設計,首先要合理布置電源。很多人喜歡在家里面設置多個電源,其實這是沒有必要的,會造成資源浪費。遵循節能設計原則,根據空間大小來設置電源,確保滿足照明需求。其次選用智能化照明系統。依據外部光照的強度實現自行調節,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體現出節能的優勢。最后要運用太陽光照。在白天的時候,太陽光是比較充足的,所以要減少燈光使用,打開窗讓太陽光照進來,室內就會變得明亮[3]。要對照明系統合理設計,結合太陽光來使用,可以減少對電力的消耗。
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非常少,而且水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所以實施節能設計事關重大。浪費水是人們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例如淘米、洗菜的水會直接倒掉,節能意識不強。為了提高資源利用率,在民用建筑中設置污水回收系統,對生活中的廢水二次利用,確保水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很多人會日夜開著空調,對能源消耗是非常大的,為了達到節能效果,在室外溫度比較適宜的時候,室內沒有必要開空調,采用自然通風的方式就可以了[4]。提升建筑物智能化程度,抑制室內產生的熱量,避免室外熱量進入到室內,溫度會更加適宜。在日常生活中,每時每刻都在消耗能源,因此要增強節能意識,對建筑物各個部分進行節能設計,才能減少能源消耗,讓節能效果落實下去。
綜上所述,在我國的現代化城市建設發展過程中,設計人員應樹立節能環保、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與目標,研究并優先使用綠色、節能、清潔、可再生的能源及建筑原材料,優化對建筑結構、能源、材料、照明、暖通系統的設計方案,提高自身專業能力,打造健康、綠色的建筑工程項目,為國家和社會健康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