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曉謙
(天津華勘老撾礦業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本次工程的勘探區位于瑯勃拉邦省巴烏縣爬奔一帶,行政區劃屬灰塢鄉爬奔村,礦區地理坐標: E102°23′31″~E102°24′48″, N20°08′50″~N20°10′24″ 。南西距瑯勃拉邦省會城市54km 左右(北星賓館),13 號公路從工作區西側通過,礦區內有一條簡易公路經哈康村(B.Hatkhang) 與13 號公路相連,距離34km (其中13km 砂石路),雨季車輛難以通行,交通條件較差。勘探區地處老撾北部山區,屬于中高山侵蝕地貌,海拔高度750-1060m 之間。山脈走向以南西至北東為主,地形切割較大,山體峭壁陡峻,溶洞發育。
就現階段看來,對金屬礦產的采集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對礦山進行采集,二是在地下進行采集。對于礦山采集來說,通過調查地質原因就能夠準確獲得金屬礦產的地位,而對于地下礦產來說還無法達到精準的判斷。例如,盡快,一旦金處在懸浮狀態,地下水的金元素會因為其具體存在的狀態而使得金元素的純度遠遠超出淡水中的金元素濃度。但是因為該種液體狀態或是懸浮狀態的金知識存在于地下,所以,工作人員則能夠運用水文地質勘探的探測儀,結合實際金元素含量來對地下水進行分析,從而將礦藏位置確定下來,如此一來便可以將礦藏找尋時間大大縮短。
當前,金屬礦產資源的開采越來越科學化。通過勘查水位地質情況能夠幫助工作人員更為準確的掌握礦藏區域中的地質情況,而該類情況則會作為采礦的一項重要參考依據。詳細來說,工作人員能夠通過分析水位地質情況來準確掌握地質層中的含水量,并將此數據來對礦井中的涌水量進行準確估算,進而為開采方案的確定與優化提供可靠參考,并且能夠大大減小了開采金屬礦產資源的難度,確保了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在宏觀角度看來,通過分析水文地質情況能夠有效提升開采礦產資源的經濟效益,推動礦產開采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目前,金屬礦產的開采技術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到低地質層,其會導致礦藏區域內的地質層構件受到破壞,降低其穩定性。而這同樣會影響到礦藏區內的水文地質環境。為此,在采礦前,要求工作人員能夠全方位的勘查地方水文地質環境,并且能夠制定科學的方案來減少采礦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減小對地下水資源所造成的破壞。不僅如此,將此勘查評估工作完善好同樣可以提升礦藏區域中的水資源利用效率,加強對地下水資源的保護,從而能夠確保礦區居民的生活正常,提升采礦的綜合效益。
金屬礦產是金屬礦產勘查的重要對象,而水文地質工作則是其中一項開采技術條件,不少企業都沒有設置專業的水文地質報告,直接致使在實際勘查金屬礦產過程中將過多的工作重心均放在了研究與控制礦床上,而沒有能夠充分重視水文地質工作對后期建設與開發礦山的重要影響。一旦研究礦床與礦石的特征到特定程度,且將相應的資源儲量估算出來,勘查人員往往會馬上提交報告。但是在實際開展水文地質工作過程中,還未能徹底查明部分礦山水文地質以及礦床充水原因,從而加大了具體開采難度。還有部分水文地質工程程度不高,就連最為基礎的金屬礦產勘查工作需求都不能得到滿足,這均給今后開發與建設礦山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目前,大部分地質勘查都具有較強的商業性質,所以在開展野外地質工作時常常會出現勘查過于簡單化的情況,尤其是在水文地質中更為明顯。在勘查礦區水文地質過程中,大部分工作人員都是重視水文地質的測繪,并未對礦床的充水水源、水量以及途徑進行全面勘查。還有一些勘查人員其缺乏足夠的責任意識,導致在實際勘查作業時記錄數據不清楚,甚至是出現錯誤等問題,難以給今后建設與開采礦山過程中有效規避水害提供準確、可靠的數據參考。
一般情況下,地下水會受到地下水位波動以及外界補給的影響,使得地下水周圍密度以及土壓上升,如若沒能及時檢測到相應的波動,則會大大影響到工程項目,進而容易引發溶解的風險,致使工程產生移位、變形的情況。
當前,我國在金屬礦產勘查的水文地質工作中的重要行業規范標準包括了《金屬礦產地質勘查規范總則》 (GB/T13908-2002) 與《礦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探規范》(GB12719-1991) 等,該類標準規范均能夠有效提高對地下水以及礦產的管理,并且統一設置的勘查技術要求便是實施水文地質調查工作的一項重要根據。
在具體勘查作業時需要切實落實相應的規范與要求,同時能夠結合礦區具體狀況來采取物探、化探、試驗以及鉆探等技術方式,以便于能夠將今后實際開采環節礦坑充水與抽排水中可能會導致的環境地質問題進行綜合預測與分析,同時能夠提出科學化的治理與預防措施。不僅如此,還應當要基于社會與環境層面著手來綜合勘查礦區開采技術條件等內容,加大研究力度,積極轉變礦山排水等不利因素為有力因素,并且還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來確保礦山生產的安全性與連續性。對于部分礦山其存在比較嚴重的地下水情況,則需要重點考慮采取何種措施來將地下水作為礦山日常供水使用,切實實現化水害為水利的目的。
在具體勘查金屬礦產工作中,由于不同勘查人員的專業與工作經驗存在差別,部分勘查人員未能明確水文地質工作的規范與要求,難以切實提高水文地質工作質量,所以筆者認為需要對如下兩方面問題予以注意:一是,嚴格根據相應規范要求,按照國家出臺的統一金屬礦產行業標準規范來開展作業。一般情況下使用頻率較高的規范主要包括《金屬礦產地質勘查規范總則》 (GB/T13908-2002)、 《礦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探規范》 (GB12719-1991) 與《各礦種勘查規范》,其中前兩項規范是實施各類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與環境地質調查評價工作的準則與要求,是國家標準;而后者則是結合各類礦種特征來配套使用的規范要求,是國家地震礦產行業的標準規范。二是要科學合理的運用規范。在對金屬礦產實施勘查過程中,由于不同礦區其實際水文地質情況均有所不同,所以在勘查時還要求工作人員能夠根據具體情況來科學合理的運用規范。不過由于規范是對某一時期內礦產勘查工作技術經驗的總結,不過因為在勘查工作中不斷引進新技術與新方法,所以相應規范也要求能夠結合新的經驗來逐步進行完善與優化。所以工作人員在勘查時需要能夠對當前技術經驗教訓進行總結,同時還要能夠積極引入與推廣水文地質工作新技術,在根本上提升整體金屬礦產勘查效果。
在實際調查地下水狀況過程中,要求工作人員能夠正確掌握調查的重點,并合理明確調查目標,對地下水的水位、補給、波動以及類型等特征進行全方位的掌握,同時還需對地下水對施工材料所產生腐蝕的情況進行重點評價。特別是部分項目與基坑相關,還需要著重開展壓水和抽水的試驗,并對土層的滲透型進行全方位調查。一旦發現出現地下水位升高的情況,需要立即要求有關部門加大修復地下水給水管道的工作力度,同時能夠及時修復引水渠滲漏的管道,在根本上維持地下水的水位在規定范圍當中。
總而言之,深入研究金屬礦產勘查水文地質存在的相關問題有利于工作人員更好的規避相應工程風險,提高金屬礦產勘查效果。所以相關工作人員要能夠正確認識到金屬礦產勘查水文地質的重要性以及其工作中常見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應對,切實提升金屬礦產勘查水文地質工作質量。