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 宇
電廠電氣設備運行過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容易產生電氣故障,加強電氣設備檢修及維護管理能夠降低設備故障對整個電力系統帶來的影響,對電廠經營管理具有重要意義。電廠電氣設備由一次部分和二次部分組成,工作過程中由于長周期運行、自然環境、人為因素等多方面的困擾,都有可能給電氣設備的安全運行帶來影響,這就要求電廠企業嚴格要求電氣設備的安裝、使用和維護,能夠進一步提高電氣設備質量與運行水平,降低電氣故障的發生。做好檢修及維護管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故障發生的概率,通過定期、不定期的設備檢修,及時發現電廠生產運行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切實提高電廠運行效率與運行質量。
目前電廠的電氣設備構成較為復雜。例如,電力配電設備由配電盤、高壓配電柜、發電機、斷路器、低壓開關柜等構成。當前電氣配電設備功能具有多樣化特征,主要有電氣系統配電保護、電流變換、電源斷流保護、運行監管等功能。在電力設備中,不同的交流設備應用功能存在較大差異,具有不同功能分類,當前主要可以將其分為兩類,分別是一次設備、二次設備。在電氣設備功能應用中,要結合電氣配電網實際運行現狀選配電設備,再結合電網運行現狀選用最適應的電力設備[1]。
就是在電氣設備預防性維修過程中,對電氣設備做好維護與管理工作,定期與不定期地對電氣設備相關部件運行情況進行檢測,做好局部維修工作。目前每臺電氣設備中都配置了相應的配電柜、變壓器、電機,間隔一段時間后對電機回路、電纜、儀表、控制元件進行檢查,并做好重點設備檢修記錄工作,以便于后續運行中故障發生后具有較高的可追溯性[3]。
此類維修的核心部分是要對設備運行過程中通過人自身的感官能力進行檢測,通過讀取不同監測設備各項數據,為維修工作開展提供基本參考數據。借助狀態監測途徑對電氣設備進行動態持續性監測,這樣能夠整合電氣設備運行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結合問題擬定維修措施。技術人員要先對電氣設備動靜體溫度變化情況進行檢測,分析設備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各個連接部件以及元件溫度變化情況。當電氣設備處于運動靜止狀態時,可以通過紅外線檢測在相應距離進行測溫。最后要采取實時監控診斷措施,對電氣設備運行問題進行監測。可以將測溫部件裝配在電機軸承中間位置,然后將收集的溫度信號傳輸到計算機系統中,根據設備運行溫度設定預警值,當設備發出報警信號之后及時組織技術人員進行檢查。
在開展檢修工作前,企業相關管理部門應該制定科學的檢修計劃與完善的檢修制度,能夠使定期檢修、狀態檢修和主動檢修相結合,明確檢修中的重點內容,要求檢修人員按照操作規范進行檢修、維護,在實際工作中結合電氣設備運行狀態、使用年限、工作需求等制定針對性檢修方案,保證檢修及維護工作的有序進行。另外,電廠企業管理人員還應該重視管理制度的創新,如現場檢修執行定置化管理,抓好以安全為首的、質量、文明、進度、定置檢修過程管控五要素;并在整個檢修過程現場盯守制,為電氣設備檢修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礎保障。
電廠設備檢修人員的技術水平與職業素養對整個系統的安全運行有著決定性影響,如果要做好電氣設備的檢修與維護工作,就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技術的維修團隊。首先,電廠企業應該對相關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與指導,提高其專業水平與檢修能力,結合有效的考核制度與獎懲機制,將責任落實到個人,保證檢修人員在工作中能夠認真負責,提高責任意識,從而保證維修工作的順利完成。其次,檢修人員自身要具備勇于創新、不斷學習的精神,善于積累與總結,在工作中能夠時刻保持嚴謹的工作態度,樹立事故安全防范意識,以良好的檢修技術做好電氣設備的檢查與維護工作。
為了保證電氣設備的安全可靠對其進行相應的檢修和維護。利用日常的巡檢、隱患排查、定期及設備消缺等工作,提高電氣設備的可靠性。對于消缺過程中發現的設備問題和隱患,舉一反三,對同類型、同批次的設備進行檢查和預防性檢修。針對檢修工作做好修前、修后全面的分析,數據對比,對電氣設備結構、檢修內容、檢修方案、試驗報告等進行記錄。對于維護難、故障率高的設備開展技術分析,要有創新思想,調研新型產品渠道,如凝泵的變頻改造為永磁裝置,大大節省了維護量。其次,根據電氣設備的運行情況,對設備狀態進行周期分析報告,如果發現故障問題要及時找出原因并進行維修,切實提高電廠電氣設備的運行質量。
電力能源是社會得以持續發展的首要條件,電力能源質量好壞與人們生活及各項生產活動有著緊密的聯系。電廠作為電力能源的供應企業,必須要保證電力能源的安全生產與高效傳輸,電氣設備作為電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充分發揮電氣設備的功能性效果,加強設備檢修與維護,是降低設備故障,實現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