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達通
(中材建設有限公司,北京 100176)
危險廢物是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及鑒別方法認定的具有腐蝕性、毒性、易燃性和感染性等一種或一種以上危險特性,以及不排除具有以上危險特性的固體廢物。目前,我國的危險廢物產生量整體呈現出逐年上升態勢。綜合目前危險廢物處置形勢以及先進成功經驗,選擇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既實現了危險廢物的無害化處理又能降低水泥生產成本,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成為危險廢物處置的新方法。
1998年,北京水泥廠有限責任公司首先嘗試利用水泥回轉窯處置油墨渣、樹脂渣、油漆渣、有機廢液等危險廢物,并建成了我國第一條處置工業危險廢物的環保示范線,成功地將危險廢棄物處置技術與水泥生產熟料煅燒技術有機結合起來。2013年,我國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達55.9萬噸。截至2017年5月底,全國具有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經營許可證的水泥企業35 家,總數及核準處置規模近三年來已經實現了翻番,核準處置規模超過了200 萬噸。一些發達省份的水泥窯協同處置發展迅速,例如浙江省,截止2015年底全省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的能力為18.03 萬噸/a,占全省焚燒填埋處置能力的50.67%。為進一步推動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技術裝備和污染防治技術進步,2016年環保部出臺了《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旨在加大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和應用[1]。
近年來,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迅速發展,但是由于我國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應用起步較晚,還存在技術不成熟、運營不完善等諸多問題。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焚燒工藝,二者應屬于競爭并協同的關系。目前水泥行業正處于產業結構調整階段,難免會出現一些企業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廢物來逃避關停水泥窯甚至繼續建設新的水泥窯項目。
目前,我國針對水泥窯協同處置的優惠政策僅有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于2009年12月聯合頒布的《關于公布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試行)的通知》 (財稅[2009]166 號)。該通知規定凡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準入條件的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含生活垃圾處理、工業固體廢物處理、危險廢物處理) 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至第六年可享受稅收優惠政策[2]。
我國現階段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的技術相對于發達國家仍屬于“粗獷型”處置,精細化程度不夠。危險廢物進廠經過簡單分類預處理后,主要分為固態、半固態、液態廢物,使用不同的輸送裝置或投料口直接入窯處置或者將部分成分相對穩定、危害性小的混入生料配料。與發達國家采取分類儲存廢物和配料并使入窯的廢物均質化、穩定化的技術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并且水泥窯協同處置高含氯廢物技術一直難以突破。因此,須在危險廢物預處理、配料以及拓寬水泥窯處置廢物種類等方面開展技術難點攻關。
水泥窯協同處置行業是為了更好地與國家規劃內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形成合理競爭、優勢互補的產業,應以更好地為我國危險廢物處置提供有效途徑為目的,水泥窯協同處置設施與國家規劃內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因此,各地應根據當地危險廢物處置需求和水泥生產企業的實際情況,統籌規劃與合理布局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設施,將其納入當地環境保護基礎性設施建設并保障穩定運行。
落實《營業稅暫行條例》有關規定,對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的企業免征營業稅。進一步研究建立相關財稅優惠政策,促進水泥窯協同處置行業健康發展。進一步落實危險廢物處置收費制度,研究建立危險廢物處置保證金制度,保障危險廢物處置經費來源。研究將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企業納入政府綠色采購目錄,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優先購買水泥窯協同處置的水泥產品[3]。
我國危險廢物性質復雜多變、不穩定性高,需要著重加強針對性質復雜危險廢物預處理的技術研發,突破廢棄物預處理、穩定運行保障以及二次污染控制等關鍵技術,提高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的適用性,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特別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設備的推廣應用。
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實現了資源利用新路徑,很好地緩解了危險廢物的處置壓力和監管壓力,應積極做好該技術的應用和推廣。針對該技術的后期推廣,各地要結合區域規劃、現有處置措施、危險廢物產量及來源的實際情況做好推進,既不能一哄而上的資源性浪費,也要進一步細化、完善相關的技術規范和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