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霞
(山東省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基建部,山東 濟寧 272000)
現階段,我國的建筑市場總體上來說不夠規范,也就是處于一種混亂的狀態當中,并沒有相對完善的制度對其進行監督和管理。混亂的建筑市場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 沒有相對嚴格的條件規定工程建設單位對工程項目進行設計工作自己承建工作,導致建設單位具有較高的隨意性;2) 在工程項目招標的過程中,常常有一些建筑單位對工程項目進行惡意的壓價。現階段,我國的建筑市場嚴重缺乏規范性,這種情況會嚴重的影響房屋土建工程的質量。
目前,我國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執法的主要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這些法律法規在規范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建設工程施工方式發生了一定變化,現有的法律法規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已經逐漸暴露出很多缺陷,加之相關配套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可操作性不強,一些法規條文之間存在沖突,給工程質量監督執法帶來許多問題。
工程質量監督工作人員主要任務是對參與工程建設的施工、設計等單位的行為進行監督,監督對象主要是從事施工、設計等的專業人員,因此不僅需要在設計、施工等方面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還需要具有從事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豐富經驗。然而,目前很多地方的建筑質量監督工作人員遠遠沒有達到這個素質要求,一些地方甚至是隨便安插一些人進入質量監督部門,根本沒有考慮監督人員的專業經驗、專業知識和專業素質,造成了工程質量監督部門人員素質無法滿足監督工作需要。
實際工作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主要采用的是單一的實物質量監督方式,但由于建設工程具有工期長、多專業、多工種和材料設備多品種的特點,單純的實物質量監督無法實現對工程建設參與各方質量行為的全面監控,施工幾百天,“判斷”一陣子,僅僅依賴質量監督機構的幾次到位,難免會使監督的全面性受到約束,造成對工程質量無法全面準確的核驗、評定和有效控制,不能充分保證政府質量監督部門監管的有效性。
建設單位必須要以工程的特點為依據建立科學管理體系,安排指定的專員負責質量管理,這樣在出現質量問題時,才能夠及時消除問題。施工單位必須要成立專業的監督、質量檢測隊伍,提高質檢有效性,保障工程本身無質量問題。需強調的是,一支專業化的培訓團隊對于提高監督有效性、施工質量來說有著重大的意義。國內施工單位工作人員的主力為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民工,雖然農民工經驗豐富,但卻缺少理論基礎。所以在施工遇到新工藝、新項目時,施工單位應組織技術人員開展技術培訓。
早些年國內經常出現豆腐渣問題,這意味著政府部門必須加大介入力度,通過政府部門的介入規范市場,提高土建工程施工質量與監督質量有效性。政府部門必須要制定符合事情的監督法規,以便監督部門有法可依。此外政府部門還要定期開展項目調研,通過實地考察了解與發現工程項目質量問題,監督有關部門整改。
質檢人員是土建項目質量負責人,也就是說項目質量的好壞與質監人員的責任感、專業素質有很大關系。對此施工單位必須要重視監督人員工作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其工作素質、工作態度。質檢人員除了要具備豐富的作業經驗外,還要學習先進的理論知識,充分掌握國內規定的工程質量法規,了解新頒布的工程質量監督法令。此外質檢人員要秉承高度的責任心,以負責的態度投入項目工程,這是提高建筑質量、保障住戶安全的重要素質。
質量監督工作人員在土建項目中處于左右兩難的地位。這是因為如果嚴格參照有關規定要求作業單位施工,會受限于施工團隊工作人員本身能力有限的限制,導致工程無法按期完成。但如果不嚴格要求施工企業工程質量,那么施工單位很有可能會出現偷工減料,隨意更改工序的問題,為工程質量埋下較大隱患。對此建設單位編制方案時,有必要賦予監督部門一定的執行力與權力,這樣在質量監督部門發現問題后就可以及時與施工部門溝通,及時消除工程質量問題。
國內房屋質量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與市場監督力度不足有很大關系。一些地區政府為了帶動當地GDP 和許多開發商建立了錯綜復雜的關系。而許多開發商為了早日回收投資,得到更大經濟效益,往往在工程沒有結束前就已經開始了房屋銷售。這導致許多消費者在不了解房屋質量的基礎上購買了房屋,在發現房屋存有質量問題時,卻缺少相應的解決途徑。對此國家與地方政府有必要規范市場行為,向開發商施加壓力,從源頭處消除工程質量問題。
總而言之,房屋土建工程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環境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在以后的工程建設的工作中,如果想要保證房屋土建工程的質量,就一定要加強對房屋土建工程質量的監督和管理,并采取一系列的科學合理的措施,對其進行嚴格的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