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獨具匠心的教學思路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優化初中語文教學思路,讓教學思路充滿魅力,能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教學思路;魅力;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古人云:“風弄林葉,態無一同;月當流波,影有萬變?!闭Z文教學思路也應異彩紛呈,盡顯教師個性魅力。
那何謂“教學思路”?全國特級語文教師余映潮認為:所謂“教學思路”,是對如何展開教學內容的“想法”,是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所規劃的、所要實施的教學流程,它或明或暗地被劃分成若干教學環節,以便在課堂上有序地向前推進??梢哉f教學思路既是教師鉆研教材的結晶,又是教師的心智反映。因為“教學既是一門技術,又是一門藝術”,語文教學要做到“傳道有術,授業有方、解惑有法”,就需要教師進行具有創造性的審美勞動。正如教育家夸美紐斯所說:“教學就是把一切知識傳給一切人的藝術?!背踔姓Z文課堂要想呈現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教師就要充滿智慧地精心設計教學思路。
如何讓語文教學思路充滿魅力呢?
一、授之以法:教會獨立分析問題的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學亦是如此,語文教學就傳授知識與掌握學習方法而言,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掌握知識的方法。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曾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教學時,教師要善于啟發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歸納、掌握學習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自我學習中享受學習的快樂,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例如,學習朱自清的散文《春》,教師應獨辟蹊徑,優化教學思路。第一步,教讀。以春草圖為例,根據文本特點及學情,提出一組思考題:(1)春草的特點是什么?結合具體語句分析。(2)從哪幾方面描寫春草的?(3)采用什么手法描寫春草的?(4)寫人的活動有何作用?(5)表達作者何種情感?組織學生討論,與學生對話交流,引導學生歸納寫景散文的分析方法。第二步,扶讀。教師幫助學生運用此種方法分析春花圖。第三步,自讀。學生自學春風圖和春雨圖,自己獨立提出問題,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獨立學習,合作解決問題。整個過程循序漸進,一氣呵成,既培養了學生閱讀分析、理解、鑒賞、評價能力,又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二、學之以方:鍛煉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互動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只是個引導者的角色,是組織表達創造的“導演”,是科學指導訓練的“教練”。教師要充分發揮好自己的主導地位,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運用科學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喚醒自我學習意識,決不能越俎代庖。要培養合作意識,讓學生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釋放,調動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習得到良性發展。例如,學習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一文,這篇課文在平靜的敘述中蘊含著感人的力量,為能讓學生體會到作者浸潤到文字中的豐富情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思考:“我”為什么懷念母親?學生在感知課文后,就會自主思考,母親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是如何對待母親的?“我”為什么會這樣對待母親?一連串的問題就會浮現在學生的腦中,自我調動認知,喚起學習的內驅力,同時,學生間彼此分享,合作探討,教師在學生思路堵塞時適時點撥、誘導。充分研讀課文后,教師再啟發學生質疑,提出問題,如文章的題目為什么不用“懷念母親”,而是取題為“秋天的懷念”?學生完全自己獨立提出問題,再把疑難問題拿到學習小組,大家相互幫助,共同探討,彼此互相分享。這個學習過程,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有助于開發學生智力、發展個性品質。
三、習之以趣:激發學習語文濃厚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睂W習應是一件讓學生內心感到愉悅的幸事。被動、機械地學習只能是在浪費時間,毫無效果。因此,教師應該鉆研教材,充分利用好教材,挖掘教材中的興趣點,在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處啟迪開智。同時要創設課堂情境,良好的氛圍是學生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的條件,教師要讓學生在輕松愜意的氛圍中去學習。此外,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主動去獲得新知,在求知過程中獲得學習的興趣。例如,學習《濟南的冬天》一文時,可以在上課伊始,通過多媒體展示一些濟南風光的圖片或播放一段視頻,風景怡人的畫面、美妙悅耳的音樂,可觀可感,既增加了學生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大美濟南在學生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同時,讓去過濟南旅游的學生,再給同學們講講旅游見聞,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濟南的山山水水,學生的親身體驗,更能激起學生們對濟南的向往與熱愛之情,激發學習課文的欲望,更好地和作者一起探究濟南的冬天是個“理想的境界”,學習興趣自然被調動起來。
四、育之以情:幫助形成積極健康的情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教書育人,教書不是目的,育人才是根本。語文是人文性極強的課程。教材是我們對學生進行思想情感教育熏陶極好的媒介?!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要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教學時,教師要善于挖掘文本的價值,找到對學生進行情感熏陶的契合點,在文本學習中巧妙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抒發的情感,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思想的教育、情感的啟迪。例如,學習莫懷戚的《散步》一文,要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深層意蘊,感悟親情的可貴,理解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的意義。這樣,學生就可以調動認知,聯系自身,各抒己見。教師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了情感價值觀的教育。而這種教育避免了空洞的說教,機械式地貼標簽,不知不覺中學生受到感染,這是一種學生發自內心自我的陶冶,易于學生接受,學習的效果不言而喻。
五、思之以筆:培養讀寫結合良好的習慣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初中語文教材選取了大量名篇作品,這些都是學生研習的經典范文。通過閱讀,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經過內化、吸收,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點用文字表達出來??梢哉f,閱讀是學習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學習的提高和升華。課標中也明確建議,要重視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聯系,將讀與寫有機結合。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重要的原則之一。以讀促寫,以寫促讀,閱讀與寫作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例如,學習汪曾祺的散文《昆明的雨》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寫一篇鑒賞小文。教師給出一個寬泛的范圍,可以就課文的語言、結構、手法、主題等任意選取一點進行練筆。這樣學生就會通過閱讀找到自己感悟最深之處進行寫作??梢哉f,小小練筆既讓學生加深對課文文本深層次的理解,又能讓學生表達出真情實感,還能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可謂一舉三得,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余映潮.這樣教語文[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李驥,1994年生,哈爾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研究方向為中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