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鵬,謝潔芬,倪慧群,蘇弟華
?
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問題剖析及對策建議*
鄭鵬,謝潔芬,倪慧群,蘇弟華
(華南農業大學科學技術處,廣東 廣州 510642)
高校科研管理在國家科技創新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分析目前高校科研管理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比如科研人員科研誠信缺失、主動性缺乏、科研管理人員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人員數量不足、管理模式落后、檔案和項目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等。建議通過推進科研誠信建設,有效激發科研人員的主動性,提升科技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增加科技管理人員編制指標,創新科研管理模式,提高檔案及項目管理信息化程度等措施,進而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水平和科研競爭力。
高校;科研管理;誠信建設;科研競爭力
科研管理并非獨立的管理工作,它始終貫穿于科研活動的全過程,包括項目申報、遴選、立項、啟動、中期檢查、年度檢查、驗收等環節。伴隨我國科技研發投入逐年增加和科技事業迅猛發展,科研項目的數量和經費總量也逐年增多,科研管理工作變得愈發重要。當前,國家科技戰略部署更為前瞻,科技管理的內容愈發豐富,科技管理形式愈發復雜,對科技管理人員在科研項目管理上提出新的要求[1]。在國家“雙一流”戰略實施的背景下,如何在新形式下提高科研管理工作質量,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對高校科學研究的可持續發展影響重大,同時也是當前科研管理部門面臨的首要問題。本文重點剖析高水平大學建設下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近年來,我國科研誠信建設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仍存在對科研誠信重視程度不夠、國際學術期刊撤稿事件時有發生、科研學風作風浮躁甚至存在弄虛作假等現象[2],以及科研經費編報虛假預算、未按預算執行和合理調整預算、提供虛假財務憑證、有意套取、挪用、轉移專項經費等問題[3]。科研誠信缺失、學術造假,不僅僅影響個人科研前途,更浪費科技資源,敗壞學術風氣,同時也影響學校聲譽,甚至影響學校后期項目申報和資助[4]。因此,加強科研誠信的監督和管理是當務之急,只有預防學術腐敗滋生,將學術不端行徑控制在源頭,才能確保提高科研的聲譽和質量。
科研人員作為科研單位的主體,是知識、技術創新的源頭,其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關系到科研創新的效率和質量,也影響我國科技進步和發展[5]。但是,當前高校中仍存在部分教師只完成教學任務,對科研不感興趣,甚至幾乎不參與科研活動,認為科研是教師的額外工作的現象;還有部分教師因采取的研究方法不當,或研究缺乏創新觀點,或研究內容脫離實際生產需求等原因,導致申報項目命中率太低而對科研開展失去信心。因此,高校急需充分調動和提高“慵懶”教師科研的積極性,創造條件鼓勵科研人員相互配合、通力協作,充分發揮團隊精神,才有可能完成更大的研究課題,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項目管理、成果轉移轉化等科研活動的各個環節都囊括在高校科研管理人員的主要工作中,科研管理人員在科研組織、領導及業務管理等方面發揮的作用不可忽視。然而,業務水平不高、管理經驗不足、組織協調及創新能力不強等仍是高校科研管理人員存在的主要問題[6]。有些高校科研管理部門較少,甚至幾乎沒有對管理人員進行科學、有計劃培訓,使科研管理水平不能得到快速、有效提升。高校科研管理人員面對的是專業教師和各類科學技術,因此需要科研管理人員既要懂科研管理方向的知識,又要熟悉專業科學方面的知識[7]。但是,從事科研管理工作的人員并非全部來自管理學專業,大多數人相對缺乏管理方面的知識。管理人員時間和精力有限,往往因為日常事務性工作繁重,而無法系統學習管理和專業知識,更無暇思考單位發展規劃與實現問題,導致管理者的應有作用并未能完全發揮和體現[8]。
由于客觀存在的原因,當前高校普遍比較重視提高專業教師的待遇,導致科研管理人員在職稱、職務晉升等方面因從事工作的特殊性受到一定程度限制,造成科研管理人才的流失,也影響了其工作積極性和管理隊伍的穩定[9]。此外,有的高校對科研管理部門的定位認識不足或重視程度不夠,對科研管理人員分配的在崗在編指標過少或偏少,導致科研管理人員因人手不足、科研管理任務繁重,常常超負荷工作,壓力巨大,影響工作效率。
由于高校承擔和參與的科研項目種類多、數量大、任務重,需要科研管理人員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開展項目申報、中期檢查、結題驗收等全鏈條工作,科研管理人員僅限于從事繁雜的事務性工作,無法做到項目的精細化管理。傳統的科研管理模式中,院(系)二級科研管理部門通常只做上傳下達工作,對形式審查、項目督查等工作并未真正執行,最后還是將管理和審查工作留給校級科研管理部門,管理效果不佳[10]。隨著“放管服”改革的實施,主管部門將科研項目的組織、管理、驗收等工作的管理權限下放至高校科研管理部門,科研管理人員工作任務、工作壓力驟增,影響效率。因此,創新管理模式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通過提升科研人員整體水平,強化二級學院科研管理,才能使科研管理人員從繁雜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
檔案管理和項目管理是科研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科研活動中的重要環節,是一個單位科研管理水平的直接體現[11]。對科研檔案管理重視不足、管理水平不高是大多數科研單位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①缺乏檔案管理意識,檔案管理不系統、不規范。比如,有的單位檔案管理人員由科研管理人員兼任,科研管理人員在材料建檔、歸檔過程中比較隨意,而且不同管理人員的做法不同,檔案材料命名或檔案所包含材料形形色色。加上少數科研人員沒有科研資料歸檔意識,個別人出于科研或保密需要甚至拒不歸檔,使科技檔案的完整性、準確性和系統性受影響。②檔案管理手段與條件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制約了檔案的高質量管理和有效利用。③檔案利用率低。“重收集,輕利用”的現象普遍存在,導致檔案的潛在價值沒有得到充分挖掘和發揮。
在科研管理中,項目的申請、遴選、立項、執行、經費使用、中期檢查、成果發表和驗收等工作都會有大量文件和數據產生。特別是在項目申報過程中,專家評審時,申報人需打印多份申請書,提交申報單位,辦理蓋章審核后報送組織管理部門進行評審,如對各申報單位有限項要求,申報單位還要先進行一輪內部遴選,之后再組織報送。如果對科技管理全過程進行信息化建設,一方面可以有效節約人力、物力、財力等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讓科研人員專注于課題研究,不用將過多的時間花在提交材料、走蓋章流程等事情上。同時,科研檔案材料實現電子化,既可避免可能因時間久遠而出現材料缺失、損壞的情況,方便項目負責人和科研管理人員查找資料。同時,也避免了由于科技管理部門出現人員調動,可能導致原始材料在交接過程中出現缺損,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紙質材料原件丟失而難以追究的現象。
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中辦國辦于2018-05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成熟建設的若干意見》[12],要求推進科研誠信建設制度化,優化創新環境。科研管理過程中應加強科研誠信、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的教育,不斷完善監管機制和加大懲處力度[10],并積極推進科研軟環境建設,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圍,摒棄不良學術作風。通過宣傳、教育等方式引導科研人員恪守科研道德準則,使科研誠信逐漸內化為科研人員的自覺行為。特別是在經費使用過程中要加大經費預算的編制指導和管理服務工作,完善監督制度,切實提升科研經費使用效率。
學校應以科技政策為引導,鼓勵和支持教師開展科研工作,同時又要實施監督和約束,真正做到獎勤罰懶、獎優罰劣[13]。通過對教師實行績效考核,包括碩博導和職稱評聘等,提出明確的科研考核指標,從學校和二級單位層面雙管齊下,督促教師多參與科研活動。同時實行激勵制度,對有科研成果(包括論文論著、重大課題、科技獎勵、專利)的教師,以及開展成果轉移轉化的教師,按照成果等級、貢獻程度進行科研獎勵,激發教師工作熱情。此外,學校構建系統、完善的科研平臺,為教師開展科研工作提供保障,一方面通過整合資源,引導不同領域教師開展合作,促進交叉學科發展,提高整體科研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聯合申報重點重大課題;另一方面與國內外大學或科研機構建立合作,促進提升科研人員交流和科研水平。
《國家中長期科技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提出,加強科技管理人才的職業化和專業化能力建設,從戰略層面對科技管理隊伍建設提出新要求,重點培養一支業務水平高、管理能力強、具有現代科學素質、創新意識和戰略眼光的復合型科技管理人才隊伍[14]。因此,科研管理人員應加強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并不斷提高科研管理服務水平。通過繼續教育、培訓、進修等方式強化業務水平,掌握國家科技政策,熟悉各類科研項目相關管理辦法,了解學科前沿,吸收、借鑒先進的管理理念,促進自身管理水平及創新能力的提升。
高校應重視科研管理部門發揮的作用,增加科研管理人員編制指標,提高科研管理人員地位和待遇。加強科技管理人才的引進與自主培養,重視人才儲備與梯隊建設,建立管理人才梯隊建設機制[15]。多舉措改善科技管理隊伍工作環境,提高隊伍穩定性。制訂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與引導措施,激勵包括獎勵、評優和職稱評定、工作考核等多種形式[16]。完善科技管理人員的綜合評價體系,對管理人員工作績效進行科學評估,打破現有職務、職稱晉升的局限,對以資歷、年齡為導向的現有分配方式進行改革,對業績優秀的科技管理人員給予嘉獎,推動科技管理人員保障機制的建立[14]。
科技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創新科技管理的運行模式有利于打破傳統的粗放型管理方式。通過新的管理模式,凝聚形成一支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的科技管理團隊,實現整個科技管理隊伍的效能提升,切實保障隊伍內部的高效運轉[14]。發揮二級管理部門作用,二級管理部門不能流于形式,僅發揮上傳下達的作用,還要把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助力一級管理部門,逐步拓展協同管理的局面。再者,科研項目實行分類管理。由于重點項目多為跨學科、跨部門的合作研究,校級科研管理部門應主要做好重點項目的統籌、溝通和協調工作;一般項目的過程管理下放給二級管理部門,二級管理部門支持配合項目負責人開展研究,及時幫助項目負責人解決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督促項目負責人如期開展研究工作[17]。
建立科研管理信息系統,將申報、合同簽訂、中期考核、年度執行情況、結題驗收、專家評審,以及檔案管理等工作實現信息化。通過充分管理,利用收集和整理的文件、數據,可以將這些文件和數據轉化為對科研工作有指導價值的信息資源。通過檔案及項目管理信息化,可以為單位領導決策和單位科技創新供有力的支撐。科研檔案及項目管理信息化是大勢所趨,也是提高科研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徑之一[18]。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由事后收集變為事前介入、事中參與的工作新理念;要加強電子材料的編制工作,對現有電子材料進行加工、整理、簡化、分類、綜合,提高平臺系統設計、運行質量和利用率;在保密和保障知識產權不受侵犯的前提下,拓寬系統利用服務渠道。
高校科研管理在國家科技創新體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必然要求不斷地探索、改進和創新。科研管理人員通過不斷學習、創新,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滿足不斷變化的科研管理工作需求,才能在科研管理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集聚單位科研資源,打造科研優勢特色,提升科研創新能力與競爭水平。
[1]劉蓉蓉.科研項目管理與世界一流農業科研院所建設[J].農業科技管理,2012,31(5):31-33,88.
[2]初英杰,王玲.提供堅實紀律保障,推動科研誠信建設——訪中央紀委駐科學技術部紀檢組組長王賓宜[N].中國紀檢監察報,2018-06-07.
[3]邱啟榮.淺析如何加強基礎研究領域的科研誠信建設[J].中國高校科技,2014(8):25-26.
[4]余芳.關于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思考[J].南昌師范學院學報,2005,26(6):144-146.
[5]楊光,王燕妮.科研事業單位薪酬體系和績效考核研究綜述[J].未來與發展,2018(1):7-11.
[6]陳樹.淺談如何提高我國高校科研管理人員水平[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2,21(6):44-45.
[7]戴洪娟,白一光,蔣啟東.淺談農業科技管理人員應具備的素質條件[J].農業科技管理,2006,25(4):78-79.
[8]王文娟,張開春,陳梅香,等.關于農業科研單位加強科研管理的分析與思考[J].農業科技管理,2011,30(5):32-34.
[9]楚小強,秦涵淳,單國燕,等.農業科研單位科研管理工作探討[J].熱帶農業工程,2014,38(6):62-65.
[10]張瑩.高校科研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價值工程,2017,36(6):253-254.
[11]梅盈潔,邱俊榮,劉軍,等.加強農業科研檔案管理,提高農業科研管理水平[J].農業科技管理,2011,30(2):14-17.
[12]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N].人民日報,2018-05-31.
[13]陳剛,陳辛欣,孫迎春,等.如何提高教師科研工作的積極性[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15):126-127.
[14]王友華,孫國慶,張春義.新時期農業科研院所科技管理隊伍建設初探[J].農業科技管理,2016,35(2):74-79.
[15]吳衛成,尹訓國.加強農業科研院所科技管理隊伍建設的對策[J].農業科研經濟管理,2005(4):17-18.
[16]顧堅,施振佺.高校科技管理人員素質現況及提高途徑[J].科技信,2011(5):154-155.
[17]張彬.淺談高校科研項目延期問題的管理[J].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08,20(2):151-154.
[18]楚小強.農業科研院所科研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初探——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為例[J].農業科技管理,2015,34(2):37-40.
2095-6835(2019)05-0005-03
G311
A
10.15913/j.cnki.kjycx.2019.05.005
鄭鵬(1986—),男,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科技管理。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博士科研啟動項目(編號:2018A030310190)
〔編輯:嚴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