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璞山
(山西省工業設備安裝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32)
目前我國對地鐵通風系統研究工作較多,但是對于各地區、各類型的車站的實際用能情況目前尚欠缺系統的研究,缺少運營數據的支撐。對地鐵通風系統進行優化,促進地鐵長遠健康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地鐵機電(風水電) 工程主要由三部分組成,電氣動力系統、給排水及水消防系統、通風空調系統等三個系統全涉及到消防驗收項目,地鐵通風系統是地鐵工程的重要設施之一,它的主要任務是用來調節地鐵內部的溫度、濕度和空氣質量等,為乘客提供更舒適的乘坐條件。地鐵通風系統的組成主要包括公共區空調設備、管理房空調設備、隧道內空調設備和制冷循環水系統,這些設備共同組成地鐵通風系統,在地鐵正常運行的時候能夠為地鐵站提供舒適的環境條件,而一旦出現列車阻塞在隧道內等緊急情況時,通風系統也能夠為阻塞區通風,在短時間內保證乘客正常的空氣需求。
為了使地鐵通風與空調節能控制設計工作高效開展,則需了解這方面設計的價值。注重地鐵通風與空調節能控制設計,可為地鐵安全運行提供保障,最大限度地降低空調系統運行中的能耗問題發生率,減少地鐵運行成本費用;有利于實現對地鐵內負荷問題的科學處理,優化空調系統的使用功能,使得地鐵在現代城市發展中的應用水平逐漸提升;可使地鐵及空調運行更加高效,為我國能源危機的緩解提供支持,增加地鐵及空調應用中的技術含量。
為了保證通風系統的運行效果和安全性,地鐵建設單位需要準備高水平的通風設備,一方面是選擇科學、可靠、安全的通風設備,并準備安全防護設備,通風設備還要保證滿足地鐵建設單位的實際需要,提高通風能力。另一方面是提高設備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在通風系統上關聯環境監測設備,實時監測井下空氣中粉塵、有害氣體和廢氣的濃度,在超過健康值時進行報警,提示管理人員進行處理;還可以設定較低的健康值,在檢測到井下空氣達到這個值之后,會將信息輸送給通風系統的控制系統,自動運行進行通風。這樣可在一定程度上節約資源。還需要注意定期對通風設備的維護和檢修,按照井下工作的進度和空氣監測水平,合理安排適當的時間進行通風設備的維護保養,并定期在合適的時間進行檢修,盡量排除設備本身存在的故障隱患,避免因為設備出問題而影響通風安全。
(1) 更安全。地鐵通風系統肩負著調節地鐵設施空氣環境的重任,關系到地鐵工作人員及乘客的人身健康。地鐵空間相對封閉,而且人員密集程度高,所以地鐵通風系統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將更加注意提升空氣質量,降低空氣中的致病菌和微生物,同時應當保障通風系統的安全運行,堅持以人為本,時刻將安全保障工作放到首位。(2) 更節能。當前地鐵通風系統及其相應的優化措施,雖然在改善地鐵內部環境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存在著高能耗的問題。在地鐵通風系統的未來設計和運行過程中,相關技術人員應當更加關注通風設備的能耗,提高通風系統和冷卻系統的利用率,進而實現節能環保的目標。 (3) 更綠色。地鐵通風系統的綠色發展趨勢指的是在通風系統運行過程中,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并同時兼顧多余熱量的回收工作,注重廢物的重復利用,盡可能減少自然資源的浪費。此外,還應當注意通風工作中所產生的噪音污染,合理設置排風口的分布位置,在降低噪音的同時兼顧城市街道的美觀。
地鐵是為解決城市核心區的交通問題而出現的,其功能就是解決交通擁堵、方便群眾出行。因此,任何城市地鐵建設的原則也從來都是城市優先、城市的人口密集區優先、城市核心區的地鐵密度優先。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建設加快,城市常住及流動人口增加,城市機動車量不斷增多,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地鐵作為大規模的軌道交通系統與傳統交通工具相比具有客運量大、快速便捷、安全等特點成為了城市交通運輸的主體。同時隨著地鐵線網的加密,以及城區土地綜合開發利用的發展,在已建成區域設置地鐵站,其通風空調系統室外風井的布置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限制,包括用地范圍、景觀要求、環境條件等限制。在地鐵的通風空調系統中,風井作為隧道、車站空間室內外換氣的通道在
功能上都是必要的。
參考文獻:[1] 王成龍.關于地鐵通風空調工程施工技術的研究[J]. 智能城市,2018,4 (21) :51-52.
[2] 馬江燕,喬小博,鄧保順,李德輝,郭永楨,黃澤茂,劉江,鄭程升.干燥寒冷地區的雙能源地鐵通風空調系統及其控制方法[P]. 陜西:CN108791341A,2018-11-13.
[3] 郭建波,周繼續,劉彩紅.基于屏蔽門系統的青島地鐵環控通風應用分析[J].交通節能與環保,2018,14 (05) :107-108.
[4] 曹遠濤,王柵,郭鵬,張凱.一種用于地鐵通風空調系統的雙面彩鋼復合風管[P].浙江:CN207921517U,2018-09-28.
[5] 程遠維.地鐵通風空調系統設計及節能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8(40) :274-275.
[6] 胡建雙.地鐵通風空調系統節能技術研究[A].《建筑科技與管理》組委會.2018 年9 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 .《建筑科技與管理》組委會:北京恒盛博雅國際文化交流中心,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