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數下跌,大白馬有抱團松動跡象,但基建等周期股表現給力,看風格是否能成功切換。

成分股走勢分化,白酒、保險等大權重股普跌,二線藍籌表現相對較好。

雖然一度再次上揚,但周五的大跌將趨勢破壞,后市將面臨調整。

雖有外資持續買入,但機構為了年低排名而提前兌現利潤,機構重倉股是“災區”。

顯然,上攻時缺乏資金支持,而下跌時場內資金競相流出,此時不宜重倉。

指數一度沖破九月份的高點,但隨后就是連續下跌調整,顯示出資金兌現利潤的急切。

道指周一再創新高后連續調整,主因是市場觀望貿易談判進展。

納指周二創下歷史新高,隨后與道指一樣步人調整,科技股份化,芯片股整體回調。

美元區間窄幅震蕩,美聯儲會議紀要偏中性,寬松或收緊的貨幣政策短期內難以推出。

恒指反彈乏力,最新市盈率僅約10.5倍,較過去5年平均值低,估值方面還較安全。

在經歷了一年的經濟動蕩后,投資者開始相信德國經濟可能引來復蘇,股指達到歷史最高位。

黃金在美元波動不大以及未有突發事件發生的背景下,也在區間小幅波動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