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莎莎
我國經濟轉型發展,離不開中小企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2014年9月政府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廣大中小企業參與科技創新提供了重要的機遇,也構成了國家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同時,“雙創”的引領推動了中小企業就業帶動率的提升,對進一步穩定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隨著《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的推行,“雙創”的發展進入了升級版的時代。當前,世界經濟復蘇較為緩慢,保護主義思潮洶涌,大國關系深刻調整,我國中小企業目前發展的總體趨勢向好,但受到各種內外部因素的影響與制約,中小企業在發展道路上仍面臨較多困難。在面臨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背景下,廣西中小企業的發展需要緊密跟隨“雙創”發展,積極找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新思路,找到創新發展的有效模式,對提升中小企業市場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隨著走進“雙創”時代,廣西緊跟中央的步伐相繼出臺了系列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新政,對區內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由廣西私營企業注冊的發展趨勢來看,近幾年來總體規模擴張迅速,呈現出逐年快速增長的勢頭。從廣西按登記注冊類型分組的企業法人單位數可知,2015年,廣西注冊有私營企業22.4萬戶,私營企業占全區企業戶數的比重達到76.8%,成為占比最大的企業類型;2016年,廣西注冊的私營企業數量不斷擴增,與2015年相比多增5.48萬戶,私營企業占總比達79.2%;2017年,廣西全區私營企業出現注冊增長高峰,總戶數已經高達36.8萬多戶,與2015年相比增加12.4萬戶。全區私營企業總戶數占總企業注冊戶數的89.9%。非公有制經濟體的蓬勃發展和壯大增強了區域經濟發展活動,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持續健康發展。2017年,廣西全區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突破10000億元關口,達到10523.4億元;非公經濟增加值達到56.8%,已占GDP比重的半壁江山;非公經濟對全區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2.2%。
當前在“雙創”背景下,各項新政的出臺,給廣西中小企業進一步高質量發展帶來巨大的福音,可以得到更有針對性的發展政策的支持。《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實施意見》的出臺,提出了通過簡政放權、落實各項財稅政策、打造廣西創新創業產業集群等方式推進企業創新創業的開展。同時,為促進和激發中小企業快速發展,《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指出,積極培育百家小微企業示范園,給予相應的財政補助予以支持發展,并對中小企業開展數字化改造,協助中小企業通過云服務平臺來更好地提升企業效率。
對促進產業集群發展而言,產業園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載體。對中小企業發展而言,通過產業園區內企業集聚式發展來帶動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廣西需充分借鑒東部地區及沿海發達地區推進中小企業產業集群嵌入工業產業園區協同發展的成功經驗,有效推動中小企業的高質量發展。2019年廣西新頒布的《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中提出在工業園區建立“園中園”的發展模式。措施中指出鼓勵投資主體在工業集聚區內采用嵌套小微企業示范園來共同運營的方式,形成“園中園”發展模式,可以有效協助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形成產業互助互動式連接,最大程度刺激小微企業與園區企業間相互合作,產生出創新創業的新動能;可以有效促進創新性強的中小企業加速產業孵化,同時提升大企業的創新意識和能力。目前廣西區內各市縣共有工業產業園區114個,其中擁有國家級開發區(高新區)14個,近萬家的中小微企業集聚于內。結合“雙創”升級版的發展,實行產業園區“園中園”發展模式,積極打造屬于廣西區內企業的園區產業雙創,推動廣西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與大企業的創新發展相結合,實現互助式發展,對進一步促進和激發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2018年《國務院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指出,要不斷推進企業創新與創業結合發展,提高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的服務能力,積極培育經濟發展的新動能。科技企業孵化器(含眾創空間)是企業創新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眾創新創業的支撐平臺。根據國家“雙創”升級版意見的指導,廣西柳州市率先在廣西區內推動科技企業孵化器的建設,積極推進大中小企業互助式發展,為廣西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了一條新的發展思路。目前上汽通用五菱等3家企業已被柳州市認定為科技企業孵化器,柳州市有6家大企業聯合成立“大企業雙創聯盟”。借鑒柳州“雙創”模式經驗,科技孵化器能有效幫助在孵中小企業找準自身的創新定位,大力推動廣西中小企業向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不斷邁進。“大企業雙創聯盟”能有效帶動中小企業共同構造新的產業發展模式、創新生產方式、優化商業合作模式,大中小企業一起共同創新創業創造,最大程度釋放新動能,增強自身的競爭力。
經濟全球化推動了大量中小企業的生存壯大,中小企業的發展也給經濟全球化帶來了新的發展動能和挑戰。廣西新出臺的《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實施意見》提出,積極推進廣西與東盟及“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創新創業合作,加快創新創業發展高地,推動創新創業集群合作升級。面對全球化的發展,在全面貫徹落實中央賦予廣西的“三大定位”新使命的同時,廣西中小企業的發展也需高度響應國家提出的開放帶動戰略,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廣西中小企業不應僅做好本地化,僅服務于本地的消費者,應在提升自身能力和競爭力的同時,積極走出去,積極參與到全球化當中,服務更多的消費者,在全球化進程中受益,尋找到更多的合作與發展機遇。廣西的中小企業發展不應僅通過本地區區域內集群式戰略進行發展,還應借助國家“一帶一路”以及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平臺,將中小企業集群式合作的發展戰略實現跨境合作發展,通過集群組織的方式促進跨境中小企業與大企業間進行跨部門、跨區域的合作,促進跨境集群內企業的知識溢出,降低各項交易費用,有效提升企業間的生產效率,促進廣西中小企業快速、健康發展。
當前世界復蘇緩慢,經濟發展形勢依然嚴峻,廣西中小企業的發展仍面臨著較多的困難甚至面臨著發展中的“瓶頸”。要有所突破,需要靠政府依據實際情況給予配合和保障,同時要避免有好的政策給予但并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情況出現。首先,政府需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讓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合理、有效地進行流通,要賦予中小企業更多的創新發展空間,包容其全新的創新的商業發展模式。其次,政府相關部門需要加強有效監管,在不抑制創新發展的同時,維護良好的企業創新環境。并且應積極推進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聚焦市場需求,積極推動大中小企業開展“雙創”,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拓展新動能成長空間。再次,需進一步提高政府機構行政效能,積極降低非公有制經濟在經營過程中支付的管制性交易成本,優化和改善以中小企業主體的非公有制經濟營商環境。最后,應進一步優化金融監管,營造“雙創”企業發展的良好金融環境,以進一步滿足中小企業合理的融資需求。
無論是國內“雙創”大中小企業聯盟,還是國外跨境合作發展,廣西中小企業都需充分利用自身快速反應的靈活性,加強與上下游、大企業、跨境同行之間抱團協作,實現資源共享。根據西方發達國家中小企業發展的經驗,適度扶持部分優秀中小企業成為本行業領域的高專業化、高工藝水平龍頭,對于帶動行業健康發展,提升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和優化優化經濟結構十分有利。因此,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在政府積極引導下,廣西中小企業應著重在強化高質量的管理、提升科技水平以及提高生產經營效率下功夫,以取得更好的經營業績和利潤,增強企業自身發展實力。
政府及中小企業協會需搭建更多的經貿促進平臺,特別是以中小企業為主的非正式交流平臺,協助廣西中小企業獲得所在國投資環境、投資政策、產業發展特點、優勢產業扶持政策、產能合作需求、投資風險防范等各國家的相關投資、合作信息,不定期舉辦交流活動,加強信息互換與交流,創造跨領域、跨區域合作,為廣西中小企業“走出去”提供務實有效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