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健
山西省公路局長治分局 山西長治 046000
在瀝青路面養護中,使用同步碎石封層技術可以有效加強公路的整體穩定性,并保證施工的整體質量。同步碎石封層在公路養護中的作用表現如下:
瀝青路面的半剛性和與剛性基層結合存在差異卻又相互緊密聯系,其整體結構起到支撐與轉換的作用。瀝青面層有防滑、防水、防噪作用,同時可抵抗剪切滑動、開裂。若面層質量較好,不僅可以起到防水防滑的效果,同時還能有效應對氣候的變化,降低發生開裂現象的可能性。因此使用同步封層技術,能夠有效地傳遞負載,使基層和面層之間能夠緊密結合,加強路面的整體剛性[1]。
回彈模量能夠對瀝青路面的整體基層剛性和半剛性進行信息反饋。在剛性與半剛性基層部分結合時,凸顯出各不相同的擴散形變情況。面層內部產生一定的粘結力和摩擦阻力,能正確處理位移應力。由此需要一個外應力對位移應力進行阻止。完成下基層封層處理后,基層間就會增加一個粘結力和摩擦阻力,對剛柔間的黏結、過渡提供支持,確保面層、基層、墊層、土基都能集中到一起抵抗荷載,進而增強路面的總體強度[2]。
隨著經濟的發展,對瀝青路面的整體防水性要求越來越高。若瀝青路面的防水性較差,則會因多雨滲水影響瀝青公路的整體穩定性。采用同步封層技術,可使瀝青路面的整體防水性得到加強。此外,混凝土當中的瀝青、石料整體質量強度高,也能使瀝青具有更好的防水防滲能力,透過碎石封層,有效加強公路整體防水能力。
在骨料的選擇上,同步碎石封層技術的要求相對較少。選取花崗巖、玄武巖、石灰石等進行再加工,生成的骨料供施工使用,可有效控制公路施工的整體材料花費投入。另外,由于骨料的選擇較多,也可以減少運輸過程中的成本投入,這對于公路養護的成本控制也能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
在開始施工前,對沉陷和坑洞情況,應將鼓包地方鏟平,并降低發生褶皺以及波浪現象的可能性。之后,檢查裂縫情況,并及時進行處理,在碎石同步封層開始前的7天左右進行修補工作,而灌縫操作則在封層的前2天進行。對公路中的壅包進行處理時,高低差控制在2cm內,并使用工具將其鏟平,保證路面的整體平整性。封層操作前,應對路面上的碎片、泥土以及灰層進行有效清潔,確保后續施工能夠緊張有序進行。選擇噴灑法時,先用水洗法清除灰塵,提高碎石同步封層整體性能,同時使用大寬度瀝青灑布車施工,標示中間貧油區,以保證瀝青碎石均勻灑布[4]。
在運輸過程中,應對瀝青的膠結劑進行加熱,使材料能夠滿足施工具體要求。使用改性瀝青作為粘結料時,為使霧狀噴灑形成均勻、等厚度的瀝青膜,必須保證瀝青溫度在160℃-170℃范圍內。碎石封層所用石料粒徑范圍必須符合要求。碎石要求經過反擊破碎(或錘式破碎得到的碎石),并且針片狀石料嚴格控制在15%以內,幾何尺寸要好、干燥且不含雜質和石粉,壓碎值要小于14%。此外,公路的表面需經有效的清潔操作,確保表面整潔無雜物。
當碎石落到瀝青面上時,熱瀝青覆蓋到石料的2/3高度,石料表面形成半月面,石料面積被裹覆70%時,即為瀝青的最佳噴灑量。瀝青灑布時,要求噴灑均勻,形成等厚度的瀝青膜,對噴灑不勻區域,應及時處理,防止因瀝青不均導致石料的剝離、斑紋。瀝青灑布過程需保持形狀規則,線性順直。在進行碎石封層的技術應用時,需要在施工前對相關設備進行質量檢查。同步碎石封層車以適宜的速度均勻行駛,將已經調整好的石料和瀝青粘結料灑布匹配頻率,以實行同步工作。
在對碎石進行運輸和鋪設施工后,應及時對公路的封層部分進行有效碾壓,提高封層的整體穩定性。碾壓時應保持2-3km/h勻速行駛,遵循先兩邊后中間、先慢后快的原則,碾壓時輪跡重疊30cm,碾壓遍數不少于5遍。路面壓實操作時,應分析路面的凝固時間,檢查壓實區域。若碾壓區域存在突出情況,則應重復碾壓,直至平整。
在封層鋪筑整個環節結束之后,對于通行的車輛也要及時進行控制,不能在表面進行急剎車和掉頭,因為此時的公路表面還沒有完全密實,必要時還需要封閉施工路段,禁止車輛通過。此外,為了確保在輪胎壓路機在穩壓之后,可以在表面形成一個防水層,需要把上一環節的瀝青噴灑工序和同步碎石封層兩者進行合理銜接,實現有機融合,這樣不僅可以滿足瀝青和石料之間粘合的要求,而且還能充分發揮應力吸收的作用,這對于公路后期使用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同步碎石封層技術對于提高瀝青路面的整體穩定性和質量有著積極的影響意義。現階段我國部分地區,在使用同步碎石封層技術進行瀝青路面養護處理時,仍然存在技術欠缺問題。相關從業人員應積極加強對此類問題的關注,并在施工過程中針對技術要求和施工環境進行準確管理和處理,從而更好地提高我國公路建設整體技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