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偉文
上海華濱投資有限公司 上海 200126
建筑工程項目招標工作,是基于市場經濟競爭體制下,運用技術經濟評定方法來開展的一種交易活動。具體由招標人制定招標文件,并邀請投標人參與競標活動,并從中選擇適合的中標人。建筑工程項目招標是一種能夠實現投資效益最大化的經濟交易。因此在建筑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重視招標管理,特別是要做好招標過程中的風險管理工作,對招標結果具有直接影響。
規范性和法律性是建筑工程項目招標最為主要的特征,在實際招標工作中,要求在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根據相關規范標準來開展具體的項目招標。而且為了保證建筑工程招標工作的順利開展,還需要針對招標每個環節制定具體的流程和標準,進一步促進招標流程的規范,保證項目招標工作的順利進行。
公開性和正當性是建筑工程項目招標工作的又一特征。建筑工程項目招標工作與投資收益息息相關,因此要求招標工作要具有公開性和正當性,在具體招標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及時對招標對象、招標程序和招標結果進行公布,使投標人能夠熟悉招標流程,并獲得招標結果,有效的保證投標人的知情權。另外,在招標工作開展過程中,對于每位投標人都要做到公平對待,確保能夠獲得到相同的建筑工程項目招標信息,而且整個招標工作還要接受監管部門的審核,保證交易的公平性和公正性[1]。
在建筑工程招標工作中,由于產生的交易行為具有不重復性,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采取的是一次性報價、一次性遞交投標文件,而且不能夠對其內容進行更改,也不允許對相關文件進行撤銷,交易行為不允許重復產生。
擇優選擇性主要體現在最后選擇環節上,即要求在最后選擇階段,基于公開和透明的原則,選擇出最適宜的中標人,確保通過建筑工程項目招標實現投資效益最大化。
經濟風險主要來自于通貨膨脹、外匯風險和經濟危機。在工程具體施工過程中,一旦遇到嚴重的通貨膨脹,必然會對工程參與各方的經濟利益帶來較大的影響。外匯風險多是對于一些跨境工程項目而言,在匯率波動情況下,也會給工程當事人帶來嚴重的損害。另外,當發生經濟危機時,經濟蕭條的情況極易導致工程中斷,從而對工程參與各方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2]。
工程招標工作中,合同作為維護當事人利益的行為規范,同時也是招標工作必須遵循的準則。一旦合同中存在風險,必然會對當事人帶來嚴重的影響。合同風險主要來自于合同缺陷、合同條件有失公正、合同翻譯問題等。合同文件中的錯誤、矛盾、遺漏、末盡事宜、含糊不清等問題都會導致當事人經濟利益的損失。合同條款的設置不符合國際慣例,尤其是責任條款、工程變更條款、價格調整條款、質量條款、驗收條款、不可抗力條款、索賠條款等。風險分擔明顯不合理,技術規范要求過于苛刻,都將給承包人造成較大風險。合同文件在翻譯成不同國家文字時產生的意差,甚至出現翻譯錯誤也會引起合同風險。
技術風險主要來自于施工過程中,如地質環境、材料設備、工程變更等都會導致技術風險發生,當地質、地基、水文、氣候條件與建設方提供的資料及估計不符,出現較大的偏離。材料、設備等供應風險主要是由于材料、設備的質量不符合要求或供應不及時,將給承包人造成損失。工程變更風險發生時,建設方提出的工程變更,無論是設計變更還是工程量變更,都會打亂承包方既定的施工計劃和安排,給施工組織造成新的問題,增加新的困難,處理不當,極易造成損失。
在當前招標活動開展過程中,招標文件的編制水平不高。由于招標文件是招標工作中評標的重要依據,因此要求招標文件編制的精細性和準確性。對于招標單位而言,需要在招標文件中明確投標人的投標書中明確其業務標準和技術標準。主要包括項目經理資質、近年來的同類項目業績、財務狀況、投標人資格以及從事類似項目的施工隊伍的表現、施工安全體系、質量保證體系、機械設備等。同時在招標文件中,還需要盡可能準確計算工程量并詳細全面描述施工內容,以避免投標人使用不平衡報價策略,如果投標人報價明顯背離正常價格水平,則應作為不合格報價處理,甚至判斷為報廢。針對不平衡報價的制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投標人使用不平衡報價。因此,需要不斷的提高招標文件的編制水平,有效的規避招標風險的發生,為評標工作提供重要的支持[3]。
為了能夠實現對招標風險管理工作的有效控制,應建立健全招標風險管理體制,以此來促進招標風險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為建設單位的健康有序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實際招標管理工作中,建設單位需要做好各部門關系的協調工作,明確各部門在招標管理工作中需要承擔的責任,以此來保證標書編制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進一步規范招標的過程。由于業務部門其主要負責采購和招標工作,監督部門需要針對業務部門在采購和招標整個過程中工作進行監督,并做好物資采購工作的跟進,以此來全面提高招標風險管理水平。另外,對于建設單位在具體招標過程中,還需要樹立良好的風險管理意識,并將風險管理工作作為一項常態化工作,積極建立健全風險管理組織工作,針對招標過程中的常見風險進行深入分析,并基于市場發展趨勢來對風險進行預測,實現對風險的有效管控,確保招標工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在實際招標工作中,需要進一步規范招標過程和招標行為,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行業標準等的要求來審查投標單位的資質,并在整個審查過程中要做到嚴格和公正。針對投標人提供的資料進行嚴格審查,一旦發現有虛假投標行為的情況,則要將其列入黑名單,并對其信息進行公示。另外,須要對招標結果進行公示,這不僅有利于提高招標過程的規范性和透明度,同時也便于監督,避免招標過程中出現暗箱操作行為。
在招標活動開展過程中,評標專家自身的評價能力在選擇施工單位過程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專家庫建立過程中,要針對于每一次評標過程及結果進行整體評審,對評標工作進行重新審核,更客觀的評價專家的真實水平,并經過反復檢查后,從而選擇出最佳評標專家和與評價體系。通過篩選和提高評標專家的能力,能夠進一步實現對招標風險的有效防控,全面提高招標風險管理水平。
在當前招標風險管理工作中,由于針對于整個招標過程的監管不盡完善,也導致在實際招標工作中各種違規和違法現象頻繁發生,導致整個招標過程欠缺規范性。特別是在利益驅使下,一些不正當競爭行為頻繁發生。針對這種情況,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監督管理制度,加強對招標過程的有效管控。在具體工作中,需要建立健全監督體系,使整個招投標全過程在監督機制下運行,積極發揮監督人員積極性,加大對招標過程的監管。而且做好評標結果公示工作,有效的彌補相關監管部門監督工作不到位的情況。監督管理部門要注重招標后的投訴與質疑,在招標過程中可能有的投標人對評標過程或結果提出質疑,對于這些質疑,監督管理部門應該要及時進行處理,按照程序開展調查和處理,按照規范化設計標準以及程序對招標風險進行管理,并且督促建設單位強化內部控制與合規工作,使得招標過程變得更加規范。
在當前建筑工程招標風險管理工作中,由于建設方和承包方處于不同的地位,這也使其面臨的風險各異。但無論是任何一方都需要認真分析招標風險,并做好風險辨識,明確自身風險管理的重點。并在招標活動開展過程中,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來以防范,全面提升招標風險管理水平,保證順利履約和投資經濟效益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