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彩云
自從20世紀50年代智能化技術的概念被提出,它一直備受重視。進入新世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自動化水平的提高,智能化技術取得了進一步發展。從概念上講,智能化技術是人類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產物,主要是根據經驗、工藝、理論和技術等創造科學技術[1]。人類產生初期,使用的工具非常簡單。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和人們意識的覺醒,簡單的工具已經不能滿足生產力發展需求。人們不斷研發新的工具,逐步實現工具的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是人類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的必然產物。智能化技術和生產力的發展相互協調,共同促進彼此的發展。從實際應用來看,智能化技術已經超越了計算機技術,且具備十分嚴謹的邏輯思維,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極大便利。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深化,智能化技術融入了多種理論學科,如控制學、仿生學和自動化等。在建筑電氣系統中,應用自動化技術可以實現很多控制和管理功能,在提供電氣系統穩定性的同時,有效提升電氣設備的運行效率。21世紀,科學技術是發展的第一生產力。
企業的機械化設計管理在以往上都是大多依靠經驗、人力來支撐,但是根據調查,國際上的前沿機械化工業產業大多都是應用計算機技術,發展程度也都很高,計算機技術給他們的發展也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但是在我國的工業發展,只有建筑工業設備的建造上應用了智能化技術,在企業的機械化設計建造上信息平臺的搭建并不成熟,甚至很大程度上許多大企業都缺乏這個意識,都只是一味地依靠人力管理,想要單純依靠過往經驗來處理企業機械化建設上的問題。這樣其實是限制了建筑行業智能化的發展,人工依靠經驗把握自然沒有依靠智能化機器測量產值更加高效精準。所以,在工業企業的建設上也要注意建筑工程設計上的信息化要求,做到與時俱進。
由于接觸智能技術時間較短,在技術上和發展意識上其實都是稍顯落后,相比之下歐美國家的發展程度已經遠超我國,十分發達,當然這一部分原因還是基于工業革命的影響,但不可否認他們的發展水平的確是我們所要發展的目標。我國的創造能力不足,對于建筑工程生產只會進行一味地模仿改造,所以市面上的大同小異,并且因為自主意識的不足,很難和外國工業資本行業相抗衡。甚至在本土產業中,也存在質量參差不一的問題,只在外形上進行模仿,企圖達到魚目混珠的效果,這樣只會讓我國的建筑工程行業發展越來越糟糕,越來越滯后。這樣其實帶來的連鎖效應更加嚴重,對于國民經濟的發展也是有所影響的,并且國內建筑工程行業因為缺乏市場利潤的驅動,產業將會急劇萎縮,發展也會也會越來越慢。
建筑電氣工程在設計和施工時,對于意外和故障的預防處理一直都是重點關注的項目,傳統的建筑電氣工程主要通過自動控制和保護來預防突發問題,如若出現故障,排查起來效率較低且難以面面俱到,而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則主要是利用GPS精準定位等技術,能夠及時找出故障位置,當出現意外情況時能夠自我控制和保護,同時全面監控線路和整體運行情況,并且通過計算機傳感技術將各項配置數據傳送至計算機操作系統,從而能夠根據數據情況選擇相應的控制措施,顯著地提高了控制效率和效果。
以往傳統的電氣工程故障檢測主要是通過人力監控來實現的,由相關專業人員逐個環節地對電氣工程進行技術檢測和監控,耗時較長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并且由于個人能力水平和素質不同而受到制約,效率慢且精準度較低,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對電氣工程的全面監控與保護,當發生異常情況時,智能系統能夠立即發出警報并對故障情況自動分析,從而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搶修,控制風險,還可以對重點部位和故障頻發部位加強監控,防患于未然。
在傳統的建筑電氣施工過程中,大量的數據信息需要經過專業人士反復測算,占用了過多的人力財力,而利用智能化技術的遺傳算法和專家系統則能夠很好地取代傳統測算,對龐大的數據信息進行復雜的模擬計算,從而找出最佳設計方案,避免出現疏漏,高效地完成施工設計優化,促進建筑行業的發展。電子商務和互聯網的普遍應用正在改變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近年來我國也大力倡導綠色施工,發展智能建筑,在這種背景之下建筑電氣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前景廣闊。
建筑電氣工程是建筑施工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對于建筑物的使用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建筑電氣工程的智能化技術水平直接反映了建筑技術的先進程度,智能化技術將相關技術進行綜合,極大地減少了電氣工程施工和維護過程中的人工操作,通過應用計算機技術,不僅提高了作業速度,還避免了人工操作的誤差,提高了精準度和可信度,也降低了檢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