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紅亮
(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1)
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是一種在建設工程結算中廣泛應用的計價模式,在招投標階段充分了解和掌握施工圖紙后,依據相應規則計算工程量,編制工程量清單。投標人拿到工程量清單后,深入摸索市場發展規律和整體競爭優勢,確定工程量清單的綜合單價、規費和措施項目費等,并考量其中需要承擔的稅金。后期工程結算階段,對工程量清單上各種費用結算審計,以此為依據發放工程款。
縱觀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工程結算現狀來看,受到客觀因素影響,其中不可避免暴露出一系列缺陷,影響到工程結算準確率,后續工程款無法如期下發。具體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應用中,需要招標人結合項目具體情況編制工程量清單,承擔對應風險,而投標人報價則承擔著價格風險。工程結算中,結合合同約定方式來處理工程量變化問題,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總價包干或是單價包干方式。如果是選擇總價包干,工程項目中標后28 天后對工程量清單的數量進行審核,對比工程量清單與實際工程完成情況,核對后是后續招標圖紙施工內容包干數量,結算時依據合同價款結算審核[1]。對于超出合同約定外的工程量,則需要按照設計變更和現場簽證方式按實計算,依據合同約定來動態調整方式計算工程單價。單價包干形式應用在工程結算中,依據施工圖紙、現場簽證和條件變更等,確定工程數量。需要注意的是,按實計算執行中可能由于理解錯誤影響工程結算準確率,如將按時結算工程量錯誤看為承包商具體施工數量;按時結算對承包商所有完成工程提供報酬,理解上的偏差,很容易出現工程結算糾紛,影響到工程整體效益[2]。
對于工程建設現場的計量資料,作為現場簽證管理的主要依據,直接關乎到工程結算效率,是工程結算審計的主要依據。在工程建設現場,需要對現場標高、土方開挖的清淤工程量等進行測算[3]。但是,具體工程施工中,卻發現此類資料缺少專門的監理人員簽字確認,手續不全,嚴重影響到結算審計準確性和真實性。還有部分工程的計量資料不完整,后期工程結算審計中工程量計算不準確,最終的審計結果無法被合理應用。
在部分工程建設中,前期設計圖紙準備不充分,或是由于設計人員自身業務能力不足,不可避免的出現工程量清單編制不合理問題,工程量清單有所遺漏或內容模糊不清,抑或設計圖紙和清單內容不一致。也正是此類問題的出現,導致后期施工中不可避免出現檢查,影響到工程結算精準性,導致工程方承受不同程度上的經濟損失[4]。
在工程建設施工現場,由于涉及到眾多內容,很容易受到人為因素影響,所以現場簽證管理難度較大。部分工作人員由于專業素養和責任意識不高,對招投標文件內容了解不充分,未能深入分析工程量清單具體內容,甚至為了應付工作盲目簽證。部分簽證事件產生的具體原因表述不清晰,結算審計人員無法充分了解內容和項目特點,不得不尋找簽證人員了解實際情況,綜合評估簽證合理性,這樣將會大大增加結算審計人員的工作壓力。但是,部分管理人員對合同內容了解不充分,工程造價專業知識儲備不足,甚至用詞不準確,無法充分掌握工程量變化后的措施費用變化情況[5]。
部分工程結算審核中應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后期不可避免的出現新增項目,對工程變更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施工單位為了趕工期,并未提出新的綜合單位經由審核后直接進行。工程竣工后結算審核中,需要對新增項目計價確認,但是由于雙方意見不一致,則會出現矛盾糾紛,影響到工程結算準確性[6]。另外,簽訂工程合同后時,對于后期可能產生的變更和分歧缺乏綜合考量,工程索賠相關內容并未做出明確規定,工程結算階段由于合同內容了解不充分出現矛盾糾紛。合同履行期間,部分人員對工程合同不熟悉,在一定程度上加劇后期合同履約難度。另外,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工程結算審計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需要結合工程合同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審核方法來履行施工合同,以便于提升工程結算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7]。
針對當前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工程結算審計中的問題,需要充分契合工程實際情況,轉變理念和方法,立足于實際情況尋求合理措施予以改進,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為了有效提升工程結算審計效率和質量,應該收集工程相關資料和數據,為后續工程結算審計奠定基礎。工程結算資料類型多樣,包括招投標文件、招標工程量清單、技術核定單、工程變更通知單、施工圖、施工合同、監理審核確認后的施工方案、工程停工報告以及驗收單等內容,資料收集是否完整、可靠,直接關乎到后續工程結算審核有效性[8]。招投標文件作為工程項目建設活動有序開展的依據,貫穿于施工全過程,是工程造價控制的重點內容。收集資料后需要初步審核,保證結算資料真實性與可靠性。如現場簽證單上只有施工單位簽證,缺少建設大內外和監理單位的簽證,那么這份簽證單是不具有工程結算審計依據意義。如果工程有特殊情況,需要及時不全手續,保證結算資料完整、準確、可靠,才可以規范化展開各項工作,最大程度上降低工作負擔,避免重復工作,提升工程結算審計結果準確性。另外,為了保證工程結算審計合理性,需要充分契合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審計方法,合理有效的審計方法不僅可以縮短時間,提升工作效率,還可以保證審計準確性。通常情況下,工程結算審計方法包括分組計算審查法、重點審查法、全面審查法和經驗審查法等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來選擇最佳的審計方法,并注重控制審計時間和難度,以便于提升審計準確性。
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進行工程結算審計,對于工作人員按實計算概念認知不充分的問題,需要進一步轉變理念,加深按實計算概念認知和理解,嚴格遵循工程合同條款進行工程結算[9]。按時結算中包括分布分項工程量,按照具體計算規則來計算分部分項工程量,屬于實體性消耗量;措施性項目的實體消耗量采用的施工方法,實體消耗量變化的同時,施工措施也將進一步轉變。諸如,工程建設中需要運用到大量的鋼筋砼材料,數量變化的同時模板工程量隨之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腳手架費用。如果是承包商自身因素,需要對部分工程修復和重做,需要重新計算工程量,如果施工方案并未經過上級審核批準,是不屬于按實計算范疇的。
應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一個重點內容則是對工程量復核,工程結算審計中充分契合實際完成量結算,工程量計算結果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審結準確性。在審計時,嚴格遵循審計要求和規定,為工程量審核準確性提供保障[10]。依據工程量清單計算規則復核圖紙,并且保證各個分項工程實際工程量和工程量清單內容保持一致,如果并未出現變化,復核招標工程量是否準確,避免多算工程量。如果招標工程量算少,在工程結算中按照實際工程量調增來減少單位自身經濟損失。但是,如果招標工程量多算,施工單位在計算中卻很少會按照實際完成量計算,希望獲得更多利益。
實際完成的工程量與工程量清單內容不一致,一旦發生工程變更,在關注招標工程量審核以外,還要注重增加工程量審核準確性。區分結算工程量變動原因,具體是由于具體施工造成,還是招標工程量計算錯誤導致。如果是具體施工導致,結算審計應充分結合現場簽證和設計變更進行審核,保證新增工程量審核準確性。如果是招標工程量計算錯誤導致,審計中依據工程量清單規則和圖紙重新計算即可。在這個過程中,注意新增工程量的同時,是否某些分項工程的工程量減少,避免只增不減。
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進行工程結算,一個重點則是確定工程量清單的綜合單價,依據合同內容來確定承包人需要承擔風險范圍,其中不包括設計變更、現場簽證,工程地質條件變化和不可抗力等內容。合同中需要明確規定承包雙方素承擔的材料價格波動風險范圍,市場材料價格波動未超過約定幅度,承包人承擔風險或是收益。如果超出約定幅度外的部分,則需要發包人承擔,這樣才能保證工程量清單的綜合單價不變。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某項工程量清單綜合單價始終維持不變,部分工程量變動幅度超過30%,工程量增減的剩余部分需要由工程量發承包單位承擔,并提出調整綜合單價的要求,在另一方協商確認后變更合同條款內容,并將承包風險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加強現場簽證管理,首先需要充分了解簽證權限所在,技術類簽證由技術人員負責實施,經濟類簽證則需要專業的工程造價人員負責。通過構建完善的簽證內容審核制度,保證各個環節數據真實、可靠,一旦發生問題可以第一時間找到責任人,最大程度上規避結算時糾紛產生。
綜上所述,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進行工程結算審計,需要依據工程合同和計價規范,充分整理工程相關資料,把握結算審計重點和難點,循序漸進展開審計工作,一旦發生異常問題可以協商解決,提升工程結算審計準確性,為工程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