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唯
當下,我國已進入急速老齡化的社會階段。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8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8 年年底,我國60 周歲及以上的人口已達到2.49 億,占全國總人口的17.9%,這一數字預計在2025 年將突破3 億,屆時老年人口將占到全國總人口的34.8%。因此,如何滿足數量龐大的老齡人口的多方面需求,如何合理解決老齡化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從而實現妥善養老,是我們亟需解決的重大任務與課題。
目前,國內針對老年人而研發的文化產品較為匱乏,大多數的老年人的由于精神文化需求遭到不同程度的忽視,會時常感到迷茫與無所適從。為了改善這一現狀,提出了“文化養老”的概念。文化養老是一種兼具傳統文化與當代人文關懷的養老方式,它以滿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為基礎,以溝通情感、交流思想、擁有健康的身心為內容,具有群體性、廣泛性、互動性以及共享性等的特征。文化養老所囊括的內容十分豐富,其包含為老年人開展的文化活動,配套的文化設施,相關的文化產品。
我們在這里提到的老年綜藝節目屬于老年精神文化產品的一個分支,是以老年人為關注群體,聚焦老年人生理現狀與心理現狀的綜藝節目。與其他老年文化產品相比,老年綜藝節目更具有趣味性,能夠引起老年人的關注與認同,符合老年人的心理期待與情感需求。這也是我們在文化養老這一背景下,研究老年人綜藝節目的研發策略與路徑的意義。
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是注重揭示現實生活內在特征的一種創作方法,他強調反映真實的社會生活,通過解析生活,關注生活,達到追求真善美的目標。對于老年綜藝節目而言,其創作初衷更多的是基于現實原因的考慮。目前,隨著我國老齡化速度的加劇,老年人群體數量已經越來越多,而老年綜藝節目正是圍繞老年人的老年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進行策劃,例如東方衛視推出的老年綜藝《花樣爺爺》,讓平均演藝生涯達到50 年的老演員們進行集體旅游活動,通過記錄旅行中這些老藝人的每一個感動瞬間,把最溫暖、最真實的一面展現給大眾,從而實現現實語境和綜藝節目的雙向賦能,達到娛樂場對現實回歸和關注的目標。
當下,老年綜藝節目由于其本身所聚焦群體的束縛與限制,著重將節目的定位放在對于老年群體的社會關注與人文關懷,以此體現出節目“社會公益”的屬性。在騰訊視頻打造的全國首檔關注認知障礙的紀錄觀察類公益節目《忘不了餐廳》中,由五位患有阿爾茨海默癥的老人共同經營著一家可能會上錯菜的餐廳。節目不僅向大眾科普了阿爾茲海默癥,傳達了正確對待病癥的態度,同時也喚起了觀眾對于老人們老年生活的關注與共鳴,體現出節目組極強的人文關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當下我國老年綜藝節目的發展尚處于摸索階段,由于缺乏專業的人才隊伍,使得老年綜藝節目在拍攝與制作時存在諸多問題。現實中患有阿爾茨海默癥的患者在病情進入中后期階段時,會逐漸喪失記憶、自理能力甚至是情感,無論是對于患者亦或是家屬,都十分痛苦。但是在《忘不了餐廳》節目中,卻有意掩蓋了殘酷的一面,所展現的都是老年人勵志向上、溫暖堅強的一面。不否認節目組把現實悲情的痛苦變成快樂綜藝的初心,但囿于缺少有一定涉老工作的專業人員的參與,會使節目無法完整的呈現老年人患病后的結果,并會在一定程度上誤導大眾。
由于受到老年綜藝自身調性的限制和社會對于老年人刻板印象的影響,當前老年綜藝的題材內容十分單調,幾乎都將老年人看作弱勢群體。此外,老年綜藝也普遍偏向于溫暖、輕松、和治愈的拍攝風格,所呈現出來的節目中極少出現具有沖突性的場面、情節。緩慢、柔和的敘事結構和剪輯策略,在短時間內可能會讓處于“文化快餐”的觀眾耳目一新。但從長期的發展來看,缺乏戲劇性和缺少張力的節目內容會讓受眾感到枯燥無味,失去觀看興趣,再加上老年人群體本身年紀過大,生活與互聯網脫節,不具備綜藝節目所需的網感,在一定程度上會引發受眾的審美疲勞。
藝術來源于生活,也應回歸生活,但當下的老年綜藝節目卻只做到了前半句。目前的老年綜藝節目,雖然在節目播放期間的熱度很高,討論也很多,但仍停留在“年輕人的網上自嗨”,線下人口眾多的老年群體的真實訴求卻鮮有人關注。線上的高熱度與線下低流量的懸殊差距,不僅大大降低老年綜藝節目的社會影響力、滲透力,同時也不利于節目品牌的推廣和節目產業鏈的延伸。對于老年綜藝節目而言,收視率以及節目所產生的經濟效益是其次,能否將節目發展與老年群體的現實生活需要相接軌,捕捉到老年人的真實心理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產業發展,人才先行。為推進老年綜藝節目的進一步發展,當務之急便是要迅速組建起一批專門從事老年題材的創作隊伍。這批創作團隊一方面要了解國家在頂層設計方面對于“文化養老”的政策引導;另一方面也要有一定的涉老工作經驗,在拍攝前期對所要拍攝的主題進行充分的調研準備,保障節目的專業性和嚴謹性,同時能夠熟練應對老年群體在節目拍攝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的未知狀況。此外,創作團隊還應熟練掌握當下綜藝節目的拍攝、制作、以及剪輯的方式方法,提高觀眾的關注和興趣,提升節目的整體的制作水準。
老年綜藝節目在拍攝時可適時適量的增添更豐富多元的娛樂元素,增加諸如真人秀、脫口秀、競技秀、演藝秀、配對秀等的形式,不斷創新節目的題材與內容,為老年人提供一個更廣闊的競爭與交流平臺,使其在充分展示自我才能,獲得心理滿足感的同時,提高節目的觀賞性、趣味性,豐富節目的層次空間。另外,除去前期的拍攝,后期的剪輯與制作同等重要。當受限于老年人身體狀況,無法進行激烈游戲,節目組可在后期制作時進行再次創作,適量增加節目的戲劇性和懸念感,從而使節目更加具有可看性。
線上平臺的播放擁有巨大的傳播潛力,但是線下場景則更具有獨特的體驗優勢。除去線上節目,老年綜藝節目應組織更多的線下公益活動,將綜藝節目中對于老年群體的關注和聚焦延續到線下生活中,讓處于網絡之外的、更廣闊范圍的老年群體也能夠感受到關心和關懷,實現節目在線上和線下的有機融合。例如在騰訊視頻此前播放的一檔綜藝節目《拜托了冰箱》中,節目組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旗下的“愛心衣櫥”的公益組織合作,聯合發起“這個冬天不太冷”的公益活動,為高寒和山區的孩子送去溫暖冬衣,實現了線上與線下的完美融合。老年綜藝節目也可以積極探索嘗試此種社會責任模式,讓線下的活動內容反哺線上節目,實現線上與線下的聯動。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為老年人服務的產業或文藝市場越來越大,關注老年人的綜藝節目也將越來越多。在國家大力倡導“文化養老”的今天,如何引導老年綜藝節目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便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對老年綜藝節目開發策略的研究,詳細分析了老年綜藝節目在研發時所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與對策,以期老年綜藝節目在完善節目內容、提高節目質量的同時,還能關注到老年群體的內心世界與精神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