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
今年以來,中國豬肉價格飚升引發國人熱烈討論:一般人關心的是豬肉價格何時回落,供應是否充足;經濟界則討論豬肉價格飚升對物價的影響,甚至是對經濟運行的影響;投資界則關心有關上市公司業績能否保持增長及豬肉價格對貨幣政策的影響。CPI在豬肉價格影響下大幅攀升,10月份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年升3.8%,創2012年2月以來新高。其中,豬肉價格按年飚升1.01倍,CPI按年3.8%的升幅中有2.4個百分點乃二師兄之功勞,占了近三分之二。于是乎,出現“拿掉豬肉是通縮”的論調。但此等看法并不全面,正如中國股市,A股市場“拿掉核心資產是暴跌”;又如居民收人“拿掉富豪是貧窮人口”。看待物價理應全面觀察,豬肉價格上升必定引發雞肉、牛肉及羊肉價格上升,同時對飼料價格亦產生正面影響。央行亦認為,關注豬肉價格上升擴散至其他物價中,因此不能大規模放寬貨幣政策,盡管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持續下跌。
農業部表示,進一步完善生豬養殖設施農用地政策,一律取消超范圍劃定的禁養區。明年上半年生豬生產取決于今年下半年母豬存欄數,目前而言母豬存欄量已回升,疫情穩定下,明年上半年生豬生產將進一步好轉。但供應明顯增加或要到下半年。農業部力爭明年底基本恢復到往年八成水平。

盡管有研究員樂觀認為豬肉供應受到全面性打擊,要恢復往年供應水平需要長達10年時間,因此極其看好豬肉股的業績及走勢。然而觀察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指數走勢圖,自10月下旬至今竟然出現5浪推動下跌局面。除非豬肉價格反彈后再跌,呈現7浪等效3浪模式,后市才可創新高,否則豬肉價格見頂——春節前后雙頂——豬肉股的走勢不能樂觀。各位可以打開牧原股份(002714)的F10,股東人數自去年底的1.8萬戶飚升至今年9月底4.3萬戶,升幅愈1.3倍,不能不令人擔憂。
今年8月17日人民銀行宣布MLF利率與LPR掛鉤,11月5日透過MLF“減息”5個基點,但上證指數沖關3000點失敗;本周人行再次透過LPR“減息”5個基點,上證指數連2900點都守不住。此處解釋何為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英文簡稱LPR),亦即貸款基礎利率,創設于2013年10月。簡而言之,LPR乃18家綜合實力較強的大中型銀行透過自主報價方式,確立最優貸款利率以供行業定價參考。人行于2013年7月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隨后為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完善金融市場基準利率體系,指導信貸市場產品定價,隨后創設了LPR。5年期LPR“減息”5個基點,依據計算,100萬30年期貸款每月供款減少約30元,可買1斤豬肉。
央行謹慎減息,正如前述,擔心豬肉升價擴散至其他消費品上,不能過于積極。在各大指數走勢中,國證2000指數(399303)最差。無他,注冊制于科創板上試點,若成功,將推廣至其他板塊,小型股的走勢由于估值高企,而又被注冊制壓制,自然不能看好。國證2000指數連接去年10月最低點、今年1月次低點及今年8月短期低點,可得中期上升趨勢線。國證2000指數近日幾次下試該線支撐力度。
2015年6月見頂之后,國證2000指數以ABC3浪模式跌至去年10月低點,其中浪B為水平三角形(2015年9月15日至2017年3月17日),去年10月低點之后反彈問隔浪X至今年4月17日7091點結束。其后進入第二組ABC下跌。第二組ABC之浪A以3浪模式行進,其中A浪(a)于6月6日結束,之后進入A浪(b)反彈。后市存在兩種可能性:一是短期守住中期上升趨勢線進行反彈,自6月6日以來的浪(b)以水平三角形方式行進,9月16日短期高點為(b)浪a,近日低點為(b)浪b,正進入(b)浪c反彈;二是短期向下突破,如此9月16日高點結束A浪(b),之后進入A浪(c)下跌。
周四收市,上證50ETF期權最大持倉前5位,有4只是認購期權,只有1只是認沽期權。11月3100購持倉最大,達47.6萬手;其次是11月3000購35.8萬手;12月3100購排第4位27.7萬手;11月3200購第5位23.7萬手。合共134.8萬手,相當于134.8億份上證50ETF。按照上證50ETF于10月底派息公告,共派息6.64億人民幣,每份ETF派0.047元,計算可得此時上證50ETF份額只有約141億份。因此期權多頭持倉非常夸張,此等情形自今年4月以來,已經多次出現。為何上證50指數多次上攻都夭折?皆因盤子太重,“坐轎者眾而抬轎者寡”。年末將至,小心今年漲幅較大股票機構落袋為安,須謹慎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