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傳文,凡華霞
生態學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應用探討
蔡傳文1,凡華霞2
(1.杭州綠風生態旅游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2.杭州六貝園林景觀設計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近幾年生態環境問題越發受到人們的關注,風景園林設計中生態學理念的應用對于保證設計的合理性、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真正實現生態環境的保護至關重要。圍繞現代風景園林中生態學理論的運用展開詳細討論,以期為相關設計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
生態學;環境建設;景園林設;生態效益
隨著人口數量的增加及人類活動對環境和自然資源影響的加劇,研究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系越來越重要。風景園林兼具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既可作為人們休閑觀光的場所,也可作為保護生態環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它的各項職能,而自麥克哈格在《設計結合自然》中提出將生態學理論運用于風景園林設計中開始,生態主義已然成為了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人員內在和本質的思考,生態學的運用極大地影響了現代風景園林設計的觀念和方法,也大大改變了現代風景園林的形象,設計中對于生態的追求已占據了和功能、形式設計同等重要的位置。
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涉及多項工程,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如果缺乏系統的引導,極易造成環境破壞和資源的浪費。例如在風景園林設計中園林內的表層土壤資源是非常寶貴的,是許多植物生長的土壤層,即生命層。在設計時直接開挖或外運將其填埋掉,未進行就地利用,造成了資源浪費,且后期需用到種植層土壤時,需臨時從其他地方調運來,對原有生態環境造成了二次破壞。而生態學理論注重對原生態環境中資源的有效運用,比如借助植被保護作用防止水土流失、利用雨水造景等,實現了資源的有效利用。
現代風景園林設計需綜合考慮功能性、美觀性和合理性。設計人員在進行風景園林設計時需結合設計要求,并遵循一定的設計原則開展設計工作,并不是可以隨意設計的,設計的每一個環節均需要得到理論支持,以保證設計的合理性。生態學理論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運用遵循“雖為人作,宛自天成”的原則,綜合利用環境學、地理學、土壤學、植物學、歷史學等多門學科知識,結合風景園林所處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在順應自然、尊重自然、合理改造自然的基礎上開展設計工作,避免了一味地大開挖和大填埋,最大限度地保證了風景園林設計的合理性。例如植物的種植與搭配中不能不遵循植物生長規律和習性進行隨意搭配、栽植。
現代風景園林是城市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休閑觀光的重要場所,隨著人們對自然生活的追求及生態理念的深入人心,人們越來越向往回歸自然,生態學理論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運用遵循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原則,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自然美。
經濟水平的提高讓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極大滿足,隨之而來的就是對精神生活的追求。成功的現代園林風景設計需要滿足健康、環保、自然美等要求,只有符合這些要求設計出的風景園林才能夠讓人們在繁忙中靜下心來的,實現內心的恬靜。生態學在園林風景設計中的應用可以打造一個小型的生態圈,身處其中人們可以享受清新的空氣和安靜的環境,滿足了人們對綠色健康生活環境的需求[1]。
現代風景園林設計體系仍在一步步完善,設計中存在的生態理念缺失、宏觀規劃與微觀設計不協調等問題仍亟待解決。生態理念的缺失是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人們往往片面地追求個性、獨特風格和形式美,而忽視了生態環境的生態學原理,在進行風景園林設計時破壞了原有完整的生物生態鏈,比如植物種植時,忽視植物習性和生長空間、水系、土壤層之間的有機關系進行設計。另外,在進行風景園林設計時,一些設計人員只從宏觀方面進行大宗規劃,忽略了微觀設計環節,導致宏觀規劃與微觀設計不協調,特別是一些細節設計得不到有效落實。
現階段現代風景園林設計的主要發展方向是共同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并利用生態學理念,從整體上提高現代風景園林設計的水平[2]。生態學理論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的運用是一大趨勢,對風景園林設計中經濟、社會、生態效益三種效益的有效結合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共同實現以上三種效益,才能合理解決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存在的問題,使現代風景園林設計體系得到進一步的完善,才能保證風景園林的設計切合人們對生態生活環境的要求,進而從根本上推動現代風景園林設計的發展。
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常用生態理論主要包含三個:①互惠共生理論;②生物多樣性理論;③生態位理論。為了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進一步運用好生態學理論,相關設計人員必須熟悉掌握現代風景園林設計常用的生態學理論,并懂得將其靈活運用于風景園林設計中。
以藻類和菌類植物為例,藻類植物和菌類植物生活在一起能夠產生地衣,而地衣對于生態保護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通過吸附空氣中的污染物質,凈化空氣環境質量。同時,地衣也能反作用于菌類植物和藻類植物,促進菌類植物和藻類植物的快速生長,這就是體現互惠共生理論的典型案例。互惠共生理論的實踐應用首先需要了解相關植物的生長環境、生活習性等,然后在此基礎上對兩種或多種植物進行合理搭配。互惠共生理論能夠滿足生態環境建設的需要,保證植物的健康成長[3]。
生物多樣性理論不僅僅包含植物,還包含動物、植物與植物之間的關系、植物與動物之間的關系、動物與動物的關系等,這在運用生物多樣性理論時都需考慮進去。生物多樣性,就是在生態環境允許的基礎上,盡可能地增加生物多樣性,保持生物多樣性一方面可以穩定生態體系,另一方面也實現了風景多樣性。通過利用生物多樣性理論,還能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比如一些枯枝爛葉,如果不經過其他生物的某些作用,可能就無法轉化為土壤的肥料,長時間無法降解甚至可能造成環境污染。此外,生物多樣性可通過不同生物之間的捕食、競爭關系,實現各生物的相互制約、相互促進。
“生態位”重在一個“位”字,關于“位”,常規可以理解為“位置”,即一種空間關系,關于生態位的理論解釋和定義,國內外的版本不盡相同,但是大方向上是具有相似性的,中國主要采用的理論出自馬世駿,馬世駿將生態位理論解釋為物種在整個生態系統中的地位以及與其他物種之間的聯系。生態位理論的運用可以將風景園林打造為一個小型的自然群落,能夠進一步發揮生態學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積極作用,這種積極作用具體體現在生物資源以及其他資源的有效利用、美觀度與生態保護的融合等方面[4]。
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一個重要設計方向就是保護生態設計。隨著經濟的發展,各種工業企業發展勢頭旺盛,在一些工廠的廠址附近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好風景園林設計。這里的設計要遵循建設生態的原則,盡可能地將一些工廠排放的廢棄物等通過植物來實現轉化吸收。此外,盡可能根據實際地理位置以及氣候等自然環境因素,選擇適用性強的綠色植物。為了保證植物的茁壯成長,要保證其生存土壤的營養性、水資源等其他資源。水資源方面,可以借助自然降水實現合理收集,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實現水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生態設計中貫徹的一個重要理論便是資源的充分利用,相關資源不被浪費是保護生態設計的重要步驟。
生態修復性設計是在生態環境遭受到破壞之后,通過人為實現對生態環境的修復,從而使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現代,很多經濟發展是在犧牲環境生態的前提下獲得的。對于已經遭到破壞的生態環境,熟視無睹是絕對不可取的,應當以積極的態度進行修復工作。在具體的園林設計中,可以對受到嚴重工業污染的土壤進行過濾凈化,對遭到污染的水資源實現凈化等。當然,在具體修復之前要對該片區域做一個基本了解,從源頭做起,找到污染的根因,從根本上做好生態修復性設計。
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人們越來越追求自然美,表現出強烈的對自然美的向往。早在18世紀,歐洲發達國家,比如英國早早將自然美融合在城市發展中。在進行風景園林的設計中,將自然美作為重點,可粉飾掉很多人工的因素。現代城市風景園林除了承載生態建設外,更多地成為人們放松身心的首選之地。在城市中,人們承受著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壓力,需要有一個環境來放松身心。在進行自然風格的設計時,要做好前期的調研,包含一些風土人情等,這樣在設計時,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不會太突兀。
如今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環境建設的重要性,生態學的應用也變得越來越廣泛。生態學中包含很多原理,在具體應用時要結合實際情況,通過部分的組合實現整體提升。生態學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應用是很重要的也是很有必要的,相關人員在具體進行現代風景園林設計工作時,需要時刻牢記生態學。
[1]古智多.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生態學理念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8(22):121.
[2]侯麗陽.淺談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生態學的重要性[J].環球市場,2018(18):185.
[3]歐方亮.探討生態學視野下的風景園林設計[J].現代園藝,2018(14):89.
[4]葛麗娜.論風景園林設計相關的主要生態學理論[J].科學與財富,2018(2):127.
TU986.2
A
10.15913/j.cnki.kjycx.2019.13.064
2095-6835(2019)13-0146-02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