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軍
(撫州公用水務有限公司,江西 撫州 344000)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人們對城市生活環境的質量要求也逐漸提高,因此在進行市政給排水工程時不僅要確保工程質量,還要在不破壞城市建筑物或城市交通環境的情況下進行施工。而頂管技術具備施工噪音小等優點,現已被廣泛應用于市政給排水工程的施工中。
在市中心或城市中的繁華地段進行給排水施工時,不能夠采用空中架線或開槽埋管的施工方法,此類方法會對施工周圍環境造成較大的破壞,為了解決這一施工難點,可以應用頂管技術,通常情況下會選擇管徑在80-600mm 的管道進行給排水施工。并且在實際的污水管道施工過程中,部分區域不能采取開挖明溝的方法進行施工,此時也可以應用頂管技術。
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城市中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市政管網為了滿足城市建筑物以及基礎設施的應用需求,需要對地下管網進行維修或重建。但是頻繁的開挖會嚴重破壞城市道路,造成資源浪費問題。而應用頂管技術進行市政管網施工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護施工地區周圍的建筑物及城市道路,減少了反復開挖與拆建的次數,有效避免了資源浪費,保護了城市環境,促使市政管網工程得以可持續發展。因此,頂管技術具備施工效率高、施工成本低、對周圍環境破壞少、噪音小等優點,幫助市政給排水工程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在進行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的過程中設置工作坑,不僅可以有效提升排水、運輸的效率,還能夠提升工程結構的穩定性。設置工作坑的具體方法是:首先確定工作坑的框架結構,并且主要由方木及鋼板構建而成。如果所設置的工作坑為矩形,則應該在其四角進行結構支撐。由于頂管井的結構類型較為復雜且多樣,施工人員一般會應用鋼筋混凝土作為結構支撐的材料,且多以單孔井或單排孔的結構為主。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工作井的形狀結構有很多,但是無論哪種結構類型均需要在井內設置支撐結構,以有效提升工作井的承載力,并且工作坑的設置要滿足給排水工程施工的質量要求[1]。
在工作坑設置完畢后,需要進行設備安裝工作,先要選擇鋼制材料來制作導軌,以確保鋼軌的牢固性。為了提升導軌的安裝質量需要定期對其進行檢查,避免導軌出現位移問題。此外,施工人員必須要將千斤頂安裝在預先確定好的支架位置上。如果在安裝設備時出現了停止頂進的現象,需要施工人員先將手中的設備安裝完畢后再對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決定繼續頂進或者停止設備安裝。值得注意的是,頂鐵的相鄰面在安裝過程中必須與軸線保持平行及對稱的狀態,而相鄰面之間要保持垂直狀態,并且頂鐵與導軌相接觸的位置要保持整潔性。
手掘式的頂進方法是頂管技術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具體操作方法為先將地下水位下降到管底以下,并控制下降高度與管底的間距在0.5m 內,為了避免其他水源進入頂管管道需要施工人員采取一定的防護措施。設備需要經過嚴格的質量檢驗后方可進入施工現場用以頂進,其頂進的流程為:先安裝頂鐵,安裝完畢后啟動油泵,此時頂鎬會伸出一定長度,再關閉油泵,頂鎬便會停止運動,施工人員待活塞收縮后可以在此空隙處再安裝頂鐵,安裝后啟動油泵,重復上述流程。當工具管接觸到土層后,可以采取自上而下的開挖方法進行分層開挖工作,注意工具管下方的135°范圍內禁止超挖,并且在允許超挖的范圍內其超挖量也要控制在15mm 以內[2]。
在頂進過程中會出現一定的偏差,為了確保頂管技術的應用效果,可以采取以下三種方法對偏差值加以校正:一是挖土校正。當頂進的偏差值在15mm 左右時可以應用該方法,如果管道在設計中心位置的左側,則可以在右側采取超挖的方式進行校正,確保后續頂管工作能夠逐漸回到預先設計的位置。二是,頂木校正。該方法適用于頂進偏差較大的情況,主要應用方木及千斤頂,將偏離的管子校正回原位。三是,頂鎬校正。在頂木校正無法滿足校正要求時,可以應用頂鎬校正。總之在選擇頂進校正的方法時需要施工人員綜合考慮周圍土質情況、頂進出現的偏差值范圍,現有的技術水平等客觀條件科學的選擇校正方法。
管道安裝完畢后需要確保管道能夠從工作井內出洞,通常在施工過程中會在工作井處預留出洞口,洞口的大小取決于管道管徑,一般洞口較管徑大100mm,在頂進管道時會出現間隙,需要施工人員將其封閉。為了做好洞口止水工作,要在制作沉井時在洞口處預埋鋼法蘭,厚度控制在10mm 左右,并在其表面焊接螺栓,此外還需安裝橡膠法蘭,厚度在16mm 左右,安裝完畢后需應用鋼壓板將其壓緊。
綜上所述,在市政給排水工程中應用頂管技術能夠在保護城市環境、保持順暢交通的前提下開展工程施工。為了充分發揮頂管技術的應用價值,需要施工人員結合工程要求合理設置工作坑并安裝相關設備,在頂進完畢后校正其偏差值,確保給排水管道的安裝質量,最后要做好洞口止水的工作,以有效提升給排水工程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