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鵬 胡亞瓊 孟曉雯



【摘要】? 2018年中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指數報告顯示,漁業作為農業類上市公司行業,其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最差。漁業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對于發掘漁業整體行業潛力至關重要。文章通過信息熵構建反映漁業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模型,評價公司規模、盈利能力、償債能力、風險水平以及生物資產狀況5個因素的影響力,進而提出提升漁業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標準的建議,增強漁業行業未來發展的動力。
【關鍵詞】? ?漁業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生物資產披露
【中圖分類號】? F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5812(2019)20-0033-04
一、前言
作為上市公司,需要建立健全會計信息披露機制,但目前漁業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問題對公司的進一步發展存在諸多負面影響,導致投資風險增大,投資額降低,競爭力下降,甚至影響到我國漁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本文旨在以信息熵構建反映漁業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模型,確保漁業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高標準、高質量,進而推動漁業整體行業的全面發展。
二、文獻綜述
依據相關規定,上市公司(包括擬上市公司)有義務進行會計信息的披露。其中,能夠闡明并幫助信息使用者了解公司資金流動、經濟活動的重要信息,如上市公司的運營效果、財務狀況、現金流量情況等均屬于會計信息披露的主要內容。
國外學者高度重視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迄今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理論系統。Botosan(2015)以農業公司為研究對象,將Edwardst等研發的“基于會計價值公式”用來度量農業類公司權益資本成本,認為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高質量和詳細程度有助于提高公司綜合實力并降低資本成本;Levitt(2016)提出,會計信息的透明度、可靠度與上市公司的經濟收益呈正相關,Laporta(2017)得出不同地域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狀況與政治、經濟、文化背景息息相關;Paulhealy and Bushman(2017)提出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與公司的規模、管理決策等密切相關。
我國學者圍繞會計信息披露質量進行多方面的研究分析,楊世忠(2012)提出必須制定具有綜合性、質量高的會計規則以滿足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可靠性等特征要求;袁玉梅(2014)認為保障上市公司資產安全、完整、提升公司競爭力的重點在于提高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以及豐富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李惠蓉等(2015)認為披露高質量的會計信息能夠約束管理層更好地管理公司,吸引資金快速流入企業,降低資本運作成本;王雅菲(2018)認為有效規制既是高質量會計信息的前提,也是上市公司健康發展的保障,因此要構建全方位的法律規制體系,以外界力量保證上市公司的健康可持續性發展。
伴隨我國資本市場多樣化、層次化的建立與完善,證券市場逐漸成熟,上市公司的數量、規模也在不斷增長,但我國漁業上市公司卻始終都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漁業上市公司不僅是上市公司與漁業公司的綜合體,也是連接漁民和市場的紐帶。蔡月梅(2014)根據其設計的漁業生物資產披露規范性指數指標體系得到漁業上市公司各項指標值及其規范性指數,認為會計信息披露過程的標準化、信息披露的高質量與公司經營績效呈正相關;陳祥碧(2015)發現在會計信息披露過程中,生物資產分類越詳盡、內容越豐富,信息披露質量越高;彭麓霖(2016)著眼于農業資產的自然再生產與經濟資產的人為再生產性相互交織的角度,提出構建農業上市公司生物資產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考核評價體系,并采取專家賦值、公眾打分的方式,評價結果顯示,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較低的現象在漁業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陳霽玥(2019)從漁業上市公司進行自我評價的環節入手,探討了信息使用者的決策受漁業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影響力度的大小,進而規范上市公司的運營行為以降低審計風險;易燁(2019)以漁業上市公司作為案例揭示其在會計信息披露方面出現的違規問題,要求漁業上市公司要確保會計信息披露的高質量,不斷提升漁業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管力度。
綜上,漁業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與投資、決策的風險性密切相關,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披露,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公司的各項重要信息,促使資源合理流動,漁業上市公司應通過積極采取改進措施,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優化自身的發展潛力,提升漁業上市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最終達到推動我國漁業資源優化配置、調整漁業產業結構升級的目的。
三、海洋漁業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考評與存在的問題
(一)漁業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考評
依據證監會行業分類結果(2019年第1季度上市公司行業分類結果),選取漁業類的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以海洋漁業上市公司的分類結果為基礎,最終獲得9家漁業上市公司的基本信息。具體如表1所示。
到2018年12月止,漁業板塊總計9只個股,總股本為531 880.50萬股,其中總股本在10億以上的只有一家(好當家,600467),總股本在5億以上的僅有三家(獐子島,002069;ST東海洋,002086;國聯水產,300094)。依據最新修訂的《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辦法》,考評等級包括A、B、C、D四個等級。深交所公布的2012—2017年海洋漁業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評結果具體如表2所示。
從表2可以看出,漁業上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考評結果達到A或B的優秀公司極少,2012年和2013年期間僅有1家的評價考核為A,尚未達到深交所披露信息質量的平均水平,2014年至今無一家考核為A。考核結果為B和C的占比數量較多,根據表2,2014—2017年考核為B的比例為依次為60%、40%、60%和60%,考核為C的比例分別為40%、40%、40%和20%。與總體平均水平相比較,漁業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明顯偏低,這也凸顯了漁業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獨特性、復雜性。
(二)漁業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為了全面地說明情況,本文統計了截至2018年底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違規情況。近年來,監管機構統計了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違規處理情況,本文選取了第三產業中分別占GDP比重達8.79%、6.87%的金融業、房地產業與第二產業中數量居首位的機械電子業以及與居民生活聯系最為密切的水、電、氣供應行業等同農業類上市公司的會計披露情況進行比較。
由表3可知,僅有農業類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違規比例高達143%,遠超其他行業比例。
從表4可知,漁業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違規被處罰比例遠超其他行業,高達88.89%。由于漁業上市公司存在特殊性,其在日常經營過程中必須做好會計信息披露工作,及時對外公告,否則會嚴重影響投資者對公司真實情況的判斷。這要求在會計信息披露過程中更傾向于披露內容的多樣性與豐富性,才能使投資者更加了解上市公司的現狀,比如生物資產的種養殖信息、交易信息、風險管理情況等會計信息。如2018年2月4日,獐子島(002069)公告稱因扇貝死亡等原因造成虧損6.28億元,而此前獐子島針對生物資產的相關情況,如數量、質量狀況等未進行公告說明,在2017年第三季財務報告中顯示公司盈利4 000多萬元,但第四季報告卻顯示虧損數億元。
四、海洋漁業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實證研究
(一)建立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熵值模型
以國內外有關會計信息披露的實證研究為參考,并結合我國農業類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從公司規模、盈利能力、償債能力、風險水平、生物資產五個方面構建漁業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熵值模型指標體系,設立5個影響因素指標F={f1,f2,f3,f4,f5},8家漁業上市公司(包括主板、中小企業板)集合G={g1,g2,…,g8 },構造初始影響因素評估矩陣X=(xij )8×5:
其中Xij是漁業上市公司gi的影響因素指標fj值。對各指標數據標準化后的值為:
Yij=[Xij-min(Xi)]/ [max(Xij)- min(Xi)] (i=1,2,…8;j=1,2,…5)
漁業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信息熵以多維度綜合測量披露會計信息的質量,根據信息熵的計算公式,計算出各個指標的信息熵為H1,H2,…H8。
Hi=E[log21/ P(Xi)] (j=1,2,…5)
通過信息熵計算漁業上市公司影響會計信息披露的各指標的權重:
Wi=(1- Hi)/(K-∑Hi) (i=1,2,…5)
(二)影響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因素分析及指標選擇
1.指標體系構建。指標體系構建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所披露會計信息的詳細程度和有效性,因此,指標體系在構建過程中要著重考慮效率和效果的價值意義。熵值模型指標體系的構建,旨在完善不同漁業上市公司間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可比性,即公司間橫向可比,以及同一漁業上市公司不同會計年度間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可比性,即公司內部縱向可比。
由于會計信息對不同信息需求者的重要性、詳細程度均有差異,因此,不僅要側重于漁業上市公司的年報,而且按照信息需求者的需求以及重視程度來確定是否需要設立該指標,在此過程中,需著重考慮漁業上市公司的特殊性。保留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影響較敏感的指標,剔除相對不重要的指標,提高指標體系對漁業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解釋力。經優化后,確定的最終指標體系如表5所示。
2.因素分析。已有研究表明,公司治理、公司財務狀況影響會計信息披露。立足公司治理角度,公司規模(SIZE)以及盈利能力(ROEFIT)影響會計信息披露;立足財務狀況角度,償債能力(DPA)以及風險水平(RISK)影響會計信息披露質量。(1)Botosan(2015)選擇美國農業公司為研究對象,發現公司盈利水平越高,會計信息披露質量也越高。(2)Levitt(2016)認為公司規模與會計信息披露正相關,即公司規模越大,披露會計信息內容越豐富、質量越高。(3)償債能力與經營杠桿系數上,企業經營杠桿系數與經營利益、經營風險、市場低估風險呈正相關。漁業上市公司選擇披露較少的會計信息,以緩解高負債率傳遞給信息需求者的負面影響,易燁(2019)發現高資產負債率的企業,其影響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問題也較多。(4)受限于漁業上市公司季節性與區域性的特點,其生產經營過程和生物資產狀況都比較特殊,在市場上面臨著較高的自然風險,因此圍繞計量、記錄、報告、盤點等方面披露生物資產狀況(BAD)也尤為關鍵。
3.數據來源。本文從國泰安數據庫選取2015—2018年漁業上市公司的年報數據作為研究樣本,利用Excel、matlab 2017等軟件整理分析數據。為保證結果準確性,刪除數據缺失或數據異常公司,以8家漁業上市公司總資產自然對數、凈資產收益率增長率、生物總資產歷史成本的自然對數、速動比率、經營杠桿系數共5個指標,構成本文研究指標原始變量,此外還收集了深交所、上交所對漁業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評級數據。
(三)熵值權重計算結果
以模型為依據,處理得到的樣本數據,進而得到5個指標的權重計算值如表6所示。結果說明,公司治理層面的盈利能力、公司規模、財務狀況層面的償債能力、風險以及生物資產狀況對漁業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影響很大,所含的信息量多。風險水平以及生物資產狀況的權重較低反映了漁業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無法有效控制經營過程中的風險、無法準確詳細列示生物資產狀況的問題。如何對漁業上市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資產負債率、總資產對數、經營杠桿系數、生物總資產等進行有效監督成為漁業上市公司面對的重要課題。
(四)實證結論研究
漁業上市公司財務狀況體現企業的風險水平、償債能力、生物資產狀況等,記錄著公司的收益與壯大,公司治理情況則凸顯企業的規模以及盈利能力,吸引著外部的投資與成長。研究表明會計信息披露受凈資產收益率、資產負債率、總資產對數、經營杠桿系數、生物總資產的影響較大,這也表明企業的盈利能力、公司規模、償債能力、風險水平及生物資產與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呈正相關,會計披露信息越多,公司的財務狀況越好,會計信息質量越高,能夠更好地吸引外部投資,有利于擴大公司規模,而規模越大的公司就會越傾向于披露更詳細的會計信息,社會公眾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上市公司經營狀況。針對漁業上市公司的獨特性,要求會計信息披露必須將生物資產狀況單獨列示,會計信息才具備較高的可信度,才能獲得債權人和投資者的信任。
針對漁業上市公司構建關于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信息熵值模型,從定性的角度進行考核評價,在漁業上市公司的治理層面以及財務狀況層面分別選取影響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因素,通過計算公司規模、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生物資產以及風險水平的權重等5個影響因素,幫助投資者了解漁業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提供客觀的數據結果,優化了漁業公司信息披露結構,緩解了漁業公司未來發展所面臨的信息披露等一系列的問題,提升了漁業公司的整體實力,降低了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時的風險,維護了廣大投資者的利益,能有效發揮漁業產業資源優化配置的功用。
五、漁業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完善建議
針對漁業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熵值權重大小所顯示的生物資產信息披露、風險管理能力中存在的現實問題,本文提出如下建議。
(一)完善會計制度規范
依據生物資產自然性的特點,漁業上市公司生物資產劃分為消耗性生物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和公益性生物資產,通過細化、規范漁業上市公司的生物資產分類信息能夠有效實現高質量的生物資產會計信息披露,從而保證決策者依據所披露的會計信息做出正確決策。因此,有關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生物資產以及與生物資產相關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確認、計量以及計提折舊的措施和方法以及明示生物資產的收益信息等要充分披露。
(二)強化風險管理能力
樹立風險意識,建立會計信息風險預警系統,對漁業上市公司整體的生產過程、運營過程和財務過程等進行跟蹤、監督和控制。漁業上市公司的運營面臨著自然災害的嚴重影響,這一風險是客觀存在且無法避免的,因此,有必要建立有效的風險轉移機制,例如:向保險公司投保、海產品期貨的套期交易等方式。
總之,漁業上市公司充分利用現代有效的信息和管理方式,在借鑒其他產業會計信息披露的方式、內容的同時要立足自身行業的獨特性,提高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有效促進漁業整體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 陳霽玥.農林牧漁業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現狀及建議[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3):140-141.
[2] 蔡月梅.中國生物資產信息披露的規范性研究——基于農業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4,(30):315-320.
[3] 劉偉.中國漁業上市公司信用風險的測度——基于KMV 模型的實證研究[J].中國漁業經濟,2015,(4):84-88.
[4] 賴惠明.農業類上市公司生物資產披露實證分析[J].中國農業會計,2015,(4):45-47.
[5] 羅云芳.林業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影響因素分析——基于碳匯視角[J].財會通訊,2019,(10):29-31.
[6] 楊世忠.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暨審計質量分析[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3,(2):42-48.
[7] 于雪彥.基于信息熵的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模型及經濟后果研究[J].投資研究,2017,(5):67-80.
[8] 劉琨.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實證研究——以云南省為例[J].會計之友,2019,(3):123-126.
[9] 袁玉梅.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合規性分析[J].時代金融,2014,(9):155-157.
[10] 劉澄.基于熵值法——C&RT算法的財務困境預警[J].財會月刊,2013,(9):15-18.
[11] 彭麓霖.農業上市公司生物資產信息披露質量評價[J].財會通訊,2016,(22):16-20.
[12] 陳祥碧.從中外比較視角論中國農業會計政策的改進[J].世界農業,2015,(8):106-109.
[13] Levitt,Miller M H.Corporate Income Taxes and the Cost of Capital:a Correc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6,53(3).
[14] Laporta.On the Irrelevance of Corporate Financial Polic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7,64(6).
[15] Paulhealy,Bushman. 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Borrowing[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