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盼
建筑施工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要想確保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須從提高管理人員、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加快建立安全機制,不斷更新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完善施工安全保障系統等方面著手。
對各級人員安全方面的責任進行明確,要求各個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做好自己業務范圍內的事情,落實自己的責任,確保沒有遺漏環節。對于施工安全而言,現場作業人員和其聯系最緊密。所以,需要根據施工人員的作業情況來進行安全教育內容的制定,并且還必須制定嚴格的教育制度。對于職工必須將安全教育落在實處,確保職工工作的時候,嚴格根據相關的要求進行。
質量管理體系的不健全,不僅會導致混亂施工情況的出現,還會使得人員、資金配置出現不合理現象,制約管理人員自身職能的發揮,進而阻礙施工作業的安全開展。另外,質量管理體系的缺失,使得材料采購中存在較多問題,不合格材料的亂入對工程質量帶來安全隱患。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發展,建筑施工技術也進行了多次革新,在很多大城市中已經廣泛使用先進的施工技術。但一些偏遠落后的地區,在建筑施工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施工工藝,不僅施工效率低,還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如果不能進行更為嚴密的安全管理,對施工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安全事故頻發,給施工企業帶來嚴重的損失。
很多建造方為了降低成本,提高企業效益,常常盲目減少安全管理和生產的投入,以致安全問題頻發。而企業為了實現“低成本、高回報”的目的,往往存在招標不當的問題,在評估工程造價時給采購人員的價格很低,導致采購人員不得不采購一些質量一般的材料,甚至通過沒有相關資質的供應商購買,這樣的做法給建筑工程留下了極大的隱患。為了降低成本,部分企業不但削減材料支出,更變本加厲地減少管理人員的投入,時常存在一人多用的情況,安全管理人員身兼數職,工作過于繁雜,又沒有得到足夠的回報,在監督管理的效果上自然是大打折扣。
1) 項目組應制訂安全生產管理目標按安全生產管理目標和項目管理人員的分工,進行安全生產責任目標分解。建立安全生產目標的考核制度,制定施工安全專項檢查制度,項目負責人組織相關專業人員參加,定期檢查,發現事故隱患后下達隱患整改通知單,進行整改。重大事故隱患整改后,應組織復查。2) 編制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該預案應包括:組織機構,方案編制、審批、演練、評價、完善和應急響應工作程序及記錄等內容。設立應急小組、組建救援隊伍,并進行日常演練。確保應急物資及時供應,儲備充足的應急設備、消防器材、應急藥品、工具,并對應急設備和器材進行保養,保證應急物資的正常使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購買的機械設備都不一定是全新的,并且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設備多少會出現損耗。因此,施工企業必須嚴格執行報廢老化設備、及時維修破損器械,定期檢查和保修,強化設備的防護裝置。其次,還要備足和定期更換施工人員的個人防護用具,如專門的防護服、安全帶、安全帽、安全網等。與此同時,還要注意施工環境的變化,注意自然條件,確保工地的安全度,保障工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另一方面,萬一安全事故不可避免的發生了,建筑施工企業還要做好應急救援工作,首先要對施工人員進行搶救培訓,保證事故發生時員工有經驗去應對、規避事故的風險;其次還要建立一套應急救援措施,保證在事故發生時能夠采取有效措施盡可能地降低事故帶來的損失。
項目部的安全技術管理的核心為項目技術負責人,其通過危險源識別、安全技術措施和專項方案的編制、審核、交底、過程監督、驗收檢查、改進等工作,可有效確保安全生產有序開展。安全技術管理的首要工作是從危險源辨識入手,通過技術手段和技術措施加以控制。主要圍繞人、物、環境因素,提高人的安全意識、約束人的不安全行為,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控制環境的不安全因素。通過采取一系列措施和辦法提高人的安全知識和防范技能,養成好的習慣,緊繃安全生產這根弦;對物的不安全狀態和隱患要加以有效控制或及時消除在客觀上存在的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隱患;努力改進、改善生產環境和完善生產現場的勞動保護設施和技術措施。建立專項施工方案管理臺賬,確定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和超過一定規模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清單,嚴格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履行企業技術負責人、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和建設單位法人批準的方案審批程序,認真組織專家論證方案的可行性和合規性,有效把控施工風險。
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復雜,如果沒有做到有效管理和提高安全意識,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國家經濟發展、社會平穩運行可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企業必須要結合工程特征及施工環境嚴格落實施工安全生產管理,做好施工現場安全防護,保障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