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魯晶
在養殖池中央建一水泥立柱,立柱頂端安裝傘盤體,在立柱周圍池塘的地面上固設剛性圈,上下兩層呈輻射狀分布的多根細鋼索構成上下骨架,骨架間鋪設夾網層和塑料薄膜層,沿上骨架坡面鋪設多道緯索,在立柱頂端裝可遮蓋棚頂中心孔并可上下移動的頂蓋,在靠近剛性圈的棚面開門或窗,將棚體制成類似于傘形,遮蔽面積大,相對成本低。曲面棚風阻小,抗風能力大大增強,養殖的相對成本降低。在棚頂設置可開閉的通風口,即在無風時需要通風降溫時,將頂桿連同頂蓋上升,棚內熱空氣即可從棚頂通風口流出,涼空氣從門或窗進入,實現自動換氣和降溫。

(1)池塘要求:室外大棚池塘一般要求東西朝向,長方形,面積3335 ~6670 平方米,長寬比2 ∶1,寬度控制在60 米以內;池深2.5 米,水位保持在1.5 ~2.5 米。池壁為混凝土結構或塑料膜(厚度為0.35 毫米黑色HDPE 防滲膜)鋪設,池底鍋底形,中間設排污孔;排污孔設在池邊的,則在池底開中心溝,向排污孔傾斜,坡度5‰以上。室內大棚池塘面積則一般在1199 ~1334平方米,作為標粗池,并按1 ∶10比例搭配養成池。
(2)增氧設施:配套水車式環流增氧設施和底充式增氧設施。水車式增氧設施,每塘2 臺以上,每臺功率0.75 ~1.5 千瓦;底充式增氧設施,用鼓風機或空壓機充氣,PVC 管或微孔管為充氣管,直徑10 ~15 毫米,充氣管間距4米。PVC 管間隔60 厘米打孔, 孔徑0.6 毫米。底增氧配置功率控制在0.15 ~0.25 千瓦/667 平方米。
(3)其他設施:備用發電機組、棚內投飼船、提水機械等。
(1)茬口安排:第一茬養殖時間一般選擇在3 月中下旬放苗,6 月底至7 月中旬前起捕;第二茬養殖時間一般7 月底至8 月中旬放苗,元旦前后水溫低于16℃前全部起捕完畢。
(2)養殖技術要求:放養良種種苗,選擇體質健康活潑,活動能力強,規格均勻一致,不帶病的優質良種蝦苗,苗種規格5 ~6 毫米。在放苗時,要特別注意鹽度,池塘鹽度不能低于育苗池鹽度1 以上。放養密度一般7 萬~15 萬尾。
整個養殖期間水溫控制在15 ~35℃。養殖第一茬前期和第二茬后期,外界氣溫較低,要及時關閉大棚 ;盛夏季節,要及時開啟大棚,當水溫持續超過32℃時,去掉整個覆蓋薄膜。
要建造蓄水池,養殖用水需經24 小時以上自然沉淀處理,用80 目篩絹過濾泵入養殖池。淡水地區可在蓄水池中放養花白鰱、吃食性魚類進行生物凈化,海水池塘則需用10 克/ 立方米漂白粉消毒。
池塘經消毒處理后,在放養前用充分發酵過的有機肥與生物肥料、光合細菌等進行肥水,使透明度保持30 ~40 厘米后放苗。
根據養殖季節的不同,適時加注新水和進行水質調節,經常使用底質改良劑和微生物制劑、微生態態制劑來改良池塘水體的生態環境,使池水長期保持肥、活、嫩、爽。一般養殖前期每天加水5 ~10 厘米,透明度保持在30 ~40 厘米,達到2米水位后,才開始逐步換水,每天換水量10 厘米左右。以后逐步增大到15 ~20 厘米。養殖后期水色過濃的池塘換水量增大到30 厘米左右,盡量使池水保持清爽,透明度保持在30 ~50 厘米。
根據池塘水色、載蝦量、天氣等情況,采用水車式環流主體增氧與底充式增氧相結合方式,及時開動增氧機,保持池水溶解氧充足。放苗密度較高的池塘,放苗20 天內每天黎明前及中午開啟空壓機2 小時,放苗20 天后增開水車式增氧機1 ~2 小時,放苗70 天后除投餌時暫停1 ~1.5 小時外,全天開啟空壓機和水車式增氧機。氣壓低的陰天、下雨時增加開機時間和次數,使水中溶氧量始終維持在4毫克/升以上。
飼料沿池塘四周進行均勻散投,第1 個月日投4 ~5 次,第2 個月3 ~4 次,以后日投3 次。經常檢查吃食情況,一般以1 小時左右吃完為宜,并根據吃食情況、天氣情況、蝦的生長情況和季節變化,及時調整飼料投喂量。養殖中后期至起捕前可在飼料中加入維生素C、免疫多糖、免疫多肽等添加劑,每日添加1 ~2 次,投飼2 天停2 天。
每天巡塘觀察對蝦吃食、活動情況,及時處理病死蝦;定期監測水質,對飼料臺、工具進行消毒;嚴格控制養殖無關人員進出入養殖區域。
做好輪捕工作,根據池塘中蝦的規格和載蝦量,及時做好輪捕工作。
(1)養殖前期準備工作:苗種放養前,及時檢修養殖池的進排水、加溫和供氧設施等,提前10 ~15天做好養殖池清淤、消毒和肥水工作,檢測余氯<0.5×10-6的情況下進行肥水處理,形成特定藻種利于蝦苗生長。當自然水溫低于20℃時,提前覆蓋塑料薄膜使棚內溫度超出自然水溫8 ~10℃。
(2)苗種標粗階段:選購優質南美白對蝦苗種,苗種規格5 ~6毫米,運輸前做好苗種標粗池的水質調節,鹽度相差應不大于3。苗種引進之后放到標粗池中進行集中培育,密度200 萬~250 萬尾/667 平方米。全程使用優質粉狀飼料投喂,并根據養殖池內生物餌料數量酌情選擇投飼量,日投飼量一般為蝦體重的10% ~15%,一天投喂4 次,分別為5 時、10 時、16 時和21 時。經20 ~30 天培育,蝦苗體長達到4 ~5 厘米,可進行下一階段分池養殖。分池的具體時間、規格視池塘的承載量進行,注意標粗池內水質變化。
(3)對蝦養成階段:選擇在晴好的天氣進行分池放苗,分塘前取部分蝦苗進行試水,48 小時后成活率在98% 以上方可放苗,按照30 萬~35 萬尾/667 平方米進行分池放養,分池前、后,需在對蝦料內添加免疫增強劑,減少蝦苗的不良應激反應。全程堅持采用高蛋白、高能量的優質全價配合飼料投喂,要求早晨少喂,下午和夜晚多喂。養殖前期投喂開口料和0 號料,每天投喂三次(早上7 時,中午11 時,下午17 時)。中后期投喂1 號和2 號料,一天四次(早上5 時,中午11 時,傍晚17 時,晚上22 時)。適時估算養成池對蝦數量和規格,作為投餌量的依據。養成期根據實際情況來換水或加水,放苗三天后每天注入新鮮海水10 厘米,直至標準水位,水質好的應少換或不換,前期只加不排,中后期每天中間排污一次保持塘底清爽,換水量控制在三分之一以內。同時,進行嚴格地水質調控,定期檢測水質理化狀況,適時追肥、靈活調節,投放底質改良劑和微生物制劑調節水色、穩定水質。南美白對蝦養殖的最好水色是由綠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黃綠色和黃褐色。整個養殖過程保持最適 水 溫25 ~28 ℃, 溶 解 氧≥5 毫克/ 升,透明度20 ~30 厘米,pH值7.8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