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學武
南寧軌道交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廣西南寧 530000
為降低建筑產生的能耗,我們需要進一步優化暖通空調設計,以實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標。BIM技術應用于建筑暖通空調設計中實現了其中各個專業的良好溝通,未來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完善,它將進一步向著“多數據來源,單一模型輸出,多層次模型建庫,多平臺應用”的方向發展。
BIM技術應用于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具有非常必要的現實意義。尤其我國當前建筑能耗占據國家總體能耗的47%,其中暖通空調產生的能耗占建筑總能耗的50%。為了充分滿足當前低碳、環保施工理念,針對BIM技術使用的時候,建筑暖通空調工程項目設計人員需要在前期結合工程項目本身實際狀況,立足工程建設目標層面基礎上,將設計和施工充分結合在一起。大量實踐證明,BIM技術應用充分提升了整個建筑工程行業的發展水平,將信息化技術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從前期規劃設計到施工過程建設再到竣工驗收等方面全面、具體和直觀化的實現,在多種方案優化選擇基礎上,為工程項目實現高水平建設發揮有效的促進作用。
BIM技術可以較好的處理設計缺陷問題,把各類數據信息更為立體化地呈現給建設方,這會有效地促進后續施工建設工作的開展。BIM模型構建的目的就是為了能更直觀地分析建設成本、施工技術等,保障工程項目開展的嚴密性以及精確程度[1]。
構建帶有機械性能的HAVC系統庫,開展通風管網和管道布置三維建模工作,利用好BIM技術,對BIM技術的位置進行改正,自動化地協調并變更各類模型視圖,就工業標準規范等完成各類的制圖工作,選擇國外的標準,精確地計算出標注以及管道壓損所出現的數值信息。風管的尺寸數值會較大,其占據的立體空間也會比較大。把新風管道延伸到建筑設施的外部,其就會和建筑設施內部的墻體產生碰撞等的問題,須處理好所存在的各類問題。
通常情況下,建筑暖通空調設計需要根據不同的功能屬性劃分冷熱源,而建筑物內部的不同功能區域則存在不同的劃分標準。例如學校的宿舍、餐廳以及澡堂等人流量變化呈明顯時間特征的公共區域,其溫度或濕度的控制便存在非常明顯的季節性差異。夏季溫度較高時,該類區域的供冷作業主要由聯機空調完成,雖說空調也可以在冬季天冷時完成供熱作業,但設備的性能卻決定了其在冬季無法取得良好的供熱效果,這就需要鍋爐房進行輔助供熱。水是鍋爐房主要的供熱媒介,而整體供熱環節中供熱系統內的熱水溫度卻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其中用到的原理主要是熱轉化和熱傳導。為進一步保證學校等公共建筑的供熱及供冷效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嘗試借助于地源熱泵提高供熱及供冷質量,以正常需要。
在將BIM技術應用到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按照設計階段所形成的數據平臺,將施工過程所涉及的信息及時上傳、實現共享應用,對整個施工過程實現有效的調整。對于現階段建筑工程項目暖通空調工程而言,其施工規模大、施工線路比較復雜,在施工過程中,應重點根據前期規劃設計方案實現全方面監督管控,并且根據施工過程在不同區域實行的標準,對設備使用型號和尺寸信息全面記錄,為后期竣工總結和階段性施工成果驗收奠定基礎。
在施工之前,對施工的關鍵環節進行模擬演示的技術工作,從實踐中,找出問題,提出預防性的建議,一旦問題出現,能夠及時有效的解決。把握施工整體的重點以及難點,使現場施工的人員能夠掌握施工的各個環節,減少質量問題的出現;對于施工材料進行嚴格的把關,必須符合工程項目的需求。從源頭上控制整個暖通施工的質量[2]。
在做好準備工作基礎上,將BIM技術進行真正應用到暖通空調實際施工中。主要分為幾個階段:從建模分析到風管系統建模、水系統和管道建模,再到水系統和管道建模以及最后的檢查。
(1)建模分析。首先要依據3D工程模型分析出建筑性能,這是為暖通空調設計優化工作做好準備。主要從內部集成進行分析,掌握能耗數據,從而能夠準備對暖通空調系統的整體負載數值進行評估,為工作人員進行冷負荷和熱負荷報告提供有效依據。
(2)風管系統建模。在對風管系統建模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員應當構建HAVC系統庫,使其機械功能能夠得到發揮,而后對風管網和管道進行布局設計,進而完成三維建模工作。在BIM技術的應用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其位置進行修改,即系統中的模型視圖可以實現對其自動調節。值得注意的是,工作人員應當嚴格按照工業標準和規范進行尺寸標注、管道壓損計算。我國工業規范和標準還在不斷完善中,現階段還是運用國外的工業標準。
(3)水系統和管道建模。在對水系統和管道進行模式時,要求工作人要依據冷、熱負荷報告,進而建立供暖系統,并通過布置熱水管網與管道完成三維建模。在城市建筑過程中,水系統管道往往管道較長,數量也多,而且多數是在市政網進入,從地下室出口出來,所以很容易導致管道互相交叉、碰撞。基于這種情況,應用Revit MEP軟件可以對其進行緩解,運用該主要就是利用其本身具備的定尺裝置和定位裝置等特性,能夠對其交叉現象調節管道高度和長度[3]。
將BIM技術應用到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重點強化前期設計階段工程三維模型形成和應用,在優化選擇設計方案基礎上,能夠從數據平臺信息共享交流、保證管線施工滿足工程要求,同時強化施工過程落實中監督管理。新時期,我們需要正確認識這項技術的重要意義,進而推進相關細節工作的優化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