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軼
(山西中方森特建筑工程設計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如今,建筑行業發展水平明顯提高,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舒適性及環保性也更加關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建筑設計中得以廣泛應用,其可有效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有利于建筑行業的持續發展。
綠色建筑主要是在建筑設計中,以建立人與自然協調發展關系為目的完成建筑設計。合理應用當地的自然資源,為人們提供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綠色建筑可有效減少建筑建設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增大資源利用效率,保護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真正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而若要保證綠色建筑設計的質量,就需做到自然與建筑的有機結合,科學合理地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建筑建設的過程中對周圍自然環境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破壞,建筑設計人員應利用多種資源建設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的建筑,讓建筑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
綠色建筑的生態性是其核心原則。生態性主要是指建筑設計中,尊重建筑周圍的自然環境,采取多種措施保護生態環境。設計者要根據實際科學選擇設計方法,選擇環保型材料,讓地質條件與生態特征有機結合,且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風,以可再生能源替代不可再生能源,從而降低能耗,減少污染。
建筑的舒適性及安全性是人們十分重視的建筑性能。在綠色建筑選址時設計人員需盡量避開易發生洪澇和泥石流等災害的地區。另外,在建筑工程周圍也應認真檢查輻射源,重視電磁檢測,防止易燃易爆物進入建筑施工現場。
先進性通常指建筑設計與綠色理念的完美融合,綠色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應充分滿足綠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設計理念,促進建筑設計和綠色建筑的協同發展。如在設置防范系統中,采用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統和信息網絡系統監測,以智能化系統檢測室內環境,根據不同的環境條件采取有效措施調整系統運行模式,在減少資源和能源消耗的同時,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
建筑節地主要指的是建筑設計和建設的過程中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實現綠化面積的最大化。節地設計理念的主要目標是充分發揮土地資源的價值。為達到節地目的,可采取增大建筑容積率、減小建筑間距、合理利用地下空間和集約用地等措施,促進城市的平穩發展。
整體設計的質量直接影響了建筑的施工成本及建筑自身的性能。建筑設計中,設計人員需結合當地的氣候特征、社會文化和經濟概況予以全面分析,不可生搬硬套其他國家的先進技術,且處理好整體與局部的關系。設計者要以保護現有地形為基礎完成建筑總平面設計,合理利用當地現有的地形條件,從而降低建筑設計和建設對周邊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與體量、朝向和間距等多個要素有機結合,增大自然通風和自然照明的利用率。再者,選擇建筑朝向的過程中,需結合太陽入射角和當地的主導風向確定建筑朝向。為了加強日照效果,減小建筑間距,可采取交錯布置的方式,在建筑群縱向布置時,前排的建筑可采用斜屋面,確保后排建筑的光照效果,或者也可采用退層處理的方式。
單體建筑的體型系數對熱工性能的影響較大,二者息息相關。曲面建筑的熱耗小于直面建筑,若體積相同,則分散布局建筑的耗能要明顯大于集中布局的建筑。因此,在建筑單體設計中,需采取多種方式嚴格控制外墻的表面積,加大層高控制力度。建筑外墻設計中,設計人員需確保設計方案可滿足建筑采光和通風的要求,降低電氣設備的消耗。設計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明廚和明衛方式,以高質量的外墻設計增強建筑室內空間的穩定性。科學選擇外墻材料,以隔熱磚替代傳統的粘土磚。窗戶設計中可采用鍍膜窗戶等多種新型門窗,有效減少熱交換,以期減少熱損失。
另外,設置可調節遮陽板,防止建筑受到陽光直射。設計者需制定靈活的設計方案,結合實際調整建筑設計,增強建筑的適用性,且確保樓梯長度可調整,仔細考量樓板承重和基礎預留。再者,預留充足的管道空間,如通訊線路和水電線路,家具也應具有可變性,家具變化后,建筑的視覺觀感也會隨之變化。
設計者需科學利用多種建筑材料,選用當地的建筑材料,禁止使用影響人體健康的建筑材料。同時,在選擇絕緣物質、地板磚和粘合劑的過程中,不僅要了解其性能,還需明確材料能否釋放有害物質。且合理應用保溫材料,保溫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性能,在建筑設計中應用保溫材料可減少50%以上的能源消耗。
再者,合理利用可再生資源。可使用空調冷凝水供應生活熱水,應用光伏發電技術為住戶提供生活用電。同時合理應用新型混凝土,該類混凝土本身具備較強的自我修復功能。并利用自呼吸外墻材料,以加強室內熱穩定性,起到凈化室內空氣的作用,而且該材料夏季可調節室內溫度,增強室內的舒適性。這里注意,百葉窗需利用記憶合金。
夏季地面的陽光輻射中50%的熱量會反射到門窗和外墻上,為了規避輻射熱量影響建筑溫度舒適性,可在室外栽種植物,起到吸收熱量,凈化空氣的作用。冬季溫度較低的地區,綠化植物可選擇落葉型植物。種植攀援類植物能夠優化建筑墻面綠化效果。野葡萄無需設置其他支撐便可長期生長,其也是降低熱輻射的主要方式,增強了建筑室內的舒適性和美觀性,充分彰顯了建筑的特色,因此該植物在建筑中得以廣泛利用。
建筑屋頂和陽臺的設計中,窗臺的主要作用是連接室內和室外部分,完善陽臺綠化可有效改善景觀效果,優化立面造型設計,滿足城市景觀設計的基本要求。通常,陽臺主要分為凹型號、凸型以及半凸半凹型,不同類型的陽臺的日照與通風存在明顯的差異,形成了小氣候。設計者需結合實際完成建筑設計,科學選擇綠化植物。并高度重視小環境和小氣候,減小其對采光和通風的負面影響。而屋頂綠化一方面可減少屋面輻射,另一方面也可美化室內空間,為人們提供更加舒適的居住空間,而且其也具有一定的蓄水功能。
環保材料的類型較多,主要有四種,一種是基本無毒無害的環保材料,其主要是天然或經簡單加工所形成的材料,如石材和木材等;
一種是低毒、低排放型的建筑材料。該材料主要以加工及合成等方式消除材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嚴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質的釋放,該類建筑材料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較小,纖維板和大芯板是較為常見的材料;
一種是環保裝飾材料,該類材料主要指應用在建筑裝飾裝修中,且具有較強環保效益的材料。加氣混凝土砌塊就是典型的代表材料,只用木工工具就可完成砌塊的切割和加工,砌筑的砂漿厚度較小。在表面可應用特殊拉毛漿粉面強化蓄能和隔熱的效果;
最后是環保管材。在建筑設計和建設中,管材應用量日益增多,如可統一采用環保管材,便可有效優化環保節能效果。塑料金屬復合管的出現和應用可完全替代傳統的金屬管材。金屬復合管的表面采用高密度聚乙烯,中間采用鋁材,其具有良好的塑料和金屬性能,不僅不易生銹,而且可有效減少污染。同樣重要的是,設計者要注重環保照明設計。在設計中保證環保照明設計的科學性及合理性,應用新型的節能環保照明產品,有效降低電能損耗。
現如今,節能環保已經成為了社會發展的核心理念。建筑行業能耗較大,因此,在建筑設計中融入綠色環保設計理念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對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值得大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