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冰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西北電力建設甘肅工程有限公司, 甘肅 蘭州 730000)
造價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一項內容,其管理效果影響工程施工進度、效益水平等。在競爭激烈的建筑市場環境中,盡管很多施工單位已認識到工程造價管理的意義,但在管理實踐中依然衍生出工程造價水漲船高、經濟效益普遍偏低、資源利用率低下等問題。為推動建筑行業健穩發展進程,應加強工程造價管理措施的研究,積極推動動態管理與控制方法。
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是一個系統性過程,其貫穿至工程初期的設計、中期的施工以及后期竣工結算等各個階段,且發揮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有益于完善工程施工設計效果,提升對人力資源的配置效率,協助施工單位獲得預期經濟效益。建筑工程造價動態化管理與控制工作具有穩定性特征,若工程一個細節出現問題,將會影響整個工程造價控制效果,降低工程建設質量。
1) 工程造價管理理念落后,國內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工作中,先進的工程造價理念與管理方法應用頻率普遍偏低,工程造價動態化管控目標達成過程步履艱難。在傳統理念與多樣化因素的作用下,我國在對工程造價管理期間長期沿用靜態管理模式,估算與預算工作開展的重要性未能得到重視,造價管理人員將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投放至工程建設期間資金使用狀況方面上,造成工程造價失控現象的發生率不減反增。
2) 工程造價管理體系與機制尚未有效建設,雖然當下我國有關部門針對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擬定了相應的法律法規,但是因為經濟市場環境具有復雜性與多變性特征,建筑工程在施工期間設計變更現象難以完全規避,在這樣的情景下,工程造價管理體系作出相應調整勢在必行。外加項目建設中自然因素形成的影響具有諸多不確定性,很可能影響工程施工進度與質量,增加資金投入量,削弱工程造價管理的意義[1]。
3) 造價人員動態管理與控制偏低,人始終在各種活動中占據主體地位,其業務能力與職業素質影響工程造化管理效果。結合當下我國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實況,發現很多施工企業未能重視到工程動態造價管理的意義,在技術方面的投入明顯大于管理方面的投入,造成工程管理體系與體制長期得不到更新與完善。
施工設計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初期階段,設計效果影響工程施工質量優劣及造價高低,故而,施工單位需給予工程設計階段造價控制工作一定重視,加強相關方法的應用與創新。筆者認為,在工程設計階段,應充分考慮預算,在保證工程預算充足的基礎上,與工程設計團隊加強協作,共同加強建筑工程施工現場水文土質、氣候條件的考察,并在分析技術、設備等硬件因素的基礎上,施工單位綜合多種因素后則選出最適施工方案。可以推行限額設計機制,即依照審批合格的設計任務書與投資估算,在價值工程原理的支撐下,全面解讀工程造價現狀,科學的編制工程項目設計方案[2]。
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期,應全面了解工程量清單,減少或規避競標單位出現惡意競標的行為,保證工程造價的合理性。競標單位在編制投標文件時,應加強對投標過程中細節的重視,對工程具體施工流程、方法等作出詳細闡述,以防由于投標文件缺乏合理性而干擾工程規范施工進度,增加爭議、糾紛等事件發生的風險。
在工程建設期間,施工階段是耗時最長的環節,加強工程施工階段的管理,是保證建筑施工順暢度、協助施工單位獲得最佳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工程施工開始之前,應廣泛傳播造價管理與控制的必要性,促使工程動態管理思想理念在監管人員乃至施工人員群體中根深蒂固,這是相關造價經費問責體制順利實施的關鍵。在建筑工程總成本中,建筑材料所占比例高達50.0%。首先,施工人員應派遣材料采購人員積極關注建材市場行情,在選購材料時盡量要做到貨比三家,在保證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基礎上,盡量選擇價格偏低的材料。其次,加強建筑材料的管理,積極落實防雨、防火、防盜等防護措施,以減少材料變質、腐蝕等不良情況的發生率。再者,全面掌控工程施工進度,結合多方面因素,預測工程施工期間可能出現的各類問題,并做好資金預留工作[3]。
在工程項目竣工以后,造價管理與控制對應的是工程結算的控制。相關材料的采集。項目經濟效益與項目結算準備工作的完善性、正確性等是影響工程結算效果的主要因素。中標價格及各種變更和簽證費構成結算金額,應加強建筑工程工程量的檢查及對應費用的核實,把最后結算提交給施工單位之前,派遣有關人員科學分析成本,明確決算與財務成本之間的差距、采購材料數目與現實消耗之間的統一性等,如果存在問題,應深度探查原因,及時實施解救措施。
綜合全文,對建筑工程造價推行動態管理與控制方法,是推動建筑行業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結合當下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實況,發現影響工程造價管理效果的因素眾多,同時我國工程造價管理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應加強完善。在工程造價管理實踐中,相關人員應立足于實際,掌握各個階段工程造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點,推行有針對性的處理措施,全面提升造價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