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喜
(唐山開灤林西礦業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063100)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是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事業要求,堅持“管理、裝備 、培訓”并重的原則來推動煤炭企業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培訓是提高職工素質的主要手段,是豐富企業人力資源的有效途徑 。安全生產的主體是機電操作的職工,培訓工作應該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機電操作職工隊伍,高效、規范操控著高技術裝備,確保煤炭企業的安全生產,國家安全生產方針得到效貫徹。
作為煤礦生產力的生產設備制約著煤礦生產的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我國煤炭企業大量升級改造,使用了大量的先進機電技術裝備,對機電作業人員操作的要求不斷提高,煤礦機電作業人員安全技術的提高在煤礦安全生產管理中顯得尤為重要,但是,職工的文化素質普遍不高,缺乏機電專業知識,這就要求對煤礦機電設備操作人員和維修人員加強機電操作安全技術培訓工作,從而掌握更強的機電安全操作技能知識,來適應當前企業大發展的需要。
經濟利益是每個企業的終極追求,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最主要的目標是提升經濟效益,在煤礦生產中,安全生產是提升經濟效益的重要前提,眾所周知,煤礦生產過程中,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機電設備是煤礦生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當今許多企業領導關心的是經濟效率,認為只要機器能轉動就能帶來收益,忽略了對機電設備的安全技術培訓工作,認為煤礦是體力勞動不用培訓,這種思想上的錯誤認識,導致沒有把員工的安全技術培訓作為一個制度。或培訓流于形式,走過場。培訓只是領導應付檢查的一張牌。
當前煤礦機電作業人員因其工種多,工作范圍不同,機電設備種類多,操作技術各有特點,理論性強,技術要求高,培訓起來教學難點多多,加上從業人員文化水平,操作技術程度參差不齊,這些都增加了培訓的難度。
煤礦企業安全培訓觀念的創新,能最大限度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培訓要強化“三個意識”,首先是加強責任意識,每個員工要樹立全局觀念,有擔當精神,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牢記心中,讓其成為安全生產的盾牌。其次是強調“安全工程”意識,人命關天,發展決不能以人的生命為代價,煤礦安全工作應把從業人員生命安全當作大事。再次是提高“法律意識”,以國家相關機關法律和規章制度為依據,把培訓成為一種制度,讓員工安全培訓法律化。
3.2.1 根據工作涉及的內容開展技術培訓
機電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因為以操作技術為內容,要求每個學員一定要掌握相關的安全基礎知識,熟練掌握本工種的操作規程及有關機電運輸設備的日常維護、故障排除等知識。
3.2.2 采取因人因工種施教的方法
針對職工文化層面、技術層面、職務層面的不同及不同工種人員的文化程度和工作經歷,使用了不同的教學方法。①對專業技術人員應重點培訓先進的新工藝、新技術,以提高業務能力和技術素質為主。②對管理人員應以培訓現代企業管理新理念新思維為重點。③技術工重點培訓操作技術和業務流程。④一般崗位的工人培訓的重點是操作規程、安全常規知識和職業道德。⑤按從業人員的文化程度,操作技術水平高低,工作經歷長短開展針對性培訓,剛上崗的新工人,文化水平相對較高,接受新事物能力強,理論水平高,對新設備、新技術容易掌握,但實際工作經驗缺乏,技術不熟練。
3.2.3 積極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
廣泛運用電化教學,網絡培訓等先進培訓手段,擴大教學容量,快速高效讓職工在短時間得到所需的技能,多媒體的教學讓內容更加形象、具體、生動而有趣,如用多媒體呈現模擬機電設備運轉,把抽象寫教材變成可聽可看可操作的動畫,參加培訓的職工能在模擬設備親自操作,以在實際工作中適應各種突發事件,避免事故發生。
3.2.4 加大培訓力度
(1)嚴格把好新員工崗前培訓關,堅持先培訓,后考核,不及格不上崗。
(2)加強老員工的在崗培訓,提升其操作能力,定期對設備使用情況進行總結,強化自身設備安全知識。
(3)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培訓 針對煤礦職工工作時間長、工作量大、時間、精力、體力有限的特點,采取在職培訓、脫產或半脫產培訓、送外培訓以及請專家培訓的模式,讓所有職工都能接受系統的安全技術培訓。
(4)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強化安全意識。如安全月活動“安全員工評選”“專業技能競賽”“定期模擬訓練”“逃生安全演練”“故障排除演練”“事故教訓現場會”等活動,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操作能力。
綜上所述,在煤礦生產中,安全生產是提升經濟效益的前提,技術裝備水平以及職工隊伍的綜合素質對安全生產的順利進行直接影響,加強機電設備安全技術的培訓工作,能最大限度降低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率,保證生產的安全性,提升生產效率,并促進煤炭業的穩定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