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興剛
互聯網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面對互聯網這個最大的變量,傳統媒體的廣播電視臺充分感受著互聯網的機遇和挑戰。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新媒體憑借著信息內容豐富、傳播速度快、形式靈活等優勢,在媒體轉型發展中顯露頭角,媒體融合發展成為當前廣播電視媒體發展的唯一出路。如何實現廣播電視媒體與新興媒體的優勢互補,實現從“相加”到“相融”,是廣播電視媒體在創新轉型過程中面臨的課題。因此,我們要正視問題,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技術創新、理念創新,不斷推動媒體深度融合,不斷鞏固、壯大宣傳思想文化陣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加快媒體深度融合作出重要指示。2014 年8 月18 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2016 年2 月19 日,習近平到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電視臺3 家中央新聞單位實地調研,并主持召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2019 年1 月25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報社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學習并發表重要講話,再次深刻分析全媒體時代的挑戰和機遇,明確提出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的重大要求。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關懷和指導下,全國新聞輿論界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守正創新、加快轉型,在產品融合、終端融合、渠道融合、人員融合等各方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融合發展是一場媒體的自我革命,不進則退,緩進也是退。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當前,我們已經進入了全媒體時代,信息無處不在,廣播電視媒體要想在新形勢下實現創新發展,就應轉變思想觀念,從發展的角度分析新媒體發展的優勢,創新發展理念,推動媒體融合。
中央對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高度重視,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強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意見》,為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發展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動力。廣播電視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中,應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打造媒體中心,吸引受眾關注。蛟河市融媒體中心以蛟河廣播電視臺為基礎,組建蛟河市融媒體中心,組建后的蛟河市融媒體中心以“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為目標,打造集新聞發布、黨務政務、理論宣講、輿論監督、生活資訊、便民服務、交流互動等為一體的新型綜合黨媒,整合電視、廣播、網絡媒體的信息、人力和智力資源,進行采編流程的全面再造,打破過去媒體板塊分割的運作模式,統籌采訪、編輯和技術力量,實現“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媒體傳播”的工作格局,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全力建設新型主流媒體。
黨媒作為主流媒體,在準確傳遞聲音、積極回應民眾關切上,有著不可比擬的權威性和公信力。所以我們一直加強正面宣傳、做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產品。但在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中我們仍然面臨需要解決的問題,組建融媒體容易,但實現真正的融合還有距離,目前,大多數縣級融媒體中心都還處在“相加”的階段,你忙你的,我干我的,仍然是“你是你,我是我”,互不相融。融合發展關鍵在融為一體、合而為一。如何更好做好媒體相融,筆者認為應根據融媒體的運營特點,對原有機構進行重新設置,解決好人員的問題,樹立全局“一盤棋”的思想,才能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蛟河市融媒體中心按照媒體融合的需要,科學設置融媒體中心的崗位編制和采編播流程,打破過去媒體的運作模式,統籌采訪、編輯和技術力量,實現“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媒體傳播”的工作格局。充分發揮中央廚房集中指揮、高效協調、采編調度、信息溝通的功能。成立信息采集中心、信息編輯中心、運行維護中心、后勤保障中心,高標準打造蛟河市全媒體中央廚房,從線索采集、選題、報題到采、編、審、播發等各流程進行統一調度,實現一次采集、多屏發布的流程再造。
信息采集中心搭建信息存儲庫,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和歷史資料、成品稿件等內容組成的多媒體數據庫,努力使其成為區域性、專業化、多媒體的數字信息平臺。學習借鑒省內外已建成的融媒體中心建設經驗,采編人員聚合在一起,在信息采集中心進行統一報道部署、統一策劃主題、統一組織采訪、統一編發稿件,實現視頻、圖文、廣播交叉疊加,全方位立體資訊服務發布體系。
信息編輯中心集中對所有欄目進行統一的編輯制作、后期包裝、傳播發布。所有錄制設備集中在一個場地,每天或每周,由部主任根據其工作量、工作性質、工作崗位下派工單。設備集中使用、人員集中調配,節目(欄目)科學播出,切實提高節目質量和新聞的傳播效果。
蛟河市融媒體中心客戶端建成使用后,建設運行維護中心。通過省級平臺統一接口標準,入駐“吉林融媒”平臺,實現了與吉林融媒總平臺的數據對接和互聯互通,打造了一個立體式傳播的全新媒體平臺。
蛟河市融媒體中心按照中宣部、廣電總局聯合發布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規范》標準和實際工作需要,融媒體中心配備監視指揮控制大屏、音視頻和動畫圖像采集編輯設備、網絡傳輸和安全設備、直播和錄制系統等設備。同時對工作區域按規范進行標準化設施建設,體現融媒體中心的實用性和美觀性。
融媒體建設,最主要的就是要融思想、融方法、融手段。推動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就是要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發揮輿論“壓艙石”“定盤星”的作用不能變,以優質的傳播內容吸引受眾,手段和方法都是為內容服務的。如何將“有意義”的主題做得“有意思”,這是主流媒體的重要挑戰。融媒體時代,電視觀眾對信息的需求也更加多元,當然,內容是王道,渠道是霸道,好內容還需要好出口。蛟河融媒體中心充分發揮廣播、電視、新媒體的各自特色優勢,取長補短,在重大主題宣傳、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等活動報道中,共同發力、融合傳播,通過融媒體這個平臺,讓“好聲音”傳得更遠。
如今,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縣級融媒體改革如火如荼進行,如何不搞“空架子”,真正將廣播、電視、新媒體等客戶端融合發展成為首要問題。唯有轉變思想,創新工作方式,不斷吸收、學習先進經驗。新媒體時代人人都是信息的發布者,也是信息的消費者,作為一名媒體工作者,唯有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從單一采寫記者向攝影、攝像、撰寫、播報的“多功能”記者轉變,才能更好地服務融媒體的融合、發展,讓百姓發自內心的關注,從而真正占領輿論高地。媒體人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都要恪守新聞職業道德,尊重新聞規律,嚴于律己,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做好群眾的傳聲筒,充分發揮黨和政府與群眾之間的橋梁與紐帶作用。2019 年我們將主動順應媒體融合發展新形勢、新要求,在行腳力、練眼力、補腦力、健筆力上下功夫,新聞報道突出貼近市委、市政府重要會議精神、緊貼市委市政府重要文件解讀和各部門、基層單位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情況,從而使我們的宣傳報道更好地服務于黨和政府中心工作。
融媒體,應改革而生,也將因改革而興。宣傳工作將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有機整合下,更加高質、高效的運轉。作為新時代新聞工作者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精神、不忘神圣職責、勇擔歷史使命,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應認真學習好政策理論知識,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全面系統的學習好的黨的理論和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精神,不斷拓展理論學習的深度和廣度,積極銳意進取,不斷提高工作水平。時刻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風,用全新的思維和方式去創造性的工作,發出好聲音,弘揚正能量,積極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不斷加強“走基層”的工作力度,深入一線,挖掘身邊的好人好事,采制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精品力作,按照“融為一體,合而為一”的要求,不忘初心,奮力前行,讓黨的主張成為新時代的最強音,以融合發展的優異成績,開啟融媒體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