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建鋒
(廣州機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725)
行業發展需要關注社會趨勢,當前建筑行業必須遵循環保節能的發展方向,且在建筑行業發展過程中,也應該注重對工程成本進行控制。綠色建筑本身就是一種更加傾向于節能和節材的建筑,因而會相應的實現對材料成本以及能源成本等的控制,從而有效降低工程造價。建筑企業應從保障預算控制與成本控制效率出發,把握綠色建筑要義,確保各項支出合理。
對工程造價進行控制,首先要關注建筑工程量,綠色建筑在進行造價管理時,也要關注工程量的精準計量。在對工程量進行計量時,應關注以下要點:一要確定工程量的計量順序,一般要地上到地下,從內到位以及從主體到裝飾。若遇到較為特殊的工程量計量狀況,計量人員在計量時,要首先計量混凝土施工工程量,接著對屋面地面砌體的工程量進行計量;其次,在計量時,應關注項目的科學性,并基于此進行項目的定額劃分。對于每一項工程都要標注原始數據,以便于后期進行工程量的復核。
在進行預算編制之前,工程人員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勘察,可以結合網上調查的方式,對建筑工程施工場地以及施工工藝等進行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才能編制出合理的施工預算。預算編制人員應掌握可能對預算產生影響的各個要素,要以施工圖紙為重要依據,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開展預算編制活動。基于此,預算編制人員必須詳細的研讀施工圖紙,包括工程立體圖、剖面圖等,同時要對材料市場行情、工人市場行情等進行全面的了解,并結合工程量清單,實現預算的科學編制。
工程預算管控人員需要對工程預算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即工程預算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其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因而,在對工程預算進行管理時,應對其進行動態管理。在實行動態管理時,要關注工程預算的周期性變動,要關注實際造價管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偏差和造價風險。管控人員要關注預算中“量”與“價”的變動,當出現變動時,要分析成因,并對應對策略進行調整,實現對工程預算的主動管理。
對綠色建筑工程成本進行控制,應從決策階段就開始執行。決策階段可能會對工程造價產生影響的要素包括項目規模、項目選址等。因而,在決策階段,造價控制人員應做好對項目投資決策的綜合評價,要把控好建設規模及相應的施工工藝,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成本浪費。
當進行到設計階段,建筑工程造價控制人員應關注各種可能影響工程造價的因素,包括施工材料、施工機械設備以及施工工藝等。在選擇材料、機械設備以及施工工藝時,都要以節能環保為基本原則,以減少能耗與環境污染。設計單位在具體設計時,必須要從建筑功能以及工程承包兩方面進行充分考慮,以采取更加有效的成本控制方式。
在綠色建筑工程招標階段,對工程成本進行控制時,要確保首先遴選出合適的承包商。在承包商合理報價的基礎上,才能奠定工程施工成本基礎。對于新型的綠色建筑而言,其使用的承包商模式為EPC 合同工程總承包方式,在合同制約下,承包商會更加主動的參與到工程采購、施工以及后期運行等環節之中,實現對工程成本的全過程管控。
綠色建筑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是工程造價控制的核心環節,造價控制人員應從開工到完工都積極的進行造價把控。
在綠色建筑施工現場,應對施工材料、施工機械設備以及施工工藝操作等進行嚴格的監控,要善于使用節能環保建材,同時要確保施工先進的施工設備與施工工藝,要以降低能耗、減少污染排放為原則。同時在施工階段,還應該嚴格的執行施工合同,避免出現工程變更,一旦出現工程變更,則要對施工成本進行嚴格的調控。
在綠色建筑工程竣工階段,在進行成本控制時,要結合成本預算,要進行實際造價比對,找出偏差。同時要對每一個分項工程進行造價驗收,對于出現嚴重偏差的部位要進行原因徹查,并進行妥善處理。當綠色建筑投入到運營階段時,造價控制人員則要對工程現場廢料等進行再利用。工程造價控制人員還要構建完善的管理網絡,針對材料損耗、能源消耗等進行控制,同時對環境指標進行監測,要善于采用>先進的運營和維護手段,在確保工程節能環保效益的基礎上,實現對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
綠色建筑已經成為當前建筑行業中的新興建筑,作為未來建筑的必然發展趨勢,建筑企業必須大力推行這一建筑形式。而對于建筑企業而言,要想實現綠色建筑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對其進行工程造價管控,提供工程成本效益,并為其他效益的獲得奠定根基。預算與造價控制人員,要把控要點,對預算進行合理編制與管控,同時對成本進行全壽命周期管理,確保獲得較高的成本管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