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生保 王智慧 梁超
中核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1
現代建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受到諸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且由于建筑項目的不斷增多,使得建筑材料和資源的消耗也日益增加,鋼結構作為一種特殊的建筑結構形式深受人們的喜愛和歡迎,和傳統建筑結構形式不同,它主要是通過加工和安裝鋼材所組成,具有極高的可操作性和便捷性,被廣泛地應用于廠房建設當中,后逐漸地延伸到房屋建筑當中。鋼結構建筑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需要準確地將各個構件進行焊接,使其連接到一起,組成建筑的整體結構。傳統的建筑結構形式所使用的材料為混凝土、磚石等,所耗費的材料數量較大。而且鋼結構建筑還具有一定的抗震性,其抗承載力較強,在施工操作中通過對構件的加工、運輸和安裝,使其形成建筑主體,此外鋼材在施工過程中還能夠回收利用,極大地降低了資源的消耗,也有效地保護了我們的生態環境。然而,在鋼結構的具體操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及時解決,如鋼結構的耐火性和耐腐蝕性較差,而且鋼結構的施工成本較高,所以在具體的應用中容易產生一些細節問題。因此,在鋼結構建筑的操作中,應該對其焊接技術進行有效的研究和監督,從而提高鋼結構建筑的質量,提升應用水平[1]。
一般鋼結構在建筑工程中多為高空作業,因此施工時搭建作業平臺尤為重要。這樣首先保證的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施工者在平臺上作業相對比較方便,有利于施工工程質量的保證,確保在焊接過程中焊接的精度。
焊接的材料和設備會影響焊縫的精度。首先采購者須對焊接材料有一定的認識,采購時首先應采購合適的焊接材料,同時對材料的質量要求明確,在建筑材料上不能貪便宜,這樣會使建筑物的安全、質量等出現隱患。同時在對焊接設備的選擇上也有嚴格的要求,設備必須符合工程施工應用,必須運作正常,還有設備的功能性要達標。
對焊接人員的要求首先是品質要求,焊接者必須有責任心,秉持認真負責的態度工作。焊接工作人員必須取得有關焊接的資格證書,方可進行工作。在分配人員時,應按照焊接者的專業和擅長合理進行崗位分配,已達到人員運用效率的最大化。監管部門還應定期對焊接者的技能技術進行考量,對于技術不足者進行培訓等。還需要引進先進的技術人才,指導工程的焊接技術達到創新高度,同時對其他焊接者來說,也是一個學習的機會,這樣會讓工程更加順利地進行。人員的到來帶來了先進的技術,也能使工程的工期和質量得到保證[2]。
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適合自動焊和全方位焊接,二氧化碳的易于生產,所以此種方法的成本較低,是大小企業應用最廣泛的方式。但采用二氧化碳氣體保護法時,抗風能力較差,因此適用于室內作業。此種方式的效率較高,是一個線條電弧焊的1-4倍,操作簡單,限制條件低,可進行全方位焊接。鋼材焊接后的裂縫抗裂性高,且不易發生變形,焊接時的飛濺小。
埋弧焊是一種效率較高的焊接方法,焊接時,焊劑和焊渣具有隔熱性,從而減少電弧的熱流失,且飛濺也少。埋弧焊的焊接質量高,因為焊接時與空氣隔絕良好,所以保證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焊接參數,從而保證了焊接的質量標準,除此以外,埋弧焊減少手工操作難度,沒有輻射,對于操作者來說,既簡單又安全。
手工電弧焊是家庭裝修常見的焊接儀器。手工焊是通過焊條和焊件之間的電弧熱,從而使金屬熔化達到焊接的方法。此種焊接的設備簡單,操作相對靈活方便,能夠全方位的焊接多種材料,明顯的缺點則是焊接速度慢,生產率低。一般的焊條類型有纖維素型,氧化鈦和和堿性焊條。在采用手工電弧焊時如果有不當的操作,將有可能產生斷弧的現象。
當在鋼結構的邊緣位置進行焊接施工時,金屬構件在融化后會產生沿焊趾,如果沒有及時處理這些融化金屬將會導致表面出現凹陷現象,從而產生咬邊問題。這種現象一般在焊縫的邊緣位置出現,可能是連續存在的,也可能是中斷的。而為了減少該問題的發生,需要選擇合適的設備進行焊接工作,嚴格控制焊接的速度和使用的電流,并選擇合理的焊接方法和焊條角度[3]。
在焊接構件時容易產生高溫現象,因此可能會出現氣泡,如果在冷卻過程中沒有及時地將空穴位置除去,那么將會出現氣孔現象,這也是焊接過程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現象。而為了減少氣孔的產生,一方面要提高焊接人員的操作水平,另一方面要合理、持續地保持氣體輸送,并在具體的焊接工作開始前先將焊接部位進行有效的清理,將水分和污垢等雜物除去,并控制焊接的電流、方向等因素。
焊接工作結束后會產生許多的熔渣,也被稱之為夾渣,具有多種形式,可以是長條的也可以是連續存在的,主要存在于焊縫部位。因此,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應該對熔渣進行有效的清除,并選擇正確的焊接方式提高焊接坡的角度,采用具有質量保障的設備和焊條,控制焊條角度,形成有效的焊道。
綜上所述,為了保證鋼結構建筑施工的質量一定要確保設計水平與施工水平。鋼結構施工在高空作業中還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在運用鋼結構施工技術時,除了要做好前期準備之外,需要相關人員經過大量的研究和試驗找到合適的焊接方式和技巧,需要質檢人員進行多次的檢測來保證焊接的質量,并且需要技術人員對現有的焊接技術進行進一步的改良和創新,保證能夠更好的應用到建筑工程事業中,使得我國的建筑工程事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